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的深秋,江苏高邮城内的监狱里传来一阵阵凄厉的惨叫声。国民党特务们正在对关押的地下党员进行最后的疯狂迫害。就在这群革命志士即将面临生死存亡之际,一个意想不到的人,却在暗中伸出了援手。
当时,这些被捕的地下党员们正被押往刑场,眼看就要血染黄土。可谁能想到,几天后,他们竟然都活着出现在了各自的家中!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一、监狱风云:特务疯狂的背后1948年的高邮城,笼罩在一片肃杀的气氛中。国民党当局在城内设立了一座重点监狱,专门关押着江苏地区的地下党员和革命志士。
那是一座砖红色的三层建筑,外墙上爬满了常春藤,远远望去倒像是一座普通的民居。但走近了便能发现,窗户上全都钉着粗壮的铁条,院子四周还架设着高高的铁丝网。
每到深夜,从这座建筑里总会传出阵阵惨叫声。特务们称之为"夜审",实则是对关押的革命志士进行残酷的刑讯逼供。
这年九月,形势突变。解放军在淮海战场上节节胜利,国民党的统治摇摇欲坠。高邮城内的特务们感到惶恐不安,开始疯狂地对付关押在监狱中的地下党员。
"夜审"的频率明显增加了。每天傍晚,特务们就会带走几名囚犯。起初,这些人还会在第二天早上被扔回牢房,浑身是伤。但到了九月中旬,情况出现了诡异的变化。
被带走的人再也没有回来。
一个叫李德华的地下党员发现了这个异常。他是高邮地区的老革命,入狱前曾在城西开过一间杂货铺。那天晚上,他听见隔壁牢房的张老六被带走了。按理说第二天早上就该回来,可整整等了三天,张老六的牢房始终空着。
这种情况接连发生。九月下旬的一天,监狱里来了一个新犯人。这人是城里的一个小贩,因为给特务当过线人,所以在监狱里能自由走动。他偷偷告诉李德华,那些被带走的人都被秘密处决了。
处决地点在东门外的大窑墩,那里本是一片废弃的砖窑,如今成了秘密的刑场。特务们先把人带到那里,然后就地处决,连尸体都直接填进了荒废的窑洞里。
这个消息在监狱里传开后,所有人都明白了:国民党当局准备在撤退前清理"后患"。
就在这时,城外传来了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解放军已经攻克了扬州,正在向高邮推进。特务们更加慌乱了,"夜审"的次数也越来越频繁。
十月初的一天深夜,特务们又来提人。这一次,他们带走了整整八个人。但就在押解的路上,一个意想不到的人物出现了,他的出现彻底改变了这些革命志士的命运。
二、巧遇贵人:268团代团长张我疆就在特务们打算将这八名地下党员押往大窑墩的路上,一支军队突然出现在了街道上。为首的正是国民党268团代团长张我疆。
张我疆身着笔挺的军装,腰间别着一支手枪,看起来威风凛凛。但在高邮当地,却有一个鲜为人知的传言:张团长的父亲曾是同盟会会员,年轻时参加过辛亥革命。
"把人带到团部去!"张我疆对押解的特务喊道。特务们面面相觑,但也不敢违抗军令。
团部设在城西的一座三进的老宅子里。这座宅子原本是当地一个大户人家的住所,后来被268团征用作为团部。宅子的正厅里挂着一幅字画,上面写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幅字正是出自张我疆的父亲之手。
八名地下党员被带进团部后,张我疆让手下将特务们全都支开。他走到地下党员面前,压低声音说:"我知道你们都是共产党人。但现在形势已经明朗,何必再做无谓的牺牲?"
