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泊尔旗下产品屡遭投诉前三季业绩增速放缓

核心价值发现者 2023-12-26 16:13:52

苏泊尔前三季度业绩增速放缓,旗下产品屡遭消费者投诉,多次面临虚假宣传和产品不合格的窘境。

近期,浙江苏泊尔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苏泊尔,002032.SZ)旗下产品屡遭消费者投诉。黑猫投诉平台显示,苏泊尔的无涂层不粘锅频繁被消费者投诉,其使用短短几个月甚至不到一周就出现涂层脱落的情况,消费者认为产品存在虚假宣传和严重质量问题。

苏泊尔保持着较快增长速度的同时,“虚假宣传”的字眼接踵而来。2019年,苏泊尔全资子公司浙江苏泊尔家电制造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苏泊尔家电公司)因涉及虚假宣传被上海市场监管部门处罚348万余元,原因为全静音破壁机广告中的运行声音进行了大幅度的技术处理,令消费者震惊。

针对上述情况,发现网向苏泊尔发送采访函请求阐释,但截至发稿前,苏泊尔并未给出合理解释。

产品质量成问题,消费者不满售后服务

公开资料显示,苏泊尔创立于1994年,总部设在中国杭州,为国内著名的炊具研发制造商,主要业务包括明火炊具及厨房用具、厨房小家电、厨卫电器、生活家居电器四大领域。

近日苏泊尔旗下产品屡遭消费者投诉,引起市场关注。

12月12日,黑猫投诉平台显示,一消费者投诉称,5月28日在苏泊尔官方旗舰店购买了无涂层不粘锅,最近发现锅底掉漆,12月12日联系客服,让客服出示无涂层的证明,结果报告显示不粘锅有涂层,市场价七八百的锅竟然掉漆,对此消费者很气愤,消费者认为产品存在虚假宣传和严重质量问题,希望商家好好处理,并加以处罚。截至12月22日,平台显示商家正在处理中。

不止一位消费者反馈苏泊尔不粘锅的涂层问题。12月5日,另一消费者称自己在京东商城沃尔玛金城店买的苏泊尔小红点不粘锅用不到三个月就掉涂层,掉的涂层皮严重影响健康,在平台反馈快一个月了也没有得到合理解决。消费者要求退货退款并赔偿损失。

消费者对于苏泊尔的售后处理也不满意。12月13日,消费者补充投诉称:“购买的地方能处理,你这厂家还找借口不愿处理,最后才说给换,你这质量谁要换你的。”

(图源:黑猫投诉)

搜索黑猫投诉平台发现,共有134条投诉中包含“苏泊尔不粘锅”搜索词。令人震惊的是,有消费者称,自己的不粘锅使用不到十天,涂层就脱落了,找客服询问,客服回复称“涂层能吃”,消费者表示自己不能接受此言论,怀疑商家在推卸责任,故意误导消费者。

(图源:黑猫投诉)

业内人士表示,苏泊尔不粘锅的涂层为以四氟乙烯作为单体聚合制得的聚合物,正常使用的情况下性质稳定,误食了少量脱落的涂层微粒一般不会严重影响身体健康,但不粘锅涂层掉落之后,容易在使用时出现粘锅、焦糊的情况,容易产生如多环芳烃类物质等有害物质,增加肺癌、鼻咽癌的风险。

另一方面,不粘锅的正常使用寿命为1-2年,苏泊尔客服表示,不粘锅正常使用一般不会容易脱落,而许多消费者表示,苏泊尔的不粘锅使用短短几个月甚至不到一周就出现涂层脱落的情况,与客服所述有所出入,这也是绝大部分消费者表示惊讶的地方。

业绩放缓,旗下子公司曾因虚假宣传被处罚

不仅不粘锅的质量被消费者诟病,苏泊尔的电饭锅、榨汁机、智能充电辅食碗、破壁机等产品都有相关消费者投诉其质量及售后问题,消费者纷纷怀疑产品有虚假宣传的嫌疑。

事实上,苏泊尔的子公司此前就因虚假宣传被监管部门处罚。2019年,苏泊尔全资子公司苏泊尔家电公司就因发布虚假广告被上海市场监管部门处罚348万余元。

据了解,2018年发布的广告显示,苏泊尔的全静音破壁机在搅碎巴旦木仁和核桃仁时没有出现任何运转声音,事实上广告中破壁机的运行声音进行了大幅度的技术处理,据了解该款破壁机在最高档位运行的噪音为77.2-81.5分贝,破壁机的“静音”指的是破壁机在最低档位搅拌纯牛奶的噪音小于60分贝。

业内人士表示,公司发布虚假广告,夸大宣传产品,不仅会误导消费者,还会间接导致同业者之间市场竞争的公平公正,危害社会经济秩序的稳定性。

受到产品质量风波的影响,截至2023年上半年,苏泊尔的炊具主营业务实现收入25.16亿元,同比下降17.95%。

苏泊尔的境外销售收入也有所下滑,截至2023年上半年,公司外销业务实现收入24.81亿元,同比下降13.45%。资料显示,苏泊尔于2006年与法国SEB集团展开战略合作,目前公司生产的炊具及电器产品,主要通过法国SEB集团销往全球50多个国家来拓展海外业务。

(图源:2023年半年报)

依靠抖音、拼多多等线上平台,苏泊尔近年来保持着较快的增长幅度,但销量上升之后随之而来的大批产品质量质疑也让苏泊尔的业绩放缓。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53.67亿元,同比增长2.58%;归母净利润13.62亿元,同比增长4.07%。

(图源:2023年三季报)

业内人士表示,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线,苏泊尔若是选择牺牲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以换取更多利润,不仅损害消费者的利益,也变相缩短了企业的“生命线”。

(记者罗雪峰,财经研究员高冉)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