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量非常大!房地产,一个转向要来了?

杠杆游戏 2023-07-25 19:10:05

摘要:地产能不能企稳,何时企稳,不在于房地产本身(欢迎关注杠杆游戏)

撰文|张银银&编辑|欣欣然

因为月底要参加一个活动,2023年7月的重要会议,似乎比往年要早一点。

更重要的是,此次会议通稿的一些措辞,具备极大的信号意义。比如:

要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

加强逆周期调节和政策储备;

切实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要建立健全与企业的常态化沟通交流机制;

适应我国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的新形势,适时调整优化房地产政策;

把稳就业提高到战略高度通盘考虑……

通稿说,经济恢复是一个波浪式发展、曲折式前进的过程,杠杆游戏深表认同。

完整看通稿,信息量庞大,涉及经济、社会、就业方方面面,这也符合对2023下半年的工作部

署需要。

图表来源|东吴证券研究所(特此感谢)

今天,全方位的分析杠杆游戏就不做了,具体到房地产,2023年的7月24日这一天或许是划时代的。

6年半以前的2016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房住不炒”被首次提出。

此后房地产局面经过反复拉锯,有过高潮、有过横盘,也有这2年的惨得要死,叠加如今的经济、就业形势,于是有了此次转向。大致的逻辑应该就是这样。

1、重要的不是有没有“房住不炒”,而是历史性的新判断、转向

白纸黑字,会议指出:

要切实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适应我国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的新形势,适时调整优化房地产政策,因城施策用好政策工具箱,更好满足居民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这一段至少说明这样几点:

1)房地产被认为是目前的风险领域,而且是重点领域的风险。

在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开头的措辞下谈房地产,是不是很有一番味道,新近购房者、金融机构、房企员工、房企供应商应该特别理解“风险”二字。

回溯历史,上文杠杆游戏写了6年半以前的2016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房住不炒”被首次提出。

其实任何公共政策都是此一时彼一时,没有什么政策是管一辈子的。相机而动,实事求是,这才是科学发展观。

2)房地产的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这是历史性的新判断。以前我们政策要求过多供地,组织各种渠道土地和闲置房产入市,建设和筹集各种保障性租赁租房……

为了避免哄抢土地,在较大城市还搞过一年3、4次集中供地。

那时是购房需求、包括投资需求旺盛,再高的利率都有人买房;地方政府高兴得很、乐呵呵;开发商不停加杠杆、拦都拦不住,怎么限制它融资,它都有办法。

而这2年是,利率降至4个点以下,改善需求多数地方都是敞开卖了,但是购房者还是怕买房,极为谨慎。

或者宁可买二手房,不买新房,怕烂尾。

房地产行业这1、2年惨到不行,地产商没几个不是要死不活,地方卖地也不行、穷到揭不开锅,购房者的房子烂尾、金融坏账……这确实是重大风险。

这个道理多数地方都明白,上面也懂,鼓励改善需求、各种放松其实1、2年了,不过核心城市的政策始终是试探性的、小心翼翼,特别是高能级城市的核心城区。

有了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这个定调,那么核心城市调整优化房地产政策的尺度,也就打开了。

图表来源|东吴证券研究所(特此感谢)

3)但是对房地产,特别核心城市房地产的限制不会没有,措辞是“因城施策用好政策工具箱,更好满足居民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是的,确实没有“房住不炒”措辞了,但上述意思,第一说明房子不是用来炒的,而是住。

至于怎么判断刚需还是改善,以今天的供求关系,暂时不用太担心。

第二,措辞里没有“房住不炒”本身不是重点。如上图2017年以来的重要会议,没有提的时候也很多,杠杆游戏长期也有写,但是某一天总是要说的。

至于目前的房地产情况的,此次没有说,或者下一次也不说,不代表这句话作废。

天天说、总是说,目前而言,杠杆游戏认为这是不利于房地产健康稳健的。

2、对中低收入群体住房(环境)的重视

会议还说:

要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和供给,积极推动城中村改造和“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盘活改造各类闲置房产。

最近国常会提及的城中村改造也说到了。

1)首先,城中村改造不是大规模拆迁然后新建商品住宅。

这是基本判断,因此这和当年的大规模棚改有本质区别,不会人为制造出很多的持币购房的需求。那么对供求的影响相对小。很多分析人士也说了,我就不废话。

2)其次,杠杆游戏认为“要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和供给,积极推动城中村改造和“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盘活改造各类闲置房产”——这句话值得好好思考。

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和供给的意思是说,在整个供应盘子中,不能因为现在供求关系变化了,需求弱、供给大,就不重视保障房。

那么为什么这么难的环境下还要重视保障房?因为在很多城市,特别较大的城市,现在很多群体啥收入、啥就业情况,大家都是清楚的。

这部分群体,暂时是买不起商品房的,或者非要把人家6个红包收刮了,怎么生小孩、怎么养家、怎么扩大消费?

