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年得知雷英夫是洛阳孟津人时,毛主席:那我换一个问题问你?

兴衰五千年 2023-12-19 14:40:40

前言

毛主席的知识渊博,是众所周知的。因此,在见到毛主席的时候,有着“洛阳才子”之名的雷英夫,也十分谦虚。

有一次,在见到雷英夫的时候,毛主席说:“英夫啊,你是洛阳人,我问你个问题?”雷英夫回答说:“主席……我是孟津人。”

毛主席:武王伐纣时,每次到孟津干些什么事?

1959年3月,总参作战部副部长雷英夫和黄克诚、张经武、张国华等人,一起来到武汉,向毛主席汇报工作。

得知他们的任务完成的很好,毛主席非常高兴,特意让人准备了酒席,来自招待他们。席间,毛主席给他们一一敬酒,表示祝贺。

随后,毛主席看着雷英夫,亲切地问:“英夫啊,你是洛阳人,我问你个问题?”

听了毛主席的话,雷英夫笑着回答说:“主席,我在洛阳上过学,其实我是孟津人。”

雷英夫的话说完后,毛主席才知道了他更具体的籍贯。于是,毛主席说:“噢,孟津人?那我换一个问题问你,武王伐纣时,到孟津几次?每次干些什么事?”

对于毛主席提出的问题,雷英夫是不知道的,便诚实地回答说:“主席,我看过《封神演义》,听过民间传说和唱戏,都是七零八碎的,也没留心您提的问题。我只有交白卷了,请主席给我们讲讲吧。”

见雷英夫如此回答,毛主席幽默地说:“‘洛阳才子’回了孟津,就交白卷啊?”说完后,在座的人都笑了起来。

对此,雷英夫并没有觉得羞愧。雷英夫知道毛主席的学识渊博,他自认是比不了的,也笑着说:“其实,我文化程度很低。”

这时,随着雷英夫的话落,黄克诚等人也把目光转向毛主席,希望毛主席解惑。

在大家期待的眼神中,毛主席伸出两个指头,说:“武王去过2次。”

紧接着,毛主席又说:“一次是在公元前1029年,这是第一次去。八百诸侯齐聚孟津,商量伐纣,大家基本都同意。武王很能干,想了想,条件不够成熟。首先,商纣内部腐败了,但还没烂透,还不到马上垮台的时候。其次,他的兵力还不十分强大。再次,过黄河的准备工作还没搞好。最后,争取人心还需要多做一做。直到要出兵了,伯夷叔齐不是仍然反对,出走了么。所以,武王下决心回去做准备。”

说完这些后,毛主席点了一支烟,吸了两口,继续说:“要做哪些准备呢?有文有武,有精神有物质。要造舆论,统一思想,要搞统一战线,他也是讲究师出有名哩。还要广收人才,集聚粮草,打造兵甲,练兵布阵,准备舟船。用2年时间做了充分准备。这样,到了公元前1027年,武王从潼关出兵到孟津,发宣言,搞突然袭击,打歼灭战,瓦解敌军士气,在朝歌南的牧野打败了商纣。”

毛主席说完后,黄克诚和雷英夫等人都点了点头,表示从毛主席这里获得了新的知识。

见大家现在才知道了这段历史,毛主席告诫说:“你们都是搞军事的,中国历史上这么大的事,还是要研究的。”

听了毛主席的话,雷英夫带着歉意说:“我这个孟津人实在是不够格,是不学无术。”

对此,毛主席并不认可,说:“你太过谦了,这不是老实话。才子也不能事事都知道,所以都要学习,活到老,学到老。”

对于毛主席的话,雷英夫十分认可。

在毛主席的印象中,雷英夫是洛阳市里的人,没想到他是洛阳市孟津县人。然而,说他是洛阳人也没有错。

事实上,“洛阳才子”这个美名,还是毛主席送给他的呢!

