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察合台系的西域百年权臣家族:兴于汗国分裂,衰于家族内斗

渔人说文史 2025-02-17 10:09:26

杜格拉特部,汉文史料中又译为朵豁剌惕,是察合台汗国下属的蒙古部落之一。它虽然已融入于如今的新疆各族中,却曾是左右西域局势的重要势力,其首领异密(即“埃米尔”,相当于诸侯或地方王公)家族在东察合台汗国和叶尔羌汗国初期世代作为权臣,鼎盛时甚至建立了自己的独立王国。

杜格拉特异密家族控制察合台系政权近两百年,他们在察合台汗后人内乱时把握了机会,却不可避免地重蹈覆辙。

一、播鲁只父子与东察合台初建

成吉思汗西征后,西辽故地大部分被封给察合台。元武宗至大二年(公元1309年),察合台汗国吞并窝阔台汗国,遂占有今新疆大部和中亚河中地区。按蒙古传统,察合台汗国又将土地分封给下属各部族,其中主要的是分封于中亚的巴鲁剌思部和向阳地(以塔里木盆地西部为中心,包括费尔干纳盆地部分)的杜格拉特部。

察合台汗国疆域

蒙古各政权重视血统,只有成吉思汗后裔,即黄金家族的成员才有资格称汗,杜格拉特部首领只能世代成为异密,安分守己地为察合台汗国镇守一方。然而,汗国分裂给了他们影响历史进程的机会。

察合台汗国分裂,本质上是游牧与定居之矛盾。巴鲁剌斯部久居河中地区,逐渐同化于当地的突厥系民族,倾向于定居;而坚持游牧的杜格拉特部,以向阳地为领地。天山北麓的准噶尔盆地和伊犁河谷,是大汗直属地区,也是优良的牧场,但巴鲁剌思等突厥化贵族为了扩大影响力,扶持亲突厥系者上位,引起文化冲突,加剧汗位继承混乱。

公元1346年,巴鲁剌思部异密加兹罕攻灭大汗合赞算端,在河中地区拥立新汗。同时,杜格拉特部首领播鲁只找到另一位察合台汗后代秃黑鲁帖木儿,将他带到自己的驻所阿克苏,于1347年立他为汗。从此,察合台汗国正式分裂,西部大汗成为巴鲁剌思部的傀儡,之后被该部出身的帖木儿完全取代;东察合台汗国也完全被杜格拉特部掌控。

东察合台汗国疆域

播鲁只去世后,弟弟怯马鲁丁继承其首领地位。但秃黑鲁帖木儿不甘心任人摆布,他让播鲁只的儿子忽歹达统治喀什噶尔,同时坚决不让怯马鲁丁担任重职。这是东察合台大汗用分化手段对付杜格拉特部之始。

分化敌人,前提是自身的强大。1365年,秃黑鲁帖木儿去世,其子也里牙思火者即位。他的武功显然不如父亲,秃黑鲁帖木儿生前几乎重新统一了汗国,他却无法阻止西察合台重新独立,并且被俘。返回东察合台汗国之后不久,怯马鲁丁反叛,他与自己的十几个兄弟几乎全数被害,秃黑鲁帖木儿的儿子中只有黑的儿火者一人逃脱。

怯马鲁丁自立,看似是杜格拉特部的高光时刻,但实则凶险至极。各方势力平时虽然争夺不休,但始终不敢公然取代黄金家族,怯马鲁丁冒天下之大不韪,招致各方征讨。1389年,已控制西察合台汗国的帖木儿来攻,怯马鲁丁战败失踪。

秃黑鲁帖木儿汗麻扎

幸而汗室的实力不强,怯马鲁丁失败并不代表杜格拉特部失势。忽歹达拥立黑的儿火者重建东察合台,成为六朝元老。直到公元1420年左右,歪思汗驱逐忽歹达。

忽歹达拥立黑的儿火者时,自己随大汗前去都城亦力把里(即伊犁,今新疆伊宁地区),让次子赛义德·阿黑麻留守喀什。因此,忽歹达虽然被迫放弃异密地位,到遥远的麦加去朝觐,但他的子孙仍是一方诸侯,以喀什噶尔为统治中心。而杜格拉特部之所以维持权势,与东察合台的内乱相关。

二、阿巴拜克成为喀什噶尔苏丹

东察合台汗国在经过长期发展后,又不可避免地同之前一样,又在定居与游牧的矛盾中分裂。公元1428年,在重振汗权的歪思汗死后,他的两个儿子也先不花和羽努思争夺汗位,也先不花坚持传统的游牧传统,得到杜格拉特部支持;羽努思与帖木儿帝国关系密切,倾向于将政治中心西迁至农业文明发达的地区。也先不花的支持者较多,他称汗后帮助杜格拉特部稳固了在喀什噶尔的统治。

东察合台部分汗王世系

赛义德·阿黑麻的孙子桑尼司·米尔咱在位时,杜格拉特的喀什地方政权趋于极盛。公元1465年,桑尼斯·米尔咱去世后,他的兄弟马黑麻·海答儿·米尔咱即位。他的治下原本是一片祥和安宁,但一场变乱将改变喀什噶尔政权的走向。1480年,桑尼斯之子,马黑麻之侄阿巴拜克自称苏丹,杜格拉特部迎来第二次独立时期。

