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知道吗?司马懿那可是历经三代人的不懈努力,前前后后花了整整27年的漫长时间,这才好不容易夺取了曹魏的江山呢。可谁能想到啊,最后竟然输给了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这人就是孙秀。孙秀可真是厉害,仅仅用了1年的时间,就把司马家辛辛苦苦奋斗了27年才得来的成果给彻底毁掉了。而且,还让司马家陷入了那种相互厮杀的奇怪局面,就好像是掉进了一个怎么也出不来的怪圈一样,真是世事难料呐。
在公元249年的时候,司马懿可是经过了长达10年的隐忍呢,到这一年,他终于露出了得意的笑容。这10年的时间可不短,司马懿那可真是用尽了各种办法来伪装自己,还不断地去欺骗曹爽呢。就这么一路“装”下来,最后他成功地发动了高平陵之变,而且取得了非常圆满的结果,就此彻底掌握了曹魏的大权呢。
话说在历史的进程中,发生了这样一系列的事件。先是司马师废掉了曹芳的皇位,这一举动可以说是在当时的政治局势中掀起了不小的波澜。随后呢,司马昭更是做出了弑杀曹髦这般大逆不道的事情,这无疑让局势变得更加复杂且紧张起来。而最终,由司马炎完成了关键的一步,那就是通过“禅代”的方式,正式将皇权从曹魏那边交接了过来,实现了魏晋皇权的更替,开启了司马氏掌权的新时代。回顾这段历史,从239年开始,司马懿就已经在暗中蛰伏,悄悄地谋划着一切。一直到266年,司马炎成功称帝,这期间历经了司马家整整三代人啊。他们三代人那可真是费尽了各种心思,用尽了无数计谋,一步一步地朝着目标前进,最终得偿所愿,成功掌控了天下大权,在历史上留下了这一段影响深远的篇章。
从创业这个层面来讲,司马懿那可算是成功了呢。他搞出了王朝建立的一种全新模式哦。以往呢,有尧舜禹那样的禅让,就是很平和地把领导的位子交接了;还有汤武革命,那是通过武力等方式推翻旧的统治开启新的局面;再有伊霍废昏立明,就是把昏庸的君主废掉,扶立贤明的君主上位;陈胜吴广更是喊出了“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样鼓舞人心去反抗争取的口号。可司马懿他们司马家呢,这些都不效仿,从一开始到最后,靠的全都是“计谋”,就这么一步步地达成了建立王朝的目的呢。
常言说得好,叫做“成王败寇”。就拿曹魏和西晋来说吧,它们可都是通过“禅让”的方式来完成政权交接的哦。不过呢,虽说都是“禅让”,但这两家所采用的手段那可并不一样呢。可不管过程如何不同,最终的结果倒是殊途同归啦。再来说说司马家,他们家的风评为啥不太好呢?其实,并不是因为他们通过“禅让”这种方式篡夺了皇位这件事本身哦。关键在于啊,他们在取得政权之后的后续工作做得实在是太糟糕啦。就比如说发生了八王之乱,各方势力争来斗去,把局势搅得一团乱。紧接着呢,又出现了五胡乱华的局面,这可不得了,使得咱们中原大地、神州大地陷入了极度的混乱之中,百姓们也遭受了巨大的苦难,真可谓是神州陆沉呐。
八王之乱是西晋时期一场极为混乱的皇族内乱,它大致能够划分成上半场和下半场这两个阶段呢。在这整个过程当中啊,其实还存在着一段差不多将近10年的平稳时期哦。当时,要是没有孙秀这么个不起眼的小人物出来捣乱、搞事情的话,八王之乱很可能就不会发展到下半场啦。那样的话,司马家在历史上所获得的评价说不定就会比现在高很多呢。
下面来说说八王之乱的第一场情况。在这场乱局当中呢,有这么几位主要人物参与其中,分别是贾南风、杨骏、卫瓘、司马亮以及司马玮。这贾南风可是相当有手段,在这场争斗里头技高一筹呢。她巧妙地使出了借刀杀人的招数,而且还成功了。就因为这样,杨骏、卫瓘、司马亮还有司马玮这几位,最后都落得个被处死的下场。而经过这么一番折腾,贾南风就成功地掌握了大权啦。
咱们来说说西晋时期的情况,上半场可以说是由贾南风主导的呢。不过呢,这期间所产生的影响范围其实并不大,主要就是在洛阳发生的宫廷政变这一块儿,就和后来慈禧所发动的辛酉政变情况有些类似哦。在这之后,贾南风就掌握了大权啦。她把那个被人认为有些“愚痴”的皇帝司马衷当成了自己可以利用的工具呢,从这个时候起,贾南风就相当于是西晋的掌舵之人啦,整个西晋的走向在很大程度上就受她把控着咯。
