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战友牺牲,他遵守承诺去战友家尽孝,10年后娶战友妹妹为妻

司马秘事 2024-12-10 17:16:03

1985年2月,老山前线一位年仅21岁的解放军战士胡兴龙,在弹尽粮绝的情况下从悬崖跃下、壮烈牺牲。生命的最后时刻,他与战友方海鹰立下生死之约,若一方牺牲另一方就替他照顾父母。

五个月后方海鹰辞去军中事务,来到胡家替战友尽孝,用十年的坚持兑现承诺,还与胡兴龙的妹妹胡桂兰结为夫妻......

战场情谊,生死约定

1985年,胡兴龙与方海鹰所在的侦察连被调往云南省麻栗坡县,负责老山前线的侦察任务。

老山局势紧张战斗频繁,侦察连的任务不仅是获取敌军动向的情报,还需要进行危险的突袭行动,以扰乱敌军的部署。胡兴龙和方海鹰配合默契,多次完成侦察任务,为部队立下功劳。

2月8日侦察连接到命令,将要执行一次重要的侦察任务,这次任务的危险性远超以往。

当天晚上,胡兴龙特意将方海鹰叫到一边:“如果我出了意外,希望你能去照顾我父母。”方海鹰也对胡兴龙说:“如果我不能回来,你就替我尽孝。”

第二天侦察连按照计划出发,深入敌后执行任务,然而行动很快被敌军发现,大批敌军迅速包围。胡兴龙和战友在密林中与敌人周旋,为主力部队争取时间,战斗中还受了重伤。

弹药很快耗尽,看着步步紧逼的敌人,他与班长余斌为了不被俘虏、不拖累战友,直接引爆手里的手榴弹,然后从旁边的悬崖跃下。

敌人攻上来时,只看到山坡上残留的弹壳和血迹,两人的身影早已消失,方海鹰和其他战士含泪继续战斗,誓要为牺牲的兄弟报仇。

这场战斗持续一整天,侦察连最终完成任务,并摆脱被包围的危机。战斗结束后,他们在崖下四处寻找,却未能找到胡兴龙与余斌的遗体。

此战结束后方海鹰深感痛心,却也铭记那晚的约定,原本部队打算把他送往军校进修,为未来的发展打好基础。

方海鹰却主动放弃这个机会,向首长提出退伍的请求,目的就是为了完成对战友的承诺,回到胡家照顾胡兴龙的父母。首长十分理解方海鹰的心情,虽然感到惋惜,但还是同意他的请求。

战火纷飞的年代

胡兴龙出生在安徽省铜陵县太平乡老兴村,父母都是勤劳的农民,靠种地维持一家人的生计。

由于家庭条件有限,胡兴龙从小就懂得节俭勤奋,中学毕业加入村子生产队,和父母一起下地干活。

一直以来,胡兴龙都怀着为家乡争光、为国家出力的梦想,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打响的消息传到安徽,他毫不犹豫地报了名,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成为一名光荣的解放军战士。

1983年,胡兴龙正式被选入侦察连,开始接受专业的侦察兵训练。侦察兵的训练强度极高,要求战士们具备快速奔袭、野外生存、擒拿格斗等多项技能。

凭借着顽强的毅力和扎实的基本功,很快从众人中脱颖而出,成为连队中的骨干力量。

方海鹰与胡兴龙有着相似之处,同样出生在安徽铜陵,父母也是勤劳朴实的农民,70年代末看到身边许多同龄人纷纷报名参军,心中也燃起当兵的梦想。

父母起初并不同意他参军,希望留在家里种地,方海鹰坚持自己的选择,最终成功说服父母,1984年光荣入伍。

在火车上他与胡兴龙意外相识,两人很快成为朋友,入伍后还被分配到同一个侦察连,成为朝夕相处的战友,建立深厚的感情。

70年代末、80年代初,中越之间的边境冲突不断升级,老山、者阴山一线成为战场的焦点,为捍卫领土完整,成千上万的年轻战士从全国各地奔赴南疆前线,响应国家号召保家卫国。

