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埃及有多少人口?有多少男丁去建金字塔?

思博聊国际 2023-04-02 14:03:03

无论从哪一个角度分析,当今流行的“古埃及史”都是伪史。

这里单说古埃及的人口问题。

壹 气候问题

先说气候。埃及地区的气候恶劣。据古气象学专家研究,自近5500年以来,北非地区的气候一直如此糟糕。

例如,吴文祥和刘东生《5500 aBP气候事件在三大文明古国古文明和古文化演化中的作用》(《地学前缘》第9卷第1期,2002 年3 月):

5500 a BP前后, 非洲全新世气候发生重要转变。这时, 撒哈拉沙漠中的绿洲开始消失, 湖泊变干, 沙丘活化, 先民被迫离开自己的家园。严重干旱使非洲撒哈拉中部和南部以前湖边定居生活的先民被非定居的游牧民族所代替 , 也促使生活在撒哈拉沙漠中的牧民迁徙至尼罗河河谷或三角洲平原。……在尼罗河流域,其西面是利比里亚沙漠, 东面是阿拉伯沙漠, 南面是努比利亚沙漠和飞流直泻的大瀑布, 北面是地中海,而尼罗河则宛如一条细的绿色生命线, 置于茫茫的沙漠之中。如今,埃及总人口的99 %都住在相当于全领土1/30 的尼罗河畔的土地上。

又如,江俊、Alaa Salem等《湖泊沉积物磁学特征指示的埃及Faiyum 盆地全新世以来的环境演变》(《湖泊科学》,2016,28( 6),):

最近大约5.4 ka BP 以来,尤其是最近约4.2 ka BP 沉积物总体表现为以细颗粒占主导,但呈现磁性不断增强、有机碳含量逐渐减少的特征,同时岩芯中表征蒸发强烈的石膏沉积开始出现,这也意味着即使尼罗河仍有水量进入盆地,但入盆地的水量总体上已经不足于补充蒸发造成的水量损失,指示尼罗河与盆地的自然水力学联系的开始呈现显著的减弱,湖泊的演化进入新的逐渐退缩阶段。

如此气候条件,在二千多年前的古代,如何发展出像样的农业,需要幻想家们去研究。

贰 农田数量

埃及勉强适宜人居的地方尼罗河两岸河谷地带和下游的三角洲地区,总面积才4万平方公里,其中尼罗河三角洲面积为2.4万平方公里。

二千多年前,这4万平方公里土地至多开发了30%,原因有三:

第一,尼罗河三角洲是冲积平原,面积比当今要许多;

第二,如果古埃及将农田全部耕种,便失去了人口增长的空间,古埃及文明便不可能获得发展、走向繁荣;

第三,在农业技术落后的古代,一名农夫不可能耕种太多农田;

第四,农业技术落后的古代,沙漠、半沙漠地区的土地,根本不可能,也无法实现耕种。

再假设已开发土地中的60%为农田(其它为城镇、村庄、道路、河流等),那么,二千多年前,古埃及的农田数量为:

1500亩 × 4万 × 30% × 60% ﹦1080万亩

1080万亩农田的产出,便是支撑古埃及文明的物质基础。

叁 粮食与人口

首先,假设古埃及的气候、土壤,与中华大地一样。

根据中华典籍,春秋战国时期的中国,肥沃的土地,100亩地才能养活一家人(5口人),稍差一点的,就需要200亩,再次的就要300亩了。《周礼•大司徒》云:

不易之地家百亩,一易之地家二百亩,再易之地家三百亩。

《孟子》云:

周人百亩而彻。

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亩,大致相当于今天的三分之一。也就是说,良田33亩、中田60亩、差田100亩,养活一家人。取平均值,60亩才可以养活一家五口。

那么,古埃及的土地可以养活:

1080万亩÷60 = 18万户

以每户5口人计算,人口总数为:

5 × 18万户 = 90万人

现在,我们代入土壤、气候等因素。

假设古埃及的粮食产出为中国水平的60%,那么,古埃及的土地实际可以养活:

