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仅供学习、参考,不能替代医嘱和处方。文中所述配伍、方剂,必须在中医师当面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切勿盲目尝试。)
本文理论依据:《中医内科临床治疗学》
你好,我是中医人,文君然。
今天你这篇文字,我想和你聊聊,关于阳虚便秘的事儿。这是前几天,刚有朋友在后台问过我的事儿。
阳虚,为啥会便秘啊?
我先给你说一个真实的医案故事。我们一起来体会一下。
话说有这么一个男子,当时是64岁。
最近这三年来,他开始便秘,长期用西药来维持通便。药一停,他立刻恢复原状。
为了能得到彻底治疗,此人决定投中医。
刻诊,见患者脉细,苔白腻,舌胖舌暗。
看体态,发现他形体肥胖,而且言语间的反应,似乎有些迟钝,面色发黑。自述饮食尚可,但是尿频明显。
此外,患者还做了检查,发现有结肠段的慢性炎症。
在了解都这些以后,医家给开了一张方子。但见——
制附子6克,桂枝6克,茯苓15克,山药15克,山茱萸6克,熟地30克,丹皮6克,泽泻12克,制首乌15克,肉苁蓉15克,川厚朴12克,黄芪30克,枸杞10克。
所有这些,水煎服。
结果如何?患者服用7剂以后,大便就比较畅通了,2到3天一解。
接下来,原方不变,再投10剂,患者大便固定为2日一解,质地正常,尿频缓解,精神状态大大改善。
这就是医案的基本经过。它最初刊载于1994年的《福建中医药》上。
其实,这个患者的状态,显然就属于阳虚便秘。
你看,这个人脉细,苔白腻,舌体胖而舌暗。而且,他小便频多。另外,脸色还发黑,这些都是肾阳不足的表现。
比如说这个脸色。你记住啊,面色发黑的人,要考虑肾阳不足而发黑。这是中医诊断学五色诊病的内容。原因,就是肾阳不足,肾精肾气亏虚,肾之本色上浮于面。
肾,司膀胱之开合。肾阳虚,膀胱开合失当,故而尿频。
肾阳虚,脉道失于鼓舞,所以脉细。舌体失养,所以舌胖舌暗。
同时,由于阳气亏少,不能养神,所以患者的反应,相对迟钝。
总之,肾阳虚的倾向,在这个人身上,是比较明显的。虽然说他不见畏寒怕冷、腰酸耳鸣等等现象,但肾阳虚的基本判断,是确凿无疑的。
接下来,有一个问题,就是肾阳虚,到底为啥会引起便秘。
现在,我们一起回想一下冬天。冬天,你来到住宅园区,或者山间里走一走,会发现空气干燥。冰冻的溪水边,泥土也是干燥的。生活在北方的朋友,对此可能感受深一点。
为什么会干燥呢?除了没有雨水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大自然的水液,被冻住了。它无法起到润泽的作用。
同样道理,人体如果缺少水液滋润,变得干燥,也有一个原因,这就是体内阳气虚弱,津液被“冻住”了,不得正常输布。当大肠因此而津亏的时候,阳虚便秘就形成了。
我这么说,你懂了吧?
所以说,肾阳虚,津液不得输布,使得身体出现便秘,是中医内科很重视的一个问题。《金匮翼》里头说:“凡下焦阳虚,则阳气不行,则不能传送,而阴凝于下”,就是这个意思。
这个时候怎么办啊?就得温补肾阳。春天来了,河水开冻了,泥土自然滋润。同样,阳气足了,津液得到输布,大肠自然不再津亏,便秘也就好了。
来吧,看看当时医家用的配伍——
制附子6克,桂枝6克,茯苓15克,山药15克,山茱萸6克,熟地30克,丹皮6克,泽泻12克,制首乌15克,肉苁蓉15克,川厚朴12克,黄芪30克,枸杞10克。
这里头,显然是金匮肾气丸的加减。
其中,附子、桂枝、茯苓、泽泻、丹皮、山药、山茱萸和熟地,就是金匮肾气丸的组成。附子和桂枝温阳,熟地山萸肉和山药补精,其他则负责泄浊。如此,把体内坏东西淘出来,把肾精补进去,然后再温阳,点一把火,这阳气就升起来了。
当然,这些还不够,所以用制首乌、枸杞子补肾精,以肉苁蓉和厚朴专门通便。肉苁蓉还有补肾阳的作用。在此基础上,加一个黄芪,可以补脾肺之气。上焦气足了,可以把下焦的燥屎推下来。
这就是医案的基本用药思路。
其实,这个肾阳虚便秘,在生活中还是比较多的。尤其是高龄老人,容易受此问题的困扰。面对这个事儿,中医用金匮肾气丸加减应对,是比较成型的思路,很多中医人都会用。难点,就是能否观察、体会到阳虚便秘的本质。上文医案里的患者,他的表现还是比较典型的,咱们应该多体会体会。
总之,阳气,是我们身体里的催化剂。它能增强和促进津液的输布。我们不能一想到津亏便秘,立刻想到上火。有时候,恰恰是阳气不足所致。我们懂一点中医的思维,是非常必要的。
好了,就说这么多。医案里所述方药,非专业读者,最好在中医师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证不属于阳虚,不能用。
全文完。
风华神州
感谢文老师分享![点赞][点赞][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