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4年6月底,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2472万辆,占汽车总量的7.18%,预计到2030将达到1亿辆。按照新能源汽车平均5-8年的报废周期计算,预计到2030年将回收报废新能源汽车400-500万辆。
当前报废车回收拆解吃不饱,没利润,随着新能源拆解量的释放,会否迎来好转呢?
目前全国拥有报废车回收拆解资质的企业已超过1600家,产能已经严重过剩。从省份来看,山东、山西、陕西、浙江、湖北、安徽、福建、江苏、广东、广西、辽宁、甘肃等省份管理部门自去年以来就已经陆续发布了预警,当然这里面还有各城市单独发布的预警公告。今年又新增了湖南和广西两省:
截至2024年4月底,湖南省取得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资质认定的企业共96家,年拆解产能已达113万辆,预计2024年全省报废机动车年拆解产能将超过120万辆,已超出理论数量的2.5倍。此外,湖南省商务厅于2024年5月再次发出预警,指出省内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行业存在产能过剩和恶性竞争的问题;
2024年上半年,广西全区39家资质企业年总拆解产能约为82.5万辆;在建企业23家,预计年总拆解产能不低于44.5万辆。现有及在建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年总拆解产能超过125万辆,已远远大于全区应有年总拆解产能38.78万辆,且每个市的现有及在建年总拆解产能均已超过当地应有年总拆解产能。
“吃不饱”是这些正规拆解企业的共同难题。为了抢报废车资源,在废钢价格螺旋下行之际,收车价格却是不断走高,企业大呼“没利润”。当初兴建的一条条拆解线,在这种情境下只能闲置,转而通过暴力拆解减少人工,降低成本,维持生存。大家都在咬牙坚持,盼望着行业形势扭转的那天。这其中,对于未来正规报废车回收的放量增长,尤其是新能源汽车回收放量增值是很多企业的美好憧憬。那新能源汽车报废回收的蛋糕到底有多大,能不能吃得到呢?
截至2024年6月底,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2472万辆,占汽车总量的7.18%,预计到2030将达到1亿辆。按照新能源汽车平均5-8年的报废周期计算,预计到2030年将回收报废新能源汽车400-500万辆。
应该说,未来新能源汽车的资源还是比较可观的。而目前全国的报废车资质企业中,至少三分之二的企业也都配有新能源汽车拆解线,主要是动力电池的拆卸,都等着新能源回收这块蛋糕做大后分一杯羹。
但现在的问题是,对新能源汽车的报废回收,电池不是硬性规定。目前的管理办法,仅对机动车车架还有油车的发动机缺失要求不得出具电子《报废机动车回收证明》,而对于动力电池的规定比较弹性,车主只需要出具书面说明,对其真实性负责就可以了:
报废机动车“五大总成”和尾气后处理装置以及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不齐全的,机动车所有人应当说明情况,并对其真实性负责。
这给车电分离的报废模式打开了大门,也给了市场黑灰色链条的发展空间。现在很多报废厂收到的新能源车基本上就是一个空壳子,里面是不含电池的。4s店或者说是拆车场门口就有蹲点人员,个人消费者从经济价值出发,更加愿意把电池卖给这些不合法的渠道,这是没有办法避免的。
据统计,我国新能源车动力电池规范化回收率不足25%,也就是说,大量退役动力电池都流进了非正规渠道。至于这些回收后的电池去了哪里,那就是另一个故事了。大家如果感兴趣的话,小编下一次再和大家细说。
总之,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拆解这块蛋糕,看似很大,但能不能分到还是要看行业发展的规范情况。如果当前油车的非法拆解没能规范起来的话,估计动力电池这块发展也好不到哪去。作为局中人,大家只能期许,随着市场越来越大,行业规范性也会越来越好,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逐渐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