孙秀原本只是个毫不起眼的小人物罢了。想当年在关中的时候,他可是差点就被梁王司马肜给杀掉了,好在有他的朋友辛冉出面替他求情,这才让他侥幸躲过了这一劫难。然而,这事儿还没完呢。之后,朝中的大臣张华、解系以及裴頠,他们都觉得孙秀这人实在是太无耻了,甚至都起了要杀掉孙秀的念头呢。
孙秀这个人啊,人品方面确实不怎么样,可他能力特别强,而且谋略还很深呢。就因为具备这些特点,所以他才能够在当时掀起那么大的风浪。而给孙秀提供这样兴风作浪机会的人呢,就是赵王司马伦啦。这司马伦啊,能力不行,人品也不咋地,可他却怀揣着一颗帝王之心呢。要说他的身份,那可不简单,他可是司马懿的第九个儿子哟。
话说司马伦当时负责镇守关中地区,可他在当地的所作所为实在是令人发指。他极为残酷暴虐,对那些无辜的百姓肆意残杀,完全不顾及百姓的死活。他的这种恶行最终激起了氐族和羌族民众的强烈愤慨,于是便爆发了起义,其中齐万年所率领的起义军更是来势汹汹,一路横扫河西地区。而司马伦呢,在面对起义军的作战过程中遭遇了失败。按常理来说,他应该为自己的战败以及之前的种种恶行承担责任才对。可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他竟然跑去投靠到贾南风的门下。就这样,他不但成功地避免了被追究责任,而且还获得了升迁的机会,实在是让人觉得不可思议又气愤不已啊。
要知道,司马伦可是司马懿的后代,他哪里肯甘心一直做贾南风的附庸呢,心里头一直琢磨着要自己登上皇帝的宝座呢。而孙秀呢,他对司马伦的心思那是清清楚楚的,并且,对于自己这位主公究竟有多少能力,又是怎样的人品,他也都了如指掌。于是呢,孙秀就想出了一个能达到多种目的的“一箭三雕”之计。
司马遹呢,他是司马衷仅有的儿子哦,不过也有一种说法是他乃司马炎的儿子啦。但不管他到底是谁的儿子,这其实都没有对司马遹的地位产生什么影响呢。要知道,他可是被视作帝国的“储君”,那可是肩负着未来继承大统的重任呢,同时呢,他也无疑是整个司马家的希望所在,大家都对他寄予了厚望呢。
司马衷这人呢,头脑愚笨痴傻,可与之不同的是,司马遹却相当聪慧伶俐。要是等司马衷去世之后,能由司马遹来继承皇位的话,那西晋王朝还是很有希望可以重新回到正常的发展轨道上去的呢。不过呢,这里面存在一个情况,就是司马遹并非是贾南风亲生的,也正因如此,贾南风对司马遹很是不满意,他们两人之间的矛盾那可真是挺深的。
咱们来说说贾南风专权这件事儿啊。她之所以能够专权,那关键就在于司马衷和司马遹都还活着呢。这两个人在,就好像是给贾南风专权提供了某种条件似的。可一旦司马遹被杀害了,情况就完全不一样啦,这时候的贾南风其实就没有继续存在的必要了。为啥这么说呢?因为司马家的那些诸侯王们可都不是吃素的,要是没了司马遹这个牵制因素,他们分分钟就能把贾后给收拾掉呢。可惜,贾南风她自己根本就不明白这里面的道理,但是孙秀呢,人家可看得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
孙秀挑起了贾南风和司马遹之间的冲突,他想出了一个法子,让人去制造一种言论,这种言论说的是“司马遹要是当上了皇帝,那可就要废掉贾后啦”。然后呢,孙秀还把这个情况告知了贾南风的侄子贾谧。说起来,原本贾谧和司马遹的关系就不怎么样,他俩之间还因为争夺王衍的大女儿,一直在那儿明里暗里地争斗着呢。
贾谧心里十分担心司马遹将来会继承皇位,在这种担忧之下,他就开始在贾南风耳边煽风点火,鼓动贾南风采取行动。而贾南风呢,也着实是个头脑简单的人,没怎么深思熟虑,就直接让人把她妹妹贾午的儿子给抱到了宫中。随后,她对外宣称这个孩子是自己和司马衷所生的。就借着这么个由头,她便把司马遹给废掉了。
司马遹被废黜之后,贾午的儿子居然进了宫,还被当作所谓的“储君”,这整个事儿啊,简直就是一场让人哭笑不得的闹剧。贾南风到底有没有怀孕,这明摆着的事儿嘛,大家心里可都清楚得很呐,怎么可能瞒得住其他人呢?就因为这样,朝中的大臣们那是相当不满意,大家伙心里都盼着太子能够重新恢复原来的地位呢。
话说当时,司马雅和许超等人在暗中紧锣密鼓地进行着相关准备工作,他们一心想要凭借武力来拥戴司马遹。随后,许超特意前去找到司马伦,向其恳切陈词,表明当下的局势严峻,希望司马伦能够从大局出发,对司马遹给予支持,毕竟这关乎到整个江山社稷的安稳啊。司马伦一开始听闻许超所言,心中也是认同的,想着要去配合那勤王军团,一同为稳定局势出份力。然而,就在这时,孙秀站了出来,他极力阻止了司马伦的这一想法和行动,使得事情的发展有了变化。
