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调,中国移动将如何安排2022年工作?

悲了伤的白犀牛 2021-12-12 20:19:08

首发:白犀牛通信(公众号),作者:白犀牛

12月8日至10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会议分析了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提出明年经济工作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要担负起稳定宏观经济的责任,各方面要积极推出有利于经济稳定的政策,政策发力适当靠前。

一个“稳”,成为今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最突出的关键词。而这也成为了2022年经济工作的鲜明基调。

那作为中央企业的中国移动将面临以下3个问题——

第一、如何“上接天线”,深刻领悟中央的指示要求,为稳定宏观经济发挥中央企业的压舱石的作用?

第二、如何“找准连接线”,结合通信行业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要求,进一步明确自身的发展方向和发展重点,一方面为自身“稳中求进”积攒实力,另一方面发挥“扁担作用”,拉动社会经济发展?

第三、如何“埋深地线”,深入理解通信行业和企业自身的转型发展要求,因地制宜地推出有利于创新发展的政策,适当靠前,并找准试验田落地政策,探索新的发展模式?

当前,中国移动2022年工作会议仍在密锣紧鼓地筹办中,相信在会议上会对2022年的整体工作进行有序、有针对性的安排。

但结合下半年以来中国移动一众高层的多次讲话,以及中国移动在改革侧、市场侧的重大布局,中国移动明年的工作计划其实已经很清晰——2022年,中国移动将务求在“发展规模”、“结构调整”、“科创能力”、“运营效率”、“体制机制”五个方面实现新突破。

1. 发展规模

截至10月底,中国移动移动业务客户总数已达9.57亿户,距离十亿关口只有一步之遥,相信2022年开篇,中国移动就将实现十亿客户的运营规模,这在全球通信业是史无前例的,也算是中国移动的一个丰碑。

但客户规模达到十亿,这也意味着,确实已经没有增量空间了,中国移动在基础通信这条赛道上,只剩下两个选择:一是走出国门,拓展海外市场;二是扩展连接范畴,拓展物与物的连接。就当前看来,这两个选择都在中国移动的规划蓝图中。

此外,中国移动的收入规模也将实现新突破。

今年前三季度,中国移动经营业绩全面向好,营运收入达到6486亿元,同比增长12.9%,预计全年营收将超过8600亿元(非官方),净利润872亿元,同比增长6.9%,预计全年利润将超过1150亿元(非官方)。

无论是营收还是利润,中国移动2021年都会达到历史的巅峰值,这里面有5G红利的因素,也有中国移动自身经营能力的提升,当然也有整体行业竞争关系的改善。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2022年的发展将背负更大的压力,如何在客户规模见顶、传统需求见顶等情况下,维持当前的营收、利润规模,同时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这是一次大考,重点有两个:①继续发挥5G的拉动作用;②实现多元化收入。

2. 结构调整

当前中国移动的收入结构依然是存在重大风险的,主要表现在移动业务收入比重过大,同时移动业务市场价值在萎缩。一旦移动业务受市场饱和或政策影响而增长乏力,中国移动整体就会受到严重的拖累。

当然,这几年来,中国移动一直在努力调整结构,一直在努力构建面向CHBN的完整业务布局和融合产品体系,使得CHBN业务和收入结构更加合理,不断提升家庭、政企、新兴市场收入的比重,加快从管道运营商到信息服务商的转变。

从成效上看,效果可以说是显著的,近两年来,中国移动家庭业务(以有线宽带为代表)、政企业务(以移动云为代表)、新兴市场(以海外业务为代表)发展迅猛,在整体收入中的占比逐步提升。

2022年中国移动要做的,依然是持续推进业务结构的调整优化,持续提升家庭、政企、新兴市场收入的比重,这一点应该是毋庸置疑的。

3. 科创能力

如果说前面两点的重点在于“稳”字,稳收入、稳利润,那如何实现“进”呢?关键的落脚就在于科创能力的提升。

近十年来,中国移动最致命的短板是什么?缺乏产品。准确来说是缺乏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虽然十年间中国移动几乎每一个风口都紧紧跟上,但由于产品的质量的问题、运营的问题,屡屡败下阵来。

问题在哪里?问题在于中国移动内部缺少真正的科创能力。比如,飞信就死于外包。

这几年中国移动是意识到问题的关键的了,靠外包、靠合作引入、靠生态,始终是无法形成真正的核心竞争力的。

这两年,中国移动在科技创新上做了很多重大的布局——比如,新增成立了几个产业研究院,打通与产业的连接;成立了“中国移动院士专家工作站”、“中国移动未来研究院”,开始切入基础核心理论与原创技术研究;成立了“中国移动科协”,广泛开展双创活动、开发者大赛,在公司内部形成创新氛围。

2022年,中国移动的一项关键任务就是继续加强自身创新链的建设,不断强化自身在AICDE、区块链等数智化领域的关键能力,主动融入国家科技创新大局,勇当原创技术“策源地”和现代产业链“链长”。

4. 运营效率

除产品问题外,过去十年中国移动的另外一个问题是,运营效率随企业规模每况愈下,大企业病越来越严重。

第一个表现是,中国移动决策流程太长、部门墙太高、内耗太严重,而这直接影响了市场侧的执行效率。

第二个表现是,中国移动过去是“划省而治”的竖井式管理,到后来逐渐成立了一大批专业公司,但这些专业公司与省公司之间的协作效率是低下的,专业公司与专业公司之间的协作几乎是空白的,总部与专业公司之间的协作几乎是缺失的,都被简单粗暴的KPI管理取代。

第三个表现是,中国移动对于自身能力的建设和梳理是混乱的,存在大量重复建设和反复建设,而这也严重影响了其能力的使用和输出。中国移动就像一个拥有深厚内功但却不会施展、随时可能走火入魔的练武之人。

当然,这几年中国移动也正在着手解决这些问题,比如推进了政改、网改、云改、家改、市改等一系列改革,其目的正是为了理顺内部的生产流程和生产关系,以此来提升运营效率。

2022年中国移动的重点:一方面是继续推进深化改革的步伐,真正提升生产力,从改革中要成效、要效率;另一方面是实现内部能力的使用和输出,落脚点在于“技术+业务+数据”智慧中台的建设和运营。

5. 体制机制

体制机制是中国移动永远无法绕过的问题。

可以说,体制机制中国移动在过去二十年取得的一切成就的最大保障,同时也是中国移动在发展中遇到的一系列问题的最大限制。

最凸显的矛盾就在于分配机制,作为国企,中国移动的薪酬总额是跟企业经济效益密切挂钩,实行双控,控薪酬总额、控人员编制,而在分配侧,由于长期缺乏合理的员工价值评估机制,中国移动大体上依然遵循平均分配的原则,大锅饭的特征依然显著。

由于薪酬总额受到限制,而分配机制又趋向平均,这样一来,重点人才的重点激励,成为了中国移动过去最严峻的问题,过去十年,中国移动流失了多少精英骨干?!

当前,中国移动正在充分运用国家的政策,来尝试突破体制机制的限制,比如,双百行动、科改等,都开始在内部专业公司上落地,成效也开始逐步呈现。

2022年,可以预料,中国移动在体制机制的突破上应该会有更多新的尝试,比如在更大层面落实混改等,改革是中国移动必由之路,只有突破了这些层层限制,才有可能吸引、保有更多的科技创新人才、吸纳高精尖领军人才,只有人才到位了,上述的一切工作才有可能落地,中国移动才真正有希望!

0 阅读:38

悲了伤的白犀牛

简介:TMT行业分析师、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