原来,张我疆虽然身在国民党军队,但骨子里却有着不同的政治信念。他的叔父就是地下党员,在1927年的大革命时期就加入了共产党,后来在白色恐怖中牺牲。这段家史,成了张我疆心中难以抹去的记忆。
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张我疆的妻子李玉珍,竟然是地下党组织的秘密联络员。她以开设绸缎庄为掩护,暗中为革命工作输送情报。正是通过妻子,张我疆才得知了特务们要对地下党员下毒手的消息。
当晚,张我疆便开始着手布置营救计划。他先是以军事调防为由,将团部的一个连队调到了东门外的大窑墩驻防,实际上是为了阻止特务们在那里进行秘密处决。
同时,他还派出了自己最信任的警卫连长王福,暗中联络了城内的地下党组织。王福的妹妹就在地下党的城工部工作,这层关系成了营救行动的重要纽带。
张我疆深知,如果直接释放这些地下党员,不仅会打草惊蛇,自己和家人也会陷入危险。于是他想出了一个妙计:以转移重要政治犯为名,将这些人暂时扣押在团部,等待适当的时机再想办法放他们离开。
这个计划得到了地下党组织的认可。组织上派人通知了各位同志的家属,让他们准备好接应的后路。同时,也安排了交通员在城外接应,随时准备将获救的同志转移到解放区。
三、秘密计划:假死脱险张我疆的计划很快就要付诸行动。10月15日的夜里,他召集了警卫连最可靠的几名士兵,仔细交代了行动细节。这些士兵大多是江苏本地人,有些人的亲友就在解放区。
行动定在第二天凌晨。张我疆先是派人通知了特务处,说要将这批政治犯转移到南京。特务处起初有些迟疑,但在军令面前也只能照办。
为了让整个计划显得真实,张我疆特意挑选了一条经过大窑墩的路线。队伍刚走到大窑墩附近,便听见一阵枪声从远处传来。那是警卫连的士兵们按照计划制造的佯攻声。
趁着这个混乱,押解的士兵们按照预先的安排,将地下党员们带到一处偏僻的小路上。在那里,他们先是朝天放了几枪,然后大声呼喊:"犯人要逃跑!"
这时,早已埋伏在附近的地下党交通员迅速现身,将这些同志带入了暗处。而押解的士兵们则继续朝天鸣枪,制造出一片混乱的场面。
为了让整个戏码更加逼真,张我疆还特意让人往这些革命志士的衣服上泼了些鸡血。然后将沾血的衣物丢在路边,造成他们已经被击毙的假象。
第二天一早,特务处的人来查看现场。他们看到了地上的血迹和破碎的衣物,以为这些政治犯确实都已经被处决了。张我疆还特意做了一份详细的报告,将整个"处决"过程描述得有板有眼。
但真实情况是,这些革命志士已经被秘密转移到了城外的一个村庄里。那里有地下党组织早已准备好的安全屋,由当地的农民党员负责照看。
为了防止打草惊蛇,这些同志暂时不能离开安全屋。他们白天藏在地窖里,晚上才能出来透透气。村民们轮流给他们送饭,表面上看就像是普通的农家走亲戚。
其中最惊险的一次是在10月20日。那天恰好有国民党的巡逻队来村里搜查。地下党员们只好躲在一口枯井里,整整蹲了四个小时。好在村民们机警,用准备打年糕的声音掩盖了井下的动静。
张我疆也没闲着。他让警卫连的士兵们暗中为这些同志准备了一些便装和证件。这些东西将派上大用场,因为按照计划,这些革命志士很快就要分批转移到解放区去了。
而此时的高邮城内,特务们仍然沉浸在"成功处决政治犯"的喜悦中。他们甚至在城里张贴了告示,宣布这些"暴徒"已经伏法。这份告示无意中成了最好的掩护,让真正的营救行动得以继续进行。
四、隐藏的援手:革命同情者在这场惊险的营救行动背后,还有更多默默付出的无名英雄。监狱里就潜伏着一支秘密力量,他们都是支持革命的普通人。
其中有一位姓徐的狱医,表面上是给犯人看病的医务人员,实际上一直在暗中帮助地下党员。每当有同志被特务打伤,他都会想办法给予医治。不仅如此,他还经常把药品悄悄塞给那些伤势较重的革命者。
高邮监狱的管理所里还有一位老门卫王大爷。他是土生土长的高邮人,年轻时给地主家当过长工。因为儿子参加了八路军,所以对共产党人特别同情。他总是在巡夜时,偷偷给关押的同志们递送一些食物和地下组织的情报。
