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血液检查:甲胎蛋白(AFP)是 “先锋”
甲胎蛋白是一种糖蛋白,主要由胎儿肝细胞及卵黄囊合成。在成人中,血清 AFP 含量极低。但当肝细胞发生癌变时,AFP 会再度升高,成为诊断肝癌的重要指标。不过,并非所有肝癌患者 AFP 都会明显升高,部分肝癌患者可能始终处于正常水平,因此 AFP 不能单独作为确诊肝癌的依据,但它在肝癌筛查中起着关键的提示作用,尤其是对于高危人群,如乙肝或丙肝病毒携带者、长期酗酒者、有肝癌家族史者等,定期检测 AFP 能尽早发现异常信号。
二.超声检查:肝脏的 “透视眼”
超声检查具有简便、易行、无创伤、价格低廉等优点,是肝癌筛查的首选方法之一。它能够清晰地显示肝脏的形态、大小、内部结构以及肝内血管和胆管的情况。通过超声检查,医生可以发现肝脏内直径大于 1 厘米的占位性病变,初步判断其性质,如是否为囊肿、血管瘤、肝癌等。对于早期肝癌,超声检查可以发现肝脏内的小结节,观察其边界、回声、血流等特征,为进一步的诊断提供重要线索。虽然超声检查对于较小的肝癌病灶可能存在一定的漏诊率,但定期复查能够提高肝癌的检出率,尤其是对于高危人群,建议每 3 - 6 个月进行一次超声检查。
三.CT 检查:精准定位的 “神器”
CT 检查分辨率高,能清晰地显示肝脏肿瘤的位置、大小、形态、数目以及与周围组织器官的关系,对于肝癌的诊断和分期具有重要价值。在 CT 扫描中,肝癌病灶通常表现为低密度影,增强扫描后,动脉期病灶明显强化,门静脉期及平衡期强化程度迅速下降,呈现出 “快进快出” 的典型特征,这有助于与其他肝脏占位性病变相鉴别。CT 检查不仅能够发现早期肝癌,还能为手术切除、介入治疗等提供精确的解剖信息,指导治疗方案的制定。对于超声检查发现肝脏占位性病变但不能明确诊断的患者,或者 AFP 升高但超声未发现明显病灶的高危人群,进一步行 CT 检查是非常必要的。
四.磁共振成像(MRI):细节洞察的 “高手”
MRI 对软组织的分辨力优于 CT,能够多方位、多序列成像,更清晰地显示肝脏病变的内部结构和组织成分,对于肝癌与肝血管瘤、肝囊肿等良性病变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在肝癌的诊断中,MRI 能够发现一些 CT 难以检测到的微小病灶,尤其是在肝硬化背景下的早期肝癌诊断中具有独特优势。此外,MRI 还可以评估肝癌患者的肝门区、腹膜后淋巴结有无转移,以及门静脉、肝静脉、下腔静脉有无癌栓形成等,为肝癌的分期和治疗方案选择提供更全面的信息。不过,MRI 检查费用相对较高、检查时间较长,且体内有金属植入物的患者可能不适合进行该项检查。
早期肝癌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中晚期肝癌,5 年生存率可显著提高。因此,对于肝癌的高危人群,一定要重视定期体检,将上述 4 种检查作为 “武器”,守护肝脏健康,争取在肝癌萌芽状态就将其 “斩草除根”,开启健康生活的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