孙秀对司马伦说道:“大家都知道,您一直以来可都是贾后的人呢。之前陷害太子这件事,您也是参与其中的。您想想看,就算现在太子能够重新恢复他的地位,那他也不会对您心存感激的。往后呢,要是大王您万一犯了什么错,太子肯定不会轻易放过您的,到时候可就麻烦了。”
那怎样才能确保安全呢?孙秀就给司马伦出了个主意。他说可以接着去挑起贾后和太子之间的矛盾冲突,然后借贾后的手把太子给杀了。等这事儿成了之后,再打着为太子报仇的旗号,直接杀进宫中,把贾后给诛灭掉,如此一来,就能将大权都掌握在自己手里了。
孙秀一心想要达成杀掉司马遹的目的,于是便不断地制造舆论声势。他四处散播消息,声称太子企图复位,而且还有杀害贾后的心思。之后,孙秀又特意找到贾谧,把他所编造的关于太子的所谓“计划”一五一十地告知贾谧,还煞有介事地建议贾谧得尽早动手才行,不然的话,时间拖得越久,就越可能出现变故,到时候可就不好收场了。
贾后与她的侄子贾谧,这两人那可是心狠手辣至极。他们竟然指使孙虑去杀害司马遹,而且所用的手段实在是太卑劣了。你瞧,司马遹被他们囚禁在了许昌这个地方。在被囚禁的日子里,司马遹每天都是自己动手煮饭来维持生活呢。这时候,孙虑送来了所谓的“美酒”,可司马遹心里清楚这里面肯定没安好心,所以坚决不愿意喝。而孙虑呢,见司马遹不喝,居然还动用武力来对他施压,真的是太过分了。
话说那时候太子遭遇不测被杀害了,这一下,贾南风可就成了众人指责的对象啦。就在这样的局势下,司马伦呢,在孙秀的全力协助之下,带着兵就气势汹汹地进了皇宫。他们进宫之后,很快就把贾南风给擒拿住了,之后还狠心地用毒药把她给毒死了。可这事儿还没完呢,紧接着,那个孙秀啊,就借着这个机会开始公报私仇啦。他完全不顾及其他,大开杀戒,像张华、解系、裴頠、石崇等等这些大臣,都没能逃过他的毒手,全都被他给诛杀了。
随后呢,孙秀开始着手帮司马伦去制造能够让其登基称帝的舆论声势。在一系列操作之后,司马衷被废黜,司马伦就此自立为帝啦。不过这司马伦实在是昏庸糊涂得很呐,真正的大权实际上都把控在孙秀的手里边呢。而这样的局面,对于西晋那些门阀士族来说,可就如同一场可怕的噩梦一般。并且对于司马家族而言呢,这带来的更是无尽的灾难,甚至可以说是毁灭性的打击哟。
司马伦这个人啊,既没什么能力,人品方面也是差得很,而且他和武帝在血缘关系上那可是隔得老远老远啦,简直就像隔了“十万八千里”似的。就这样一个各方面都很糟糕的宗室远支,居然都能当上皇帝。那大家想想看,司马炎的其他儿子呢,那可都是有着相对更近的血缘关系;还有他的侄子们,同样和皇室有着紧密联系;再者就是他的兄弟们啦,更是关系亲近;甚至那些和司马懿多多少少有点血缘关系的诸侯们呢,他们从各方面来看,似乎也都有一定的资格。既然司马伦这样的都能当皇帝,那这些人又为什么就不可以当皇帝呢?
齐王司马冏、长沙王司马乂、成都王司马颖以及河间王司马颙这几位,纷纷举兵而起,目标就是攻灭司马伦,并且要将孙秀给处死。就这样,他们凭借着各自的兵力展开行动,最终达成了目的,司马伦被打败,孙秀也落得个被处死的下场。然而呢,就如同潘多拉魔盒被打开了一般,局面自此失控了。司马家的这些王爷们啊,为了能争夺到那至高无上的皇位,开始彼此之间互相展开攻伐厮杀。不仅如此,他们甚至还借助游牧骑兵参与到这场混战当中来。如此一来,历史上著名的八王之乱就进入到了下半场的阶段,而这场混乱也在无意间揭开了五胡乱华的序幕,此后的局势变得更加复杂且混乱不堪了。
咱们来聊聊西晋时期的一些事儿啊。当时呢,要是没有孙秀这个人从中作梗,贾南风和司马遹原本是可以平平安安、相安无事地相处下去的。要知道啊,只要司马遹能够好好地活着,那场著名的八王之乱很可能就不会发展到后半段那么混乱的局面,而且啊,那些北方的少数民族,也就是五胡,估计也没什么机会能够顺利地进入中原地区呢。毕竟啊,贾南风和司马遹都在洛阳城待着,这在当时可算得上是确保西晋王朝能够保持稳定的一个重要前提条件。可谁能想到呢,就因为孙秀的掺和,把这原本好好的局面全给破坏掉了。哎,真不知道要是司马懿在地下知道了这些情况,心里会是个什么样的感受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