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万辆达成!理想L系列一小步,理想主义者一大步

水滴汽车 2025-04-02 18:58:31

如果说理想L系列百万销量是“面子”,那么他们锁定的汽车AI“硅基家人”就是“里子”。

全球汽车消费是有偏好的。美国人喜欢大皮卡,日本人衷情0.66升小排量,欧洲人开轿车,两厢瓦罐是最爱。中国人呢?中国人偏好SUV。

偏好源于生活,生活重心是家庭。中国地理空间是“三级台阶”,道路特征是城、乡、郊混杂,一部SUV满足了中国家庭“既要大、还要远”的真实需求,这是刚需中的“最大公约数”。

把这个道理先看明白,再“一根针捅破天”做明白,这样的中国车企只有理想汽车。

只用不到3年时间,理想L系列销量就达成100万辆,这是一个里程碑。中国增程SUV领导者地位,不是吹出来的,是干出来的。

对创业型车企理想汽车而言,L系只是一小步。但从中国汽车全行业观察,在中国汽车大转型时代,这实质上是理想主义者的一大步。

从“大六座家庭SUV”开创者,到未来的“硅基家人”,依靠家人、为了家人、服务家人,李想和他身边充满理想主义的造车团队,会走的更远吗?

1、把车做好是一个现实主义的“小目标”

理想汽车几乎是在一片怀疑声中逆势飞扬的,他们用成绩创造了“理想速度”。

2022年6月,家庭六座旗舰SUV理想L9上市,目前累计交付量突破25万辆,是全尺寸SUV销量冠军。

当年9月,理想L8上市,销量目前突破22万辆,是30-40万价位六座/七座车型销量冠军。

2023年2月,家庭五座旗舰SUV理想L7上市,目前销量已超29万辆,成为30万元以上新能源车型销冠。

2024年4月,理想L6上市,目前累计销售23万辆。在20万级别L6属于“杀手级”存在。这个市场太卷,L6可能是“被对标”频率最高的车型。

如今,那些曾嘲讽“增程是脱裤子放屁”的技术原教旨主义者,那些断言30万以上国产品牌没戏的跪族分析师,恐怕需要很强的反思力才能继续他们的职业生涯。

仅从静态眼光或技术教条的逻辑去思考,必然对中国市场蕴含的巨大空间丧失想象力和判断力。即便后来有人也看懂了,说理想汽车是“用落后技术打败先进技术,有真本事”,其实他们仍没有完全理解“理想的方法论”。

今天,友商在发布会上大秀800V、1000V超充时,理想车主在朋友圈晒露营火锅、车外放电烤羊肉串都好几年了。技术参数再华丽,不如用户说一句“这车有面儿又好用”。从最实际角度入手,给家人们一个炫耀生活的理由,有什么不妥吗?

在中国市场称雄,一切都要回到用户需求这个根本,家庭用户愿意为“冰箱彩电大沙发”买单,而不是只喜欢在极简主义毛坯房里清修。李想和理想汽车的商业逻辑撕碎了所谓“技术鄙视链”的虚伪面具。放眼望去,眼下中国新能源市场,大有“增程一统天下”的趋势了。

当马斯克还在教育用户“不需要仪表盘”时,李想给后排装上了冷热双模冰箱和折叠小桌板。毕竟,中国奶爸们可以忍受某些反人类设计,但绝不能忍受孩子长途坐车没有北冰洋汽水喝。

理想L系百万销量不是一场数字游戏。这是一场认知革命。

“增程电动+家庭场景”组合拳,精准击中了当下中国中产家庭的核心痛点,就像用瑞士军刀给苹果削皮一样轻松,大六座设计、冰箱彩电大沙发、无里程焦虑,如同一把手术刀精准解剖了中国二胎、三胎家庭内心深处的潜在需求,让他们为之狂迷。

理想汽车用最现实主义的方法,与拥趸们共同达成了这个“小目标”。

2、与理想主义者一起拥抱AI时代,才是“大目标”