1921年,雷英夫出生在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县白鹤镇雷湾村,原名廷臣,学名甫恩,字超然。

1935年,在洛阳中学读书时,雷英夫在学校老师、中共地下党员吴芝圃、郝德青等的教育和鲁迅等人进步思想的影响下,思想发生了转变,开始追求光明,向往革命。

后来,雷英夫积极参加了,响应北平"一二·九"运动的洛阳学生游行示威和请愿活动。

1936年11月,因家境贫困,无力交纳学费,雷英夫被迫离开了学校,前往西安,当了学徒。

1938年1月,雷英夫来到山西临汾,开始参加革命,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6月,在组织的派遣下,雷英夫来到延安,参加了抗大参训队的学习,比较系统地接受了马列主义和军事知识,为他将来成为一名优秀的军人,打下了基础。

对于雷英夫来说,来到延安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这是因为,雷英夫在这里第一次见到了毛主席。这一年,雷英夫年仅17岁。

那天,在大家的期待中,毛主席来到抗大新学员的接见现场,挥着手,对大家说:“同学们!今天,我代表党中央,对同学们从祖国四面八方不远千里来到延安学习,表示热烈的欢迎。”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雷英夫和广大新学员聆听了毛主席对革命的解释,即:为什么要革命,为谁革命,如何革命的问题。

毛主席深入浅出的讲话,给雷英夫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毛主席讲述的过程中,雷英夫不断地在本子上记录着。

由于雷英夫的座位靠前,在毛主席讲完后,他立即站起来,将手上的笔记本递到毛主席的面前,想让毛主席给他题写一个座右铭。

然而,在毛主席的面前,雷英夫太激动了,以致于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只是一个劲地笑着,表达了他对毛主席的敬仰之情。

见雷英夫这样,毛主席立即明白了他的要求,便接过他的笔记本上面写了“斗争”两个大字,又在一旁签了名字:“毛泽东。”

在后来的学习过程中,雷英夫刻苦钻研,学习了不少革命的知识。

1939年,周恩来从重庆归来,向毛主席提出叶剑英在重庆需要找两个参谋,希望从延安派遣。

听了周恩来的话,毛主席想了一下,说:“那好吧,我给你推荐一个。抗大参训队有个18岁的娃娃,他叫雷英夫,很好,很突出。对军事有一定研究,特别在理论上很有前途……你看怎么样?”

不久后,雷英夫便和另一名同志一起被派往重庆,给叶剑英做了参谋。

1941年,皖南事变后,雷英夫跟随叶剑英回到延安,在军委总参谋部作战局先后担任了副科长、科长、叶剑英的军事秘书以及《解放日报》军事副刊的编辑。

任职期间,雷英夫在《解放日报》发表了一篇题为《苏德战争一年》的文章。

在这篇文章里,雷英夫对时局、战况进行了综合分析,有理有据,分析得丝丝入扣,得到了毛主席的认可。

后来,在王家坪见到雷英夫时,毛主席对他说:“你写的《苏德战争一年》我看了,很好,准确地反映了战争的情况和我党的观点,文字通顺。说服力强,我一口气把它读完了。”

1945年,在见到雷英夫的时候,毛主席笑着说:“八路军的大秀才不多,你的笔压住了蒋介石的气焰,戳穿了他的阴谋诡计,是立了大功的……你的确很有才华,能写文章,还会作诗,是八路军里的才子。我要给你取个名字。”

毛主席想了一下,说:“好,送你一个‘洛阳才子’的雅号。”

就这样,雷英夫便得了一个“洛阳才子”的美誉。叫的习惯了,毛主席便觉得雷英夫就是洛阳人。

后来,雷英夫凭借着自己的努力,在建国后历任了周恩来的军事秘书、军事顾问兼军委作战局副局长、总参谋部作战室主任、总参作战部作战处长、中央复员委员会副秘书长,兵工委员会秘书长。

1955年,雷英夫被授予大校军衔,后晋升为少将。1956年,雷英夫被任命为总参谋部作战部副部长。

1959年3月,雷英夫便是以总参作战部副部长的身份,和黄克诚等人一来到武汉,起向毛主席汇报工作的。

由于工作出色,毛主席十分高兴,还顾不身体有恙,和大家喝了一杯酒,这才乘着酒兴,和雷英夫说起了“武王伐纣时两次来到孟津县”的故事,让黄克诚和雷英夫等人领略了毛主席渊博的学识。

吃完饭后,趁着毛主席高兴,雷英夫对毛主席说:“主席谈到学习,我想提高一些文化。什么时候,您写的不要的字给我几张,好吗?”

看到雷英夫如此谦虚,又会见缝插针,还喜欢学习,毛主席感到十分高兴,就答应了他的请求,并说:“别说那不要的呀,要就要那能要的。那好吧,我给你写一个。”

雷英夫没有想到的是,仅仅过了一个晚上,便收到了毛主席派人送来的一幅字。上面的内容是毛主席在1956年在武汉畅游长江时的感兴佳作,《水调歌头▪游泳》:

“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今日得宽馀。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

1 阅读:438

兴衰五千年

简介:莫问历史多少岁月,一切尽在五千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