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一年一度的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每年的315晚会,也会曝光很多问题产品,黑心商家。
今年也不例外,而且更加劲爆,看现在的微博热搜榜,绝大部分都是315相关话题。

看看几个热议的话题。
卫生巾都能翻新,小厂买大厂的残次品,然后换个标低价卖。
很多人不想洗内裤,选择一次性内裤,没想到一次性内裤虚假消毒,菌落超标。
啄木鸟维修,学两天就上岗,平台施压让加价。
湛江冷冻虾仁,商家超量添加保水剂,包冰加重,一斤虾仁有七两冰。
还有前两天315预热时曝光的。
杨铭宇黄焖鸡,把剩菜回收再加工售卖,把隔夜牛肉加色素后冒充新鲜牛肉。
小龙坎火锅回收剩菜再销售,
沪上阿姨屡次使用过期食材,
华莱士后厨乱象,
蜜雪冰城用了头天的水果……

这些商家真是丧尽天良,该被处罚。
记者暗访发现了很多很多问题,而且年年315都有食品安全问题,这让人觉得食品安全问题任重道远。
我其实已经有点麻木了,要怎么做才能彻底解决这些问题呢?
而且每年315晚会都有这样一个悖论。315的目的是保障消费者权益,这是315晚会的初衷。而记者卧底查到了很多对消费者有害的行为,得到证据后,不是向相关部门反映问题,马上解决问题,而是把一堆问题堆到315这一天集中曝光。
那315晚会的导演和记者都是知道这些问题的存在,却还继续放任消费者吃有问题的食品,用翻新卫生巾哦,回答我!why why?
看着我们吃问题食品,却不马上制止,却要等到315这一天憋一个大招。你回答我,why baby why?
在三年前,2022年的315晚会上曝光了土坑酸菜的很多问题,我写了一首诗。
莫言为健康,酸菜味悠长。去岁夏天事,今宵才曝光。
去年夏天就知道土坑酸菜问题严重,却要打着为了我们健康的旗号等到第二年春天才曝光,盖我们又多吃了大半年的土坑酸菜。这合理吗?
那我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这些暗访的素材,只是315晚会的节目,之所以知道却不说,只是为了集中曝光很多问题的节目效果。
那你们是不是忘了315的初衷,到底是在保障消费者权益,还是在保障315晚会的收视率和节目效果?回答我!
为什么不能做到记者暗访到一处危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就立马曝光?
这样大家是不是就能少吃一点问题食品,少用一点翻新卫生巾?
315保障消费者权益,当然很好,但全年好像也只有这一天非常重视。315一过,问题依旧。
我们不希望只有315这一天高度重视,而是希望每一天都像315一样。这就需要监管部门更加重视,而不是靠着记者来暗访。
315晚会的节目组一旦成为一个长期组织,他就实体化了,他就有自己的利益视角,怎么做能让这个组织利益最大化?这是这个组织的人要思考的问题,一旦成立组织就违背了初衷。所以才有奥卡姆剃刀原理,如无必要,勿增实体。
所以年年看315都觉得315晚会这样一年一曝光的模式有严重的问题,何不改成发现问题及时曝光解决问题?这样才是为人民的利益着想。
全文完
作者:徐鹏1 来源公众号:浣花溪杜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