在这场战役中,侦察兵的任务十分危险,往往要深入敌后获取情报,为主力部队的行动提供支持。关键时刻,还要在敌军的封锁线中寻找突破口,否则就会面临死亡。

胡兴龙最后一次执行任务便是如此,面对敌人的重重包围没能突围出去,最后壮烈牺牲,也就有了上述的故事。

书接前文,胡兴龙牺牲后第五个月后,方海鹰回到安徽老家,随后踏上去胡兴龙家中的路。某天早晨,他来到胡家门前跪在两位老人面前,哽咽着说我是胡兴龙的战友,我是来替他尽孝的。

胡绍栋夫妇的心中五味杂陈,虽然感动方海鹰的心意,却无法接受一个外人当自己的儿子,拒绝了对方的好意。方海鹰仍然坚持留在胡家,打扫房屋、劈柴挑水,用实际行动履行当年的诺言。

他还在铜陵发电厂找了一份工作,每天骑着自行车往来于工厂、胡家......胡绍栋夫妇也不再拒绝方海鹰。

从“儿子”到“女婿”

1987年,胡兴龙的妹妹胡桂兰从部队回家探亲,部队的经历也让她理解哥哥当年的选择。回到家乡,看到方海鹰的付出心中充满感激,已经把他当成胡家的一份子。

胡桂兰在部队服役期间,偶尔也会给方海鹰写信,逐渐建立深厚的感情。时间一天天过去,胡桂兰和方海鹰之间的感情不断升温,胡家父母也察觉到女儿的变化,多次有意无意地撮合两人。

方海鹰始终对这份感情保持克制,认为自己来到胡家是为履行对胡兴龙的承诺,不能因为私人情感改变初衷。

胡桂兰并明白方海鹰的顾虑,也了解那份深厚的战友情,为打消他的顾虑真诚表白,希望方海鹰明白自己的心意。

1990年,胡桂兰正式退伍回到家乡,与方海鹰有了更多的接触。两人一起照顾胡家父母,一起下地干活,感情也更加稳定。

胡家父母见状再次撮合,方海鹰的内心逐渐松动,其实他自己对胡桂兰也早已产生感情,如今有两位老人说和,相信胡兴龙在天之灵也不会责怪自己。

1995年,在亲朋好友的祝福下方海鹰与胡桂兰步入婚姻殿堂,婚礼当天胡绍栋握着方海鹰的手满是感激,一切尽在不言中。

婚后方海鹰与胡桂兰在生活上相互扶持,依旧保持着每日下班后到胡家的习惯,尽心尽力地为二老料理家务。

一年后两人的第一个孩子出生,取名方小鹰,胡家父母脸上重新露出了违的笑容。方小鹰长得眉清目秀、活泼好动,每次看到外孙子,胡家父母总感觉与胡兴龙年轻时很像。

随着岁月流逝,胡家父母的身体渐渐衰老,心中一直有一个未了的愿望,将儿子胡兴龙的遗骨迁回家乡。

胡兴龙是在战场上壮烈牺牲的,遗体未能找到,只能在云南建下衣冠冢,一直以来这都是二老的一个心病。

为缓解思念之情,方海鹰多次陪同他们前往云南祭拜胡兴龙的衣冠冢,诉说着对儿子的思念。后来,方海鹰干脆在家乡为胡兴龙树立一块纪念碑,让胡家父母也能有一个寄托。

2010年方海鹰在安徽铜陵的笠帽山上,为胡兴龙树立一块新的墓碑,碑上刻着胡兴龙的生平和他的战斗事迹。

这块碑无法替代真正的遗骨,却成为二老心灵上的寄托,每当思念儿子时都会到笠帽山上献上一束鲜花,诉说着家庭的变化,从那以后胡绍栋夫妇的心情渐渐开朗。

方海鹰的坚持让人们看到一份情义的真诚与无私,更看到那珍贵的战友情......对于此事,你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呢?

参考资料:005安徽方海鹰家庭_图片频道_央视网(cctv.com)

0 阅读:5

司马秘事

简介: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