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海口处的高明大桥
浙南山区,有一条江,发源于温州最高峰白云尖的西北麓,在群山中蜿蜒数百公里之后,仿若一条游龙穿梭于翠峦叠嶂之间,流经泰顺、文成,最后在瑞安独流入海。这条江在古代曾名罗阳江、安阳江、安固江、瑞安江,后因入海口附近有个渡口叫飞云渡,后改名叫飞云江。
1987年,经权威机构实地查勘,飞云江全长近203公里,是浙江省第四大河,温州市第二大河。
飞云江早在唐代就有航运记载,全程有 120 公里能让舟船往来,用文成大峃人精心制作的大峃艇(此艇载重大、吃水浅)可从瑞安入海口扬帆起航,一路直抵泰顺的百丈口镇。上世纪50年代以前,每天进出百丈口镇埠头的木帆船熙熙攘攘,有近百艘。千百年来,百丈口镇一直是泰顺、寿宁、庆元、景宁等地物资的中转集散地,声名远扬,盛极一时。
珊停靠在溪埠头的大峃艇
没通公路以前,飞云江是浙南山区名副其实的黄金水道。浙南闽北山区的生活物资可通过瑞安码头起运,在飞云江上各个埠头上岸,再通过人挑肩扛,转运至各地。因此,在飞云江两岸还穿梭着一条长长的驿道,这条驿道南联泰顺,北接文成,东达瑞安、温州。驿道不仅把如珍珠般散落在飞云江边的村庄连了起来,还把江边的埠头也串了起来。有了埠头与驿道,飞云江上的物资就十分便捷的运抵山区里的各个村庄。
距入海口100公里的位置,一处山脊犹如山峦身上的巨大臂膀伸入飞云江,让江水猛地向北拐了一个弯,在山脊下掏出一个巨大的深潭,碧绿的深潭中溢出的江水渐渐变缓,在山脊后的淤积出一座小岛。
这江中的小岛,是一座无人岛,面积约有500亩。小岛高出江面二米,上面覆盖着一米多高细沙。周边的村民就把这个无人岛称为沙洲。
在沙洲北面的飞云江畔,有一条小溪从山谷中穿了出来,直接流入了飞云江。在这条小溪的两旁坐落三个自然村,三个自然村经过600多年的繁衍,村庄的界线也分不出来了,就合并成一个村庄,叫潘岙。
在小溪将要汇入飞云江的溪口,有一座石拱桥横跨在小溪上。这座桥叫永安桥,从矗立在桥头一侧土地庙旁的几块历次募集资金修桥的石碑上看,这座桥应该有200年以上的历史。
永安桥靠近飞云江一侧,小溪两岸,两两而立的枫树与榕树犹如四位沧桑守护者, 400 年来,每到夏天,它们枝繁叶茂,撑起一方清凉天地,是村民们消暑纳凉的绝佳去处;到了深秋时节,枫叶红成一片,犹如一把火炬,在遥远江面上看到山边那一簇火红的枫叶,就知道潘岙村要到了。
连着永安桥两端的就是另一条黄金动脉,沿着飞云江畔穿梭的驿道,永安桥西头的驿道通往泰顺,东头通往大峃和瑞安。
在沙洲南面的飞云江畔,是一片开阔地。这片开阔地上有两个村庄。靠近上游的村庄叫垟地边,下游的村庄叫项坑边。项坑边的村民大多姓夏,其祖上在200多年前,从飞云江上游,50里地开外的一个叫蟾宫步的村子搬过来的。这三个村庄中,项坑边的历史最短。
垟地边村和潘岙村各有一个渡口,项坑边村民前往潘岙,只需先到垟地边渡口,划船经沙洲,到对岸渡口上岸就到了潘岙。两个村庄经常为了抢夺沙洲的所有权进行械斗。由于垟地边村人丁兴旺,在新中国成立前一次与潘岙村抢夺沙洲中胜出,就独占了沙洲。在历史上,搬来不久的垟地边的村民也经常被霸道的垟地边村民欺负。
在十九世纪中叶,飞云江北岸的驿道上由官府出资陆续开始修建路亭。官府修建的路亭,规模大体相近,通常为全木结构,五开间。中间的那间正屋都用来供奉着五显爷、陈十四娘娘等道教神明。两侧的房屋,一侧用来存储村里的公共物资,另一侧设有灶台,用于烧茶水,免费供应给过往的路人。路亭的外廊处设有鹅颈椅,供驿道上的行人、挑夫休憩。
这样的路亭在驿道上,通常每隔五里地就要建一座,类似于现在的高速公路服务区。驿道上的一座路亭就建在了潘岙永安桥旁。
我的曾祖父是项坑边村的村民,是一位习武之人,在飞云江那段流域颇有名气。我爷爷在家中排行老二。由于我爷爷体弱多病,曾祖父的一身武艺并没有传给我爷爷,而是通过他的朋友给我爷爷在永安桥旁的路亭里找了一份烧茶的差事。
就这样,爷爷每天经过两次摆渡,再穿过沙洲来到永安桥旁的路亭里给驿道行人和挑夫烧茶。
我的家族故事也就从飞云江、驿道、路亭和江边的那几个村庄开始述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