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多年过去了,现在再看戊戌变法的内容,不由得赞叹伟人的智慧

瀚霖学史本人 2024-12-12 18:08:21

提起戊戌变法想必大家都有了解一二,毕竟是我国近代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其如昙花一现般一晃而过,留给后人无限的遐想。

有人会设想:假如没有袁世凯的告密,谭嗣同也许不会死,戊戌变法也许就会成功,中国也许会比现在更加强大。

其实,从现代人的角度来看,这一观点压根就不会成立,戊戌变法的失败是早已注定的。

同时,我们也不得不赞叹伟人的前瞻,他曾说过的一句话才是变法的核心。

背景

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签订,代表洋务派核心力量的北洋水师在甲午海战中全军覆没,洋务运动这一封建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宣告破产。

无数有识之士义愤填膺,更有甚者发出“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的哀嚎,神州百姓无不忧心忡忡。

康有为和梁启超这一在近代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师徒,此时却看到了他们等待已久的希望。

作为中国最早睁眼看世界的那一批人,康有为始终对洋务运动不看好。

因为他觉得洋务运动“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口号只看到了表层,却未触及灵魂。

就像人们常说的画皮难画骨一般,洋务运动只学会了“画皮”,离“画骨”还远远不够。

康有为是君主立宪的坚定支持者,在他的视角中,英国等欧美列强都凭借君主立宪制完成了社会革命,国家得到了腾飞。

甚至就连以前的藩属国日本也通过“明治维新”强大了起来,并在甲午战争中击败了清政府苦心打造的北洋水师,这也体现出学习西方制度的重要性。

在经过长时间的理论整合之后,他找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

康有为以“托古改制”为核心思想,试图将西方君主立宪与中国传统儒家文化相结合,做到“西学东渐”,促进社会改革,一步步使国家走向富强。

1895年,康有为梁启超集结1300余名举人联名上书光绪帝,反对在马关条约上签字。

并且提出改制、迁都、建新军、通商业等意见,史称公车上书。

虽然康有为的上书并未被光绪帝采纳,可他一万八千余字的“上皇帝书”却给光绪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给光绪帝心中埋下了一颗改制的种子。

主要进程

公车上书虽然失败了,可是以康有为梁启超为首的资产阶级改良派,也正式登上了晚清的政治舞台。

康有为“托古改制”的理论,更是在当时受到许多读书人的追捧。

梁启超也在全国各地创办刊物,开办新学,大开民众议政之风,为维新变法造势。

1897年,德国出兵强占山东胶州湾,此消息一出便引爆大江南北,无数百姓直呼“国将不国”。

民间的种种哀论自然也传到了光绪的耳中,一时间他如坐针毡。

康有为此时再度向光绪进言“此值生死存亡之秋也,如再不变法求存,日后悔之晚矣”,这次光绪将康有为的话听进了心里。

而后光绪密会康有为,表示坚决不做亡国之君,愿意大力支持康有为的变法活动。

1898年6月11日,光绪颁布明定国是诏书,代表着戊戌变法正式开始。

戊戌变法开始后,以康有为为首的维新派,开始将他们推崇的政策由中央推向基层。

重点围绕改革官制,在中央组建内阁,裁撤无用官吏,精简政府职能,提高官僚体制运转效率。

建立新式学堂,废除科举制,学习西方的教育制度,培养新时代人才。

建立新式军队,学习西方兵制,提高军队战斗力,并将军权收回至光绪帝手中。

打破士农工商的传统格局,鼓励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并鼓励对外贸易,提高国家税收。

在戊戌变法期间,北京大学的前身“京师大学堂”成立。

无数寒门学子纷至沓来,想要从这里一飞冲天,也为后续的民族思想解放和人才培养打下了坚实基础。

在开放资本主义工商业限制的相关政策下,民族资产阶级得到了极大发展,无数新兴商业重镇出现,标志着民族资产主义正式开始在时代舞台上活跃。

可就在康有为的维新派蓬勃发展,想要大展宏图之时,以慈禧为首的守旧派却坐不住了。

他们在一天天新政中闻到了危险的气味,深怕自己的利益受到损伤的他们,开始暗地里对维新派动手。

光绪帝得知消息后,决定和维新派人士先下手为强,将慈禧软禁起来,逼她接受维新变法。

光绪帝本来就没多少权利,更别指望维新派人士,哪来的兵力支持他们发动政变呢?

