杭州网红“抽脂致死”背后:医美乱象丛生,投诉量五年暴增14倍

时间财经 2021-07-16 18:14:52

33岁杭州网红小冉因抽脂感染医治无效去世一事,持续引发社会关注。

小冉原名戴某某,是一位网红。在小冉社交软件上,其好友称,5月2日,小冉在杭州华颜医疗美容医院进行抽脂填充手术,由一位名叫高强的医生负责实施手术。手术后至5月4日凌晨五点期间,小冉一直处于疼痛状态。对此,“杭州华颜医疗美容”认为只是普通抽脂手术的疼痛,只采用简单用药,但小冉状态一直没有得到缓解。两个多月后的7月13日,小冉因全身感染造成多器官衰竭,抢救无效身亡。

7月15日,杭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官方通报称,今年5月2日,戴某某到华颜医疗美容医院接受抽脂等医美手术,术后出现感染性休克,后经绿城医院、浙二医院全力救治,最终于7月13日死亡。

据通报,经杭州市医学会组织专家评估,这是一起医疗事故,华颜医疗美容医院存在术前缺乏认识、术中操作不当、术后观察处理不及时等过错,与患者死亡存在因果关系,承担全部责任,并已作出赔偿。同时,西湖区卫健局对涉事医院做出警告和罚款的处罚,责成其停业整改,对负有责任的医务人员将做出进一步处理。

据悉,抽脂是利用负压吸引等物理手段,从人体皮肤的小切口进入皮下,切割、破碎并吸出特定部位堆积的脂肪组织。不过,多位知名医学专家公开表示,抽脂可能造成皮下脂肪不可逆损伤,出现坏死性筋膜炎、脂肪栓塞、组织坏死等多种并发症,“在抽脂手术方面,目前尚有许多医美机构的医生无法达到安全标准。”

以此次医疗事故的主体杭州华颜医疗美容医院有限公司(下称“杭州华颜医美公司”)为例,根据2009年原卫生部发布《医疗美容项目分级管理目录》,脂肪抽吸术(吸脂量<1000ml)属于美容外科一级项目,脂肪抽吸术(1000ml≤吸脂量<2000ml)属于美容外科二级项目,脂肪抽吸术(2000ml≤吸脂量<5000ml)属于美容外科三级项目。我国手术分级制度也规定,三级手术,需要高年资主治医师或低年资副主任医师开展手术。

据公开报道,小冉在进行脂肪抽吸手术时,共被吸出2000ml脂肪。但国家卫健委医生执业注册信息显示,为小冉进行手术的主刀医生高强医师级别为执业医师,执业范围为外科专业,并不具备做三级手术资格。在事故发生后,高强注销了个人微博。

7月16日,时间财经以消费者身份咨询北京一家名为知音医疗美容的机构,该院工作人员表示,对于可吸脂的量,“在安全范围内,不限制吸脂量,能去多少是多少。”另一家名为北京亚楠容悦的美容机构则表示,该院共两位主任手术,每天约有8台吸脂手术,可让120斤吸脂后出现90斤的视觉效果。

随后,时间财经也于医美互联网平台新氧及大众点评上检索发现,目前,多家整形医院都提供抽脂项目。依据适用部位的不同,手术时间在半小时到五小时左右,价格则在0.6万-7万元不等。

成立三年5次处罚

被认定全责的杭州华颜医美公司,成立3年,已数次被罚。

据天眼查,杭州华颜医美公司成立于2018年6月,法定代表人为张志远,注册资本达1000万元,经营范围为医疗美容科、美容外科、美容皮肤科等,为中国美妆上市第一珀莱雅PROYA核心战略伙伴。

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显示,2019年至2020年,杭州华颜医美公司曾受到企业所在地卫健局、市场监管局和公安局5次行政处罚,其中4次集中于2020年。最近的一次处罚为去年9月的一起医疗纠纷案件。处罚信息显示,因患者病历资料不全,且未见医师签名,该院被予以警告和罚款2万元。而在去年4月,该院接诊患者病历不仅出现手术通知书上无医师签名,一位医师接诊患者后病历处置单上,开单医生签的是咨询师的名字。

此外,杭州华颜医美公司还因违规开展口腔种植技术、医疗废物暂存超时、违规发布医疗广告等多次收到行政处罚。2019年底,杭州华颜医疗美容医院有限公司曾在一大厦电梯内发布祛斑,瘦脸针等美容广告,但经官方核实,杭州华颜医美公司的医疗广告未办理《医疗广告审查证明》。

7月16日,时间财经多次致电杭州华颜医美公司,电话均未接通。此外,该院微信公众号咨询通道也已不存在。

“无证行医”乱象丛生

中国整形美容行业协会预测,到2022年,中国医美整形市场规模将达到3000亿元,巨大的市场带动相关行业迅速发展,也逐渐成为医美行业乱象丛生的温床,虚假宣传、非法行医、暴利、医疗事故等乱象正充斥整个行业。

值得一提的是,无资质诊疗、无证行医、非法行医等正严重影响行业发展。就在7月14日,上海一女子因注射“瘦腿针”感到不适投诉医美机构后,上海黄浦区官方核查发现,涉事医美工作室并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经营工作室的行医人戎某,也未取得《医师资格证书》《医师执业证书》等行医资质,其既往曾因非法行医已受到过行政处罚,为了追逐医美行业的巨额收益不惜再次铤而走险。

据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今年3月15日发布的《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医疗美容纠纷案件民事审判白皮书》(2016年度—2020年度)》显示,60%以上的案件涉及医美机构或相关医务人员的资质审查问题,其中30%的美容就医者反映病例记载的主诊医师与实际实施医美项目的主诊医师并非同一人,另有近1/3的案件,参与护理或器械操作的人员在实施医美行为时无相应行医资质。另据艾媒咨询《2020年中国医疗美容行业洞察白皮书》统计显示,在数万家医疗美容机构中,合法合规开展医美项目的机构仅占行业12%。

医美行业分析师唐欣对时间财经表示,行业不仅缺乏专业医生和规范操作机构,也缺一个能够让消费者更透明、更充分了解优质医生和机构的机制。正是因为信息的不对等,才导致消费者频繁“踩坑”,医美机构也利用信息不对称来获利,“导致有的时候,宣传包装,可能比机构本身的行医能力更重要”。

在此背景下,近年来,医美行业投诉量正大幅攀升。时间财经查阅中消协官网发现,2015年,全国消协组织共收到关于医疗美容行业投诉483件,2020年则达7233件,5年间投诉量增长近14倍。其中,占比最大的投诉集中在医美售后、质量和合同三个方面。

重庆盟昇律师事务所主任罗开诚律师也对时间财经表示,“通过处理之前的整形服务合同纠纷来看,作为消费者一方缺乏收集证据的意识,如有整容需求,也一定要找大型、正规的医疗机构,千万不要被市面上宣传广告误导,且注意保留证据,如有必要全程录像。”(北京时间财经 吴珊)

0 阅读:25

时间财经

简介:北京时间旗下财经新闻官方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