阿巴拜克,古代汉文史料又译阿巴癿乞儿。他先骗取马黑麻·海答儿的信任,成为和田的长官,之后夺取叶尔羌城(今莎车县),最终驱逐马黑麻。而东察合台汗国此时又陷入第二次内乱,无暇顾及杜格拉特部,给了阿巴拜克充足的活动机会。

杜格拉特部分异密世系

公元1469年,羽努思汗在兄弟也先不花死后夺取汗位,他的两个儿子却又分别受到游牧派与定居派的支持,1478年,羽努思汗与长子马哈木西征,定都于塔什干,次子阿黑麻在游牧派支持下在吐鲁番自立。

与怯马鲁丁一样,阿巴拜克也在成功后自我膨胀。他自称苏丹,对蒙古人称可汗,把杜格拉特变成独立王国,这虽然满足了个人的权力欲,却是僭越行为。称汗引起各部不满,招致汗国敌视,再加上西部虎视眈眈的乌兹别克人,阿巴拜克被迫耗费巨大人力物力镇压反抗、防备入侵,对内高压统治。而且,阿巴拜克夺取权力本已在家族内制造矛盾,却不团结族人,反攻倒算,致使众叛亲离。

喀什艾提尕尔清真寺,杜格拉特统治时始建

尽管喀什噶尔周边都是富庶的绿洲农业区,但阿巴拜克大肆聚敛还是令百姓不堪忍受。为了进一步搜刮民财,他以严刑惩处欠税百姓,不允许百姓自由迁徙,还到处掘地寻宝,盗挖古墓,毁坏古城。

三、控制叶尔羌汗国的失败

公元1502年,东察合台西部的马哈木遭到月即别(即乌兹别克人)围攻,阿黑麻与儿子赛义德前往援救,留长子满速儿镇守东部。结果,马哈木、阿黑麻兄弟与赛义德都被俘,不久被释放,但东察合台汗国至此退居天山以南。六年后阿黑麻病逝于阿克苏,满速儿成为大汗。

满速儿接手的汗国不敌杜格拉特部,阿巴拜克攻陷阿克苏,基本控制了祖先原有的向阳地,但也耗尽了力量。1514年,满速儿的弟弟赛义德在表兄弟巴布尔(即日后莫卧儿帝国的创立者)的支持下夺取喀什噶尔政权,阿巴拜克三十余年的统治迅速崩溃。

叶尔羌与土鲁番等政权疆域图

阿巴拜克败亡,一方面是自身残暴所致,另一方面是杜格拉特内部争斗的结果。当时,赛义德与巴布尔被乌兹别克人击败,走投无路,正是出自杜格拉特部的将领赛义德·马黑麻·米尔咱建议他们攻取喀什噶尔。

阿巴拜克在逃亡途中身死,赛义德称汗,其政权史称叶尔羌汗国。虽然是夺取杜格拉特领地而立国,但赛义德倚仗的仍是该部势力。为了不成为又一个傀儡,赛义德不断对外扩张以转移内部矛盾,最终在1533年入侵乌思藏时死于高原反应。

赛义德之子拉失德汗不愿再被动下去,即位不久,就联合杜格拉特部的阿里·塔海,以雷霆般的斩首行动除掉了赛义德·马黑麻·米尔咱,其侄子米尔咱·马黑麻·海达尔(即《拉失德史》作者)闻讯投奔莫卧儿帝国。杜格拉特部本可以继续掌控政局,却因此变乱元气大伤。

拉失德汗与阿曼尼莎汗

拉失德汗任命阿里·塔海为兀鲁思别吉(汗以下的最高职务,类似于国相与元帅之结合),却又授意巴鲁剌思部牵制并时刻监视阿里,最终阿里·塔海被迫逃亡,其亲信的反抗也被迅速平定。拉失德汗与杜格拉特部有着复杂的姻亲关系,但在权力面前,他没有丝毫犹豫,将该部权贵尽数驱逐。

结语

随着赛义德·马黑麻·米尔咱、阿里·塔海等人的落败,杜格拉特部失势。这是察合台系政权中的游牧势力衰弱的标志,统治者基本融入于维吾儿文化。此后的叶尔羌汗国,除了少数遗留下的蒙古政治传统和官称,与其他回教政权已无大异。

远走他乡的米尔咱·马黑麻·海达尔,大概也感觉到杜格拉特故地游牧传统的丧失。在《拉失德史》中,他写道:“如果我不执笔,蒙兀儿人及其诸汗的历史就会湮没殆尽。”民族融合是历史发展的正常现象,也是文明进步必不可少的环节。在这个过程中传统的淡化令人悲叹,又难以挽回,只有以历史记录之,使先人功业不至于泯灭,使后人能明确是什么样的昨天造就了今日。

参考文献

古丽巴哈尔·麦麦提:《蒙古朵豁刺惕部各异密对喀什噶尔的统治》,《边疆经济与文化》,2013年第8期。

古丽巴哈尔·麦麦提:《蒙古朵豁剌惕部在喀什噶尔的活动以及影响》,新疆师范大学硕士毕业论文,2014年。

米尔咱·马黑麻·海达尔著,新疆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译:《中亚蒙兀尔史——拉失德史》,新疆人民出版社,1983年。

魏良弢:《叶尔羌汗国史纲》,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4年。

加·奥其尔巴特:《察合台蒙古融入维吾尔族》,《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4期。

3 阅读:655

评论列表

佩个大红花。

佩个大红花。

2
2025-02-17 16:29

写得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