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思想的荒原上培植不出天才的大树

宁拙说 2024-07-05 07:10:21

再没有比思想的荒芜更令教育者悲哀的了。

干什么,怎样干,两位老祖宗早给自我安排好了,环境代表祖宗的意志支配自我,自我也就不用思索,也不能思索。不论是对客观世界,还是对自我,孩子都没有丝毫见识和观念。从孩子的作文,逼真地看见头脑的荒芜,那是文字垃圾的样板。

只要上一节课,教师就很苦闷,随便怎样先进的教法都失灵,孩子都是听话的口袋,只等装载教师传授的知识,要孩子发表意见,表达思想,真是艰难。

一切都无可无不可,除了记录公式,脑袋从不长思想的绿草。瞧着一颗颗伸着的脑袋,莫名地觉得仿佛鸭子的头颅。孩子对定理有多敏感,就对世界有多冷漠,在习惯的轨道上滑行如梦魇。

文化特别强大,个体相应特别弱小,没有思想是注定的。思想的荒芜源于对环境意志的臣服。从小到大,父母都把自我的一切安排得非常妥当,自我只需要服从即可。

当从家走出时才猛然发现,自我无所措手足,可没有关系,老师又来了,继续为自我安排好一切,自我只需服从即可。

生存视野日益扩大,自我并没有增长见识,虽学了不少知识,顺从的性格却已塑造成功,自我沦为环境意志的牺牲品。任何人,哪怕是自我瞧不起的人,也可以成为自我效仿的对象。

思想丢失的自我要么听命于他人,要么模仿他人,从没有独立的行动,高度融入文化,把个性消灭得非常彻底,却浑然不觉有什么不对头。

自然有本能的叛逆者,天性比较强悍,不愿事事匍匐于他人意志的脚下,忤逆师长,可令人悲哀的是,没有思想的指引,叛逆铸成更惨烈的悲剧。叛逆的动机不在于做自我的主人,不在于开发生命潜能,恰恰因为固守恶习,叛逆必然走向堕落。

一方面恶习源于消极文化,另一方面文化又凭借强大权力批判恶习,使蒙昧生命在尖锐冲突中走向堕落。对于无头苍蝇,顺从是死,逆反是亡。

同时,思想的荒芜还源于对恶习的臣服。恶习凭借贿赂安逸和惯性的力量,把自我抛进荒唐的轨道滑行,使自我对自己的行动失去基本的感知能力,思想丢失得很彻底。

只要安于习惯了的一切,思想就没有生存的缝隙。就算是失败的痛苦一时触动灵魂,也极难颠覆习惯的统治,思想沉睡得没有声息。

让人不可思议的是,知识教育不仅没有启蒙思想,反而造成思想的蒙昧。牛顿怎么也不会料到,他创立的伟大定律居然成为思想蒙昧的根源之一。

其实,只要调查分析就不难发现,正是把知识引向技能,知识才成为思想丢失的原因。

由于技能的考试功能,孩子接受知识的全过程始终与文化无缘,教材没有展现知识的源头,教师没有发掘知识的文化内涵,直接引向功利的技能训练,以致如此扎实的知识教育无从启蒙孩子的科学精神,培养理性的大脑,而是沉湎于远离人生的题海。

从学霸孩子身上,我们非常悲哀地发现,如此优异的理科成绩却换来科学精神的完全沉睡。

更让人不可思议的是,文化学科本是以文化的方式展现知识,启蒙孩子思想的觉醒,殊不知,也用所谓技能来考察,无视文化的本质在于培养孩子认识自我的能力,却在题海上较劲,鲜活的知识蜕变成僵死的教条,不仅不能培养思想,反而禁锢思想。

历史是美国最有趣味的学科,政治是发达国家培养治世思想的深厚土壤,可在我们这里,是一幅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模样。

语文该是人文学科了吧?也被教师编写成教条,把生动有趣的文本提炼出一款款教条,强迫孩子接受,孩子的情感和思想都禁锢得严严实实。高考见不到情感和思想两个关键词,考查严格限制于语言技能,语言本是情感思想的载体,居然可以把情感思想排除于考试之外,虽然我们也承认语文还有所谓人文性。

看看高考作文,简直是思想荒芜的鲜活悲剧,可这些文字垃圾得分并不低。

在思想的荒原,怎么能塑造个性和道德的丰碑?更不要奢谈事业了。

0 阅读:7

宁拙说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