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网友留言倾诉,他所在地方的事业单位削减或停发补贴津贴已经有一段时间,他想问问其他地方,是否也存在类似现象?
现在大环境有些困难,很多事情也比较好解释,部分地区机关事业单位确实存在通过调整津贴补贴绩效等方式来优化薪酬结构的情况,但这并非普遍性的降薪政策。
规范津贴补贴等行动,与地方财政状况、绩效改革政策及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
所以说,这种现象不是现在才有,其实在几年前中央就要求各地开展津补贴清理行动,重点整治违规发放奖金、绩效和住房补贴等项目,各地对此响应速度不一致。
比如,在深圳龙岗,在2022年就收回正编人员奖金、编外人员奖金等6.5亿元,用于应对当时的“口罩”等相关公共支出。
东北某县公务员也留言,他们的全年奖金从1.8万元降至1万元,整体收入下降了。
通过对不完全统计的分析,这波结构性的调整有一些特征,比如深圳苏州等经济发达地区补贴降幅较大,而中西部省份采取“基本工资上调+奖金削减”的平衡策略。
地方财政是否吃紧、吃紧程度不好说,但节省开支的手段造成的影响可以聊一聊。
津贴、补贴和绩效占机关事业单位人员收入的一半甚至是80%以上,削减或停发后不可避免对相关人员生活造成直接冲击。
很明显,这个房贷、车贷等固定支出难以缩减,只能减少其他开支,如旅游消费。
发生这样情况大多是区县,这也导致部分人员对职业稳定性有了质疑,年轻公务员通过遴选考试或转行寻求更高收入岗位。
基层岗位招聘困难没有得到更本性解决。
津贴优化来平衡收入差距,也许是一种趋势。绩效改革与工资普调是互补关系,前者优化了内部结构,后者规范整体水平。
2024年底启动的绩效奖金改革,为的是打破“平均主义”,健全差异化激励机制。
现在很少听到目标奖、综合治理奖了,都是二三四线城市可能通过整合或削减奖励性工资缓解压力的有效手段。
有北京市普通科员反映,他们的年终奖差距可达2.5倍,具体到有些表现不好的干部身上,那就是个人的整体收入下降了。
相信地方的政策调整,会讲究动态平衡。
一是科目核算改革。今年中央事业单位将津补贴分类调整,如提租补贴等四项统一归入"津贴补贴"项,可能影响发放方式。
二是工资标准统一化。今年事业单位岗位工资和薪级工资执行统一标准,弱化地域差异,但地方性津补贴仍存在调整空间。
不管未来薪酬如何依赖绩效考核结果,不断提升工作成效才是公职人员的关注点。
雅姿春天0208
各种津贴比工资都高
用户10xxx22
一发就5~6万咋没人说了!!!
wincap
几乎都是混日子的!给他们三顿饭吃就不错了
梦想成真
以前一个乡十几个人办公,现在一个乡镇,几百号人
军政
公务员按月预发放政府绩效奖,事业单位(含老师)年底象征性发,合理吗?已降薪吗?
溪临翠岸
你信了[笑着哭]
嗯嗯嗯
降新怎么拉动消费。
用户13xxx67
你们那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