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柳成荫
【题记】《拉兹之歌》是印度老电影《流浪者》里面的歌曲,描述了流浪者的悲惨生活、引起人们的同情。“街头大道是我的家/尘土暑气陪伴着我/这样的命运我也能活……”
农民工背井离乡的无奈。其实,农民并不愿意背井离乡,去外地打工,夫妻分居,一年才能团聚一次,过着和尚般的生活,成了新时期的牛郎织女。
然而,他们很无奈,为了生活,只能如此。
人民公社时期,农民兄弟虽然又苦又累,像遇到三年自然灾害这种天然灾害,还要忍饥挨饿,然而,他们有一种精神支柱,看到生活越来越好,他们相信不久的将来会过上幸福的生活。
到了七十年代,生活条件好了,温饱问题解决了,手上也有点钱了,此时又分田单干了。他们也曾激动过,有了自己的田亩,期待生活更加美好,他们没日没夜地战斗在农业生产第一线。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却骨感。
十年过去了,二十年过去了,他们还停留在温饱线上,还是孩子上不起学,住着又矮又破旧的房子,还是没钱买肉吃,买辆自行车要节衣缩食大半年。他们过着刀耕火种的生活,农业现代化依旧停留在口号上,他们彻底绝望了。
于是,他们含着泪,抛荒撂地,离开了相依为命的土地,离开了生他们养他们的家乡,无奈地离家出走,外出打工了。
为了生活,他们背井离乡
走进城里打工赚足了生活费。走进城里,到了陌生的地方,举目无亲,为了躲避检查暂住证,住过桥洞,睡过公园里的石凳,走进工厂,四处打探,寻找工作。然而,他们没有文化,他们仅仅初中毕业、小学毕业,甚至大字不识几个,没有文化四处碰壁。几天下来,身上揣的几张皱皱巴巴的块票也用得差不多了。
无可奈何,他们只能去建筑工地搬运黄砂水泥,去工厂干些没有文化的苦活,先找个地方立下足,先赚点生活费和房租。改革开放,城里越来越好热闹,灯红酒绿,有姿色生轻的女人走进了服务场所,赚着陪笑的生活费。他们过着吃三睡五干十六的生活,
几年下来,他们终于在城市里站稳脚跟。长夜漫漫,他们思念着丈夫,思念着妻子,思念着孩子,思念着老人,也思念着那份责任田。他们省吃俭用,舍不得吃肉,舍不得买新衣服,慢慢地口袋里也积蓄了点钞票,终于成了有存款的农村人了。
后来,他们在老家盖起了楼房,买了汽车,他们的辛苦没有付之东流,他们脸上有了笑容,他们苦中作乐。
为了生活,他们住过桥洞
重新返乡种田会不会再回到六十年代的贫穷?功成名就的背后,他们在用血汗换取自己的生活,他们依然是流浪者,他们在唱着《拉兹之歌》:“到处流浪/孤苦伶仃 /漂流四方/我看这世界像沙漠/那四处空旷没人烟/我和任何人都没来往 ……”
他们想回老家吗?当然想,家才是温暖的港湾。然而,他们回家能干嘛呢?
他们的家乡依然是工业空白村,分田单干四十多年了,农村并没有富裕,他们在华西村打工,在南街村为他人织嫁衣,他们羡慕当地人,不出家门就能拿到六七千块一个月的工资,年底还有分红,人均存款四十多万。然而,不是哪里都是华西村、南街村,他们回家那就意味着断了经济来源。
他们回家能干点别的吗?当然不能,除了种田,还能干啥?家乡的背景他们耳闻目睹。搞生态农业,十年之前的生态农庄黄了,老板欠债逃了;搞养殖业,曾经不少人开挖了养殖池,养黑鱼、养青虾、养螃蟹,然而,退塘还耕了,养殖户失业了;种植果树,投资几十万,果子烂在树上卖不出去,欲哭无泪;做点小生意,家乡已经冷冷清清,就剩下白发苍苍的老人守着家乡,东西卖给谁?
民以食为天,种田吧,然而,人均一亩多地,地里不能出黄金,种田就是坐着等死。
为了生活,他们唱响《拉兹之歌》
结语:他们想回去,他们回不去。他们不是有了存款了吗?何不回去养老?怎么养老?十万八万的存款能坚持几年?靠孩子,孩子们更难,抚养孩子,还房贷,生活的压力压得他们喘不过气来。
年龄大了,建筑公司抛弃了他们,工厂不再给他们续订用工合同,他们又开始寻找工作。到小区做保洁,做保安,一个月赚两三千块,总比在家种地强得多。
他们盼着农村工业化这一天早日到了,然而,他们的年龄已经等待无望。
他们注定要在外漂泊一生,唯一继续唱着《拉兹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