18万户 × 60% = 10.8万户

人口总数为:

90万 × 60%= 54万人

可见,在中国春秋战国时期,古埃及的人口最多10.8万户、54万人。

事实上,以上估算,完全没有考虑古代环地中海地区的极端落后的农业技术水平。直到17、18世纪,欧洲的农业技术,仍然大大落后于中国,农田产出大大少于中国。如果把古埃及的农业技术水平提高2000年,直接按照1600年法国的粮食亩产量计算,古埃及人口不过才30万人。倘若实事求是的计算,二千多年前,古埃及的人口至多10万人。

因此,10.8万户、54万人的估值,是最高极限值;再怎么吹牛皮,也不可能超过这一数字。

肆 人口结构

二千多年前,“古埃及”的总人口至多为:54万人。这就是古希腊托勒密王国的人口数,如果历史上真的存在过托勒密王国的话。

以平均5人中1名青壮年男子计,古埃及的青壮年男子的总数为:10.8万人。

以平均5人中1名青壮年女子计,古埃及的青壮年女子的总数为:10.8万人。

那么,古埃及的青壮年男女共计:21.6万人。

假设,由这54万人组建成了一个名曰“古埃及”的国家,那么:

1. 古埃及从事非农业的青壮年男子总数约为1.08万人。古代中国一直以土地产出的10%为纳税的标准。也就是说,以古代的农业水平,其粮食产出可供养的“非农业人口”,只能占总人口的10%。尽管古埃及的土壤、气候、农业技术均远不如中国,但是,我们仍按这一标准计算。其中,

(1)公务员:假设平均每400-500人中有一名“公务员”(包括看管奴隶),那么,大约0.12万青壮年男子为“公务员”;

(2)工商业者:假设共有约0.25万青壮年男子从事工商业(包括制造武器、制造棺材、走街串巷做买卖等等);就这么一点工商业人员,能搞出什么样的工商业,只有天知道。

(3)知识分子:假设共有约0.25万青壮年男子从事宗教、文化、教育、科技、卫生等工作(包括僧侣、天文学家、几何学家、医学家、画家、教师等等)。就这么一点知识分子,能搞出什么样的科技文化,只有天知道。

(4)武士:假设剩下的0.46万人青壮年男子为军人、警察、法老的卫队和仆役。

2. 古埃及青壮年农夫约为9.7万人。

伍 谁建金字塔?

据西方历史学之父希罗多德说,古埃及的法老强迫全埃及的百姓,以10万人每隔3个月交替一次的方式劳作,共花了30年时间,才建成了某个至今牛气冲天的金字塔。

希罗多德没有时间概念,在他的书中,压根儿就找不到时间。据现行西方史,古埃及修建这金字塔是四、五千年前的事情,这一时间从何而来?只有天知道。

如上所述,二千多年前,“古埃及”的总人口至多54万人,全部的青壮年男子才10.8万人。

四、五千年前,“古埃及”人口至多10-20万人,青壮年男子才2-4万人。

仅从人口数据看,希罗多德之言纯属胡编乱造。

更加重要的是,古埃及的人口,近一半的人家稀稀拉拉地分布在长达几千里的尼罗河两岸河谷地带。也就是说,生活在开罗周边和尼罗河三角洲的青壮年男子至多60%。

古代交通手段落后,征集几百公里外的上埃及的农夫来建设金字塔,是完全不可能的事情。

其一,当时全靠两条腿,路途往返一次就得几个月,许多人还没有赶到家,就得往回走了。

其二,期间的衣、食、住、行谁来保证?

更重要的是,全国的农夫都去建金字塔,或者路途往返去了,谁去耕种农田?

总之,二千多年前,以埃及地区的农业产出能力,不可能诞生金字塔之类的工程。

埃及地区何时具备诞生金字塔之类工程的能力?以其农业产出能力,只能是近二三百年的事情。

信不信由你。

2 阅读:80

思博聊国际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