这个时候,袁世凯出现在他们的视野中。

袁世凯手中的兵力是整个晚清时期最强的,并且他资助过维新派,还加入了维新派创立的强学会。

这在谭嗣同看来,袁世凯是个能信任的人,若将他拉拢过来,事成之后再让光绪帝给他加官进爵,变法一定能成。

殊不知,袁世凯支持维新派并不是他有多么上进,多么的想要改革。

真实原因是因为,他是个八面玲珑的人,一边支持维新派,一边支持守旧派,不管谁最后赢了他都不吃亏。

结果,谭嗣同将维新派和光绪帝准备软禁慈禧的消息告诉了袁世凯,不出意外,袁世凯送走了谭嗣同后,转身就将这个秘密告诉了慈禧。

9月21日,慈禧深夜从颐和园赶回紫禁城,从光绪帝手中接过权力,将溥仪软禁在中南海瀛台之中,并宣告朝野,自己重新临朝。

随后军机大臣荣禄在慈禧授意下,开始大肆在京城中搜捕维新人士。

康有为、梁启超被迫离京,谭嗣同等戊戌六君子被捕,并在不久后被杀害。

在刑场上,谭嗣同笑对死亡,并高呼“人生自古谁无死,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豪言,引得无数仁人志士被其气魄所折服。

光绪帝被软禁,谭嗣同等戊戌六君子被杀害,康有为梁启超被迫远走他乡。

轰动一时的戊戌变法宣告失败,因其历时不过百天,所以也被后世称为百日维新。

失败的原因

从开始的轰轰烈烈,到最后的轰然崩盘,戊戌变法可谓昙花一现。

有人说失败的原因是因为袁世凯的告密,但究其根本,袁世凯只是导火索。

康有为等人是对封建地主阶级抱有希望,妄想通过相对温和的手段完成变革,减少对国家的损伤,可是这无异于痴人说梦。

毕竟新兴的维新派和人多势众的守旧派力量本就悬殊,又怎么可能通过几条政令就想抹平差距,让守旧派引颈就戮呢?

其二,是康有为等人的认知还是具有局限性,他们只是得到了光绪帝的支持。

可能在他们的认知中,君权是神圣的,是不可侵犯的,这也符合儒家思想中的君臣父子这一腐朽思想。

可笑的是,以先进新思想自居的维新派,又深受儒家传统思想中的糟粕所影响。

最关键的一个原因则是,康有为他们的变法是自上而下的,是从中央统治集团传导到基层民众中去的。

可是在他们和四万万的普通民众的中间,还间隔着数量庞大的封建官僚集团,他们则是守旧派最大的基本盘,这也导致了维新派和基层民众的割裂。

他们的政策可能初心是好的,可是在传达到地方之后就变了味,甚至引起基层民众的敌视。

最后一个原因则是,百日维新最主要的变革力量,其实是新兴的资产阶级。

这本质上是诞生于民间的新兴资产阶级,与腐朽老旧的地主阶级的战争。

可是新兴的资产阶级力量过于薄弱,既无兵力,也无财力,在斗争中无法为维新派提供足够的支持。

从现在强大的中国来看往昔,唯有伟人的“枪杆子里出政权”才是变法的基本。

只有将广大工农人民团结起来,将枪杆子握在自己的手里,才能保证革命的成功。

结语

综上所述,戊戌变法的失败结果是可以预见的,但是我们也不能全盘否定它的功绩,谭嗣同等戊戌六君子的无畏精神却值得我们赞颂。

也正因为有他们一次次的试错,并为之献出一切,才为后来者指出了一条更适合中国国情的道路:革命!

我们现在所拥有的美好生活,都离不开他们抛洒出去的鲜血,对他们我们应该献上最崇高的敬意。

参考资料:

1、戊戌变法百年祭——光明网1998年6月12日

2、历史上的今天,戊戌变法开始、京师同文馆成立——光明网2020年6月11日

3、赵柏田评《戊戌变法时期康有为、梁启超的思想》——新京报2021-07-30 22:18

0 阅读:24

瀚霖学史本人

简介:诉说古今历史,以古为镜,知兴替,学鉴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