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7b1fb103b37493b6e5f90645d71a9019.jpg)
大明王朝,三杨内阁。
明称贤相,必首三杨!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f86a204ca3d0124009a6f28628a4e835.jpg)
杨士奇、杨荣、杨溥,三人均历仕永乐、洪熙、宣德、正统四朝,先后位至台阁重臣,正统时加大学士衔辅政,人称“三杨”。杨荣、杨溥、杨士奇担任内阁成员的洪熙、宣德以至正统时期的内阁被称为“三杨内阁”。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8879a43c05e9f1364296123053ebab8c.jpg)
一、三杨内阁简介
杨士奇、杨荣、杨溥担任内阁成员的洪熙、宣德以至正统时期的内阁被称为“三杨内阁”。他们在任辅臣期间,安定边防、整顿吏治、发展经济,使明朝的国力继续沿着鼎盛的轨道发展。并使明代阁臣的地位得到空前提高,由原来的皇帝办事员转变为具有丞相性质的辅臣,他们因此被史家视为名臣。洪熙与宣德的11年间,在内政上极可称道,天下清平,是为仁宣盛世。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580391ba2dc97c32ea2548b3d91af4b0.jpg)
明人焦竑《玉堂丛语》卷七中有言:“正统间,文贞(杨士奇)为西杨。文敏(杨荣)为东杨,因居第别之。文定(杨溥)郡望,每书南郡,世遂称南杨。西杨有相才,东杨有相业,南杨有相度。故论我朝贤相,必曰三杨。”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3fb66359e047537af8aecf40be4e4bd4.jpg)
二、三杨其人其事
“西杨〞杨士奇
杨士奇(1365~1444年),名寓,字士奇,号东里,江西泰和人,明朝著名政治家、文学家。“三杨”中,杨士奇以“学行”见长,曾任翰林编修、华盖殿大学士等职。在宣宗即位后,被任命为内阁首辅,主持朝政,他主张减轻赋税,反对宦官专权,对明朝的政治和文化发展产生了积极影。
“东杨”杨荣
杨荣(1371~1440年),初名子菜,字勉仁,福建建瓯人,明朝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永乐年间曾任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南京兵部尚书等职。宣宗即位后,杨荣成为重要的辅政大臣之一,他在军事和外交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对维护国家安全和边疆稳定作出了贡献。
“南杨”杨溥
杨溥(1372~1446年),字弘济,湖北石首人,明朝政治家、诗人。曾担任过礼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等职。辅政期间,主张节俭,反对奢侈,他还积极参与法律修订工作,对明朝法制建设有所贡献。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8581e91f3c3d07f51b5b193d1c79eeeb.jpg)
三、三杨为政举措
1、整顿官僚机构
“三杨”对官僚体系进行了整顿,清除不称职的官员,提升政府行政效率。他们还强调官员的选拔和任用应基于能力和德行,而非权贵背景或关系网。
2、减轻农民赋税
为了缓解民众的经济负担,“三杨”推行了一系列减税措施,减轻了农民的赋税压力,促进了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3、反对宦官专权
“三杨”辅政期间,他们努力抑制宦官势力的膨胀,防止宦官干预朝政。他们主张宦官应严格遵守其职责范围,不得越权干政。
4、加强中央集权
“三杨”辅政时期,他们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通过调整地方行政区划和官员任命制度,确保中央政府的政令能够得到有效执行。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72f6ad3c98181d47d11dd69fd64116a0.jpg)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6bdce87395b9649585f29bb9621fc7af.jpg)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74c437039b7930870f9191b4eaa891e4.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