如果后面这些没有,我国经济、地产前途会进一步堪忧。不能涸泽而渔,不能不照顾中低收入群体,不能不管压力大的年轻人。

然后城中村改造,我们思考下,谁在住城中村?基本是进城务工和刚毕业不久的大学生。

这部分群体也是城市里最弱势的群体,不拆城中村而是改造为主,提升他们的居住环境,一方面这个改造过程本身的投资会促进消费、就业,一方面让住在最差环境中的群体也稍微比以前基础设施、安全、环境好一些,也提升社会福祉。

如果搞的是大规模拆迁,部分群体或许只能群居,或者被迫离开这些较大的城市回小地方,甚至回乡,那么城市的消费、工业、服务业发展实际都是受损的。

让更多人居住、生活、工作在城市、大城市,即便在城中村,这也更利于消费和经济。

当然,改造后环境更好的城中村,租金是不是要稍微涨呢?我想,多数不会到让人接受不了的地步。

3)“盘活改造各类闲置房产”,一方面增加房屋总供给,让更多群体不管买还是租有更多房源;一方面,让很多房产持有人获得回报,房子只有卖出去或者租出去,才有回报。

而盘活了这些房产,有了回报、流动起来,会让部分企业、单位有更多收入。收入多了、增加了,才能让员工或者老板愿意消费。

“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杠杆游戏不多说,至少增加固投,提升生活配套和品质。

综上,我们可以发现,此次房地产政策的历史性转向,没有打算不计代价刺激,而是以救房地产,保障各类合理需求,保护城市中低收入、弱势群体的居住需求为出发点。

换句话说,这些政策出发点,一方面务实,现在不同2016年了,不是你想咋地就咋地;

一方面考虑国家、经济的长治久安,不打算再搞出房地产牛市,让更多人苦不堪言,让金融风险更大,葬送经济和国家前途;

第三,保护城市住房最困难的群体,让他们可以在城市继续低成本生活工作下去。

3、房地产在经济社会中应该扮演什么角色

我就不废话,直接说看法、要点。

1)一定是支柱产业。不要看到“支柱”二字就吓着,支柱产业的意思是占经济的5%就算。

我国房地产最高峰期的2021年销售额超18万亿元,即便2022年那么惨依旧有13万亿元。该行业的增加值本身,带动的就业、税收、卖地收入,是惊人的。

和房地产有关的钢铁、水泥各类建材,以及家电、装饰装修、汽车消费等,整个上下游产业链无比惊人。杠杆游戏就不说各经济学家或者机构,对房地产有关产业的或高、或低占比判断,可以确定的是,不小。

未来随着人口趋势更进一步,以及房地产、经济、就业当下的情况,单就房地产而言,长期可以维持10万亿元左右的销售额,基本确信。

从其他稳定国家的经验,注意我说的是经济稳定的国家,而不是那些经济社会动荡的国家,不管它们是完成了城市化的发达经济体,还是正蓬勃发展的新兴经济体,房地产都扮演支柱产业。

那么我们这个高速发展多年,尚未但很快有机会迈入发达经济体的国家,在没有完成城市化(处于快完成城市化的后期)的今天,难道我们的房地产会走上和全世界不一样的路?

图表来源|万联证券研究所(特此感谢)

2)不会大涨、不能允许和接受大涨,但未来还是会有些起伏。我们看近期浙江全省除了省会杭州、广州非核心区都放松了落户,对房地产当然是利好。

随着各大城市的进一步宽松,以及宏观政策、货币政策的配合,房地产逐步企稳,然后局部有些供求关系的再变化,杠杆游戏认为也是会发生的。

从人类房地产历史、货币历程看,房子长期涨点价,都是正常的。因为房价涨有很多因素,包括和居民的收入比,也未必就比今天更坏。

3)具体到当下,地产能不能企稳,何时企稳,不在于房地产本身。现在单纯靠刺激房地产,首先全面刺激不可能、不可行,其次局部就算起来了,全局也很难拉动。

房地产目前的情况是继续在下滑,道理很简单:购房者不投资了,投资房地产几乎是亏损的,刚需也观望;收入、就业不好,不敢买;烂尾的问题依旧没完全解决,有顾虑……

这一系列原因其实是一个闭环,是对购房总需求、经济前景、收入就业的预期。

那么,为房地产创造宽松环境的同时,最应该的是让全社会有信心,企业家有信心、外国投资者也有信心、员工有信心,大家相信生意会更好、收入会好,那么最终的购房消费者才愿意出手,才愿意满足自己的改善需求。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文系杠杆游戏创作,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获取授权。另,授权转载时还请在文初注明出处和作者,谢谢!杠杆游戏任何文章之观点,皆为学习交流探讨用,非投资建议。用户据此进行的一切投资,请自负责任。文章如有疏漏、错误欢迎批评指正。

0 阅读:215

杠杆游戏

简介:前媒体人与经济研究员主笔,用数据读懂经济杠杆和泡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