如果说理想L系列百万销量只是“面子”,那么李想锁定的汽车AI“硅基家人”战略就是真正的“里子”。

今年以来,“全民智驾”战争疯狂把很多人打都懵了。这时候,人们似乎才想起来“李厂长”早已发布理想AI战略。

“过度理想主义”的嘲讽话音未落,DeepSeek大热、具身机器人大火,汽车圈恨不得一夜大撒把,全场景智驾大干快上。

中国汽车业似乎幡然醒悟:汽车的未来不是交通工具,而是家庭智能体的航空母舰。但热烈的理想主义需要现实路径去落地,理想汽车正在完成AI进化的“三级跳”:

其一,硬件筑基。理想自研增程电动平台,仍是理想汽车向AI跃迁的强健肌体,1.5T四缸增程器+双电机驱动,不仅实现静音与长续航的平衡,更让车辆化身“移动电站”。同时,今年即将上市的理想i8基于800V、5C纯电平台打造,这将完善理想AI战略的硬件体系。

其二,软件赋魂。2024年,理想已推出端到端+VLM双系统智驾架构。端到端模型像“直觉脑”,凭海量数据快速决策;VLM视觉语言模型则如“理性脑”,解析路标、预判行人意图。这套系统目前已实现“车位到车位”的全场景覆盖。

刚举行的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上李想表示,通过操作系统创新和算力共享,2024年理想汽车大概一年节省了几十亿BOM成本,砍掉了过去车上重复传感器和重复计算的需求。

此前,理想汽车已宣布开源自研汽车操作系统——理想星环OS。他们在智能新赛道的PK中已经率先发车了。

其三,智能体重塑。理想正在全力突击Mind GPT,迭代速度之快不亚于赛道上的零百加速,但模型规模翻倍,推理成本却下降30%。

已有理想用户反映说,对车机说一句“我饿了”,理想同学就能快速推荐餐厅,还会根据家庭成员口味偏好、剩余电量、实时路况生成最优方案——这已不是语音助手,而是“家庭AI管家”的雏形。

李想再次展现了一个理想主义者的思维穿透力:理想汽车百万销量之后,已经拥有了不一样的优势,“理想比所有的传统汽车厂商更懂得如何去做大型软件,又比所有的互联网公司更懂得怎么去造一辆车”。

把“硅基家人”的奇妙未来完全想明白的车企还没有,但李想的设定可能是最有家庭氛围的。他们要让汽车成为家庭记忆的“数字方舟”,以家庭为“智能战场根据地”使得理想的战术执行方向感明确,不会跑偏。

是不是过于理想主义了?但有一点是肯定的,AI汽车绝不是冰冷的技术参数,而是渗透进柴米油盐的“家庭伙伴”。因为只有这样,才能“重新发明汽车”。

水滴观点

汽车圈喜欢把李想叫做“李厂长”,或者“超级产品经理”。

他不是“教父”,也没有“网上封神”。实话实说,理想汽车团队恰恰在用最务实的实践精神,为中国汽车人内心深处的理想主义而反复“折腾”。

那些忙着殖民火星或者“遥遥领先”的工作,不是李厂长的专业。他和他团队,正在迭代为“新汽车定义者”。

“用户不是上帝,而是家人”。这是一次观念革命,让理想L系列成就了百万销量,也让“奶爸车”、“带娃神器”流行,更让“家庭SUV”从细分市场变成主流赛道。

理想的产品逻辑朴素得惊人:座椅加热必须覆盖全车,因为丈母娘不能冻着;车内空气质量要超过幼儿园,因为孩子会过敏;全系标配双电机智能四驱系统,因为安全是最大的豪华。

这几乎不是造车,这是在给中国家庭撰写“出行生活说明书”。在这方面,理想汽车重新定义了用户价值,体现出超乎寻常的现实主义,他们比特斯拉的极客风格“更中国”。

不过,从汽车行业极速进化的大势看,L系列百万销量对理想而言,不过是“硅基家人”征途上的一个补给站。

珠峰顶上永远挤不满太多人,因为99%的人死在海拔8000米的地方。当同行还在山脚争论该带几个氧气瓶、选什么规格登山杖时,理想已率先奔向汽车AI的登顶路径。

这场战斗没有退路。要么成为AGI时代家庭智能体的定义者,要么沦为技术狂想曲的注脚。

显然,现实主义的李想和他的团队,责无旁贷要进行一场理想主义者的“长征”。

0 阅读:3
水滴汽车

水滴汽车

构建汽车宇宙大局观,相信你爱的才是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