监狱厨房里的张师傅更是个热心人。他是城里有名的厨子,战前在大饭店掌勺。后来饭店倒闭了,他就来监狱当了伙夫。张师傅每次蒸馒头,都会特意多加些水,这样馒头就会比较松软,方便藏东西。地下党组织就是通过这种方式,将密信藏在馒头里传递进监狱。
城里的百姓们也在暗中出力。城西住着一位开杂货铺的老陈,他的铺子就在监狱必经之路上。每当特务要提审犯人时,他都会找机会给地下党的交通员报信。有时候是摆弄货架,有时候是清扫门前,看似普通的动作实际上都是暗号。
还有城北的李裁缝,专门给监狱的狱警做衣服。他趁着量尺寸的机会,常常能打听到一些监狱里的消息。这些消息通过他传到地下党组织手中,成了营救行动的重要情报来源。
当地的农民党员更是出了大力。他们利用种地的便利,在田间地头设立了多个联络点。这些联络点表面上看就是普通的农具房或者休息的凉棚,实际上却是地下党员传递消息的秘密据点。
最令人称奇的是城南的孙大娘。她是个卖早点的小贩,每天天不亮就推着担子在街上叫卖。特务们觉得她是个普通的老太太,从来没有防备过她。但实际上,她的豆浆担子里经常藏着给地下党的密信。
甚至连监狱附近的算命先生老周,也在暗中帮忙。他总是坐在城门口摆摊,特务们经常找他算命。他就借着看相的机会,偷偷记下这些特务的行动规律,然后通过特殊渠道告诉地下党组织。
这些普通市民的帮助,为整个营救行动构筑了一张严密的情报网。正是有了这些隐藏的援手,营救行动才能如此顺利地进行下去。而此时,一个更大的计划正在酝酿之中。
五、胜利曙光:新生与重逢1948年11月初的一天,高邮城外的一座农家小院里,八名地下党员终于重聚一堂。他们中有的是在大窑墩"假死"脱险的,有的是靠张我疆暗中营救的,还有的是在地下党组织的帮助下逃出生天的。
最先到达的是李德华。他换上了农民的衣裳,戴着一顶破旧的草帽,手里还拿着一把锄头,活脱脱就是一个种地的庄稼人。紧接着,张老六也来了,他穿着一身补丁摞补丁的衣服,背着个筐子,装着是去采野菜的样子。
到了下午,其他的同志也陆续来到了这个安全屋。大家见面的第一句话不是别的,而是问候:"你还活着!"这简单的三个字,道出了他们这段时间的惊险经历。
就在他们重聚的时候,高邮城里已经乱成了一锅粥。国民党的溃败已成定局,特务们开始着手销毁文件,准备撤离。他们万万没想到,自己曾经宣称已经处决的那些地下党员,此刻正在城外安全的地方等待胜利时刻的到来。
张我疆这时也露出了真面目。他找来了警卫连长王福,交代了一件重要的事情:要将所有关于"处决政治犯"的文件全部销毁,以免日后被特务们查出真相。王福立即带人将团部的相关档案全部烧掉,还特意在档案室制造了一场"意外起火"的假象。
1948年11月6日,解放军终于打到了高邮城下。特务们仓皇出逃,城内一片混乱。但在这片混乱中,张我疆却显得异常镇定。他带着自己的部队,主动打开了城门,迎接解放军入城。
当天下午,那八名地下党员也回到了城里。他们第一时间去了监狱,打开了牢房的大门,放出了所有的革命志士。那些曾经帮助过他们的普通市民也都现身了,大家终于可以光明正大地相认。
解放后,张我疆的事迹很快就传开了。那些被他救过的地下党员纷纷站出来作证,讲述了这位国民党军官暗中营救革命同志的感人故事。组织上对他的表现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安排他在新政府中担任了要职。
至于那些帮助过地下党的普通市民,他们也都得到了应有的褒奖。狱医徐先生后来在市人民医院当了院长,老门卫王大爷被聘为博物馆的讲解员,专门讲述那段惊心动魄的历史。张师傅继续掌勺,只不过这次是在干部食堂,为革命工作者服务。
1950年春天,高邮市举办了一次特殊的座谈会,主题是回顾解放前夕的那场营救行动。当年的地下党员、营救者和帮助过他们的市民齐聚一堂,共同回忆那段惊险的岁月。这次座谈会的记录,如今还保存在高邮市档案馆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