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66年,赵惠文王病卒,赵孝成王继立。当时,秦国采取客卿范雎(后为秦相)“远交近攻”之策,一边跟距秦较远的齐国、楚国交好,一边攻打与秦接壤的邻帮小国。
周赧王五十五年(公元前262年),秦国出兵攻打韩国的上党郡(今山西东南地区,包括榆社、左权、长治、晋城等地)。驻守上党的韩军孤立无援,又不愿降秦,太守冯亭便将上党献给了邻近赵国。秦国恼怒,便与赵国为争夺上党地区的归属权而发生战争。
秦赵围绕着争夺上党郡而爆发战争时,赵国名将赵奢已死,名相蔺相如又患了重病,执掌军务的只有宿将廉颇。于是,刚上位的赵孝成王命老将廉颇统帅二十万赵军开往长平(今山西高平西北),以阻抗秦军。
彼时,秦军已经南取野王(河南沁阳),北略上党,切断了长平南北之间的联系,且因连战连胜,士气高昂,而赵军长途跋涉至长平,不仅兵力处于劣势,战略态势上也处于被动不利的窘况。面对这种不利局势,身经百战、军事经验丰富的老将廉颇经过仔细分析敌我优劣,采取了正确的应对策略——坚守不战,拖延疲敌 ,寻机攻敌的作战方针。
廉颇到长平后,见秦军锐气正盛,兵力又远超赵军,不能与之当面硬刚,于是命将士据险筑垒固守,不得出战,以避敌锋芒,挫其锐气,再相机发起反击。赵军凭借险峻的山势,挖壕筑垒,夯筑起一道道森严壁垒,与秦军对峙相持。秦军急于求战,一次次叫阵、邀战,廉颇总是严厉约束部下,坚壁不战。
赵军坚壁清野,绝不出战,秦军求战不得,无计可施,只得被动僵持。与此同时,经验丰富的廉颇把上党民众(原属韩)召集到军屯中来,让他们一面从事战场运输转送各种军需物资的劳作,一面协助赵军挖壕筑垒抵抗秦军。
赵军据险坚守,壁垒森严,秦军屡屡求战而不得,时间一长,将士疲惫,锐气渐失,军纪涣散。廉颇是老成宿将,用兵持重,坚壁固守长达三年,意在拖疲拖垮秦军,挫败秦军速战速胜之企图。在这漫长的三年中,秦军无计可施,一筹莫展,将士疲乏松懈,大有师老兵疲的颓废之相。
就在廉颇觉得时机已到,准备挥军转守为攻、发起反击的紧要关头,战场形势发生了微妙的变化。秦王和相帮范雎见秦赵两军在长平对峙三年,秦军速胜之谋已经破产,既然不能速战速决,就必须另想办法,离间赵国的君臣关系,最好能将秦的心腹之患廉颇弄掉。
秦见速胜不行,就施反间计,设法让赵孝王相信,秦军最畏惧的是赵国名将赵奢之子赵括,最害怕、最担心的是用赵括替代廉颇 。赵王求胜心切,终于中了秦国的反间计,误以为廉颇年迈怯战,强行罢黜廉颇帅职,将其召回邯郸,用年轻的赵括为大将。
蔺相如不顾病重,极力谏阻赵王,指出赵括虽是将门子弟,但却没有任何实战经验、只会纸上谈兵,不适合担此重任,但赵王拒听其劝,执意任用熟读兵书的赵括为大将军。
秦国得知赵王中计使用赵括为将,眼中钉廉颇已经去职返都,便暗中启用“杀神”、武安君白起替代王龁统兵击赵。随后,白起施计诱敌深入,大败轻敌冒进的赵括军于长平,激战中射杀赵括,坑杀赵军降卒四十余万 (此说有争议),只释放两百四十个未成年小兵回赵报信。秦赵长平之战,赵国损失近五十万精锐。秦取得长平之战完胜后并未采取下一步行动,而是接受了赵国割地乞和的请求。原因大约是:长平之战秦军虽大获全胜,但也是惨胜,将士伤亡近半,国内积蓄的粮食也被消耗得差不多了,秦以举国之力取得胜利,但国力损耗巨大,也无力进一步攻入赵境 、攻破赵都邯郸彻底灭亡赵国。
秦军之所以没有趁势灭赵, 还有一个重要原因: 秦军将士外出征战已久,疲乏不堪,士气低迷,已露出厌战情绪,加上战线拉得过长,后勤保障跟不上,补给困难。加上新占的上党地区民心不稳,很容易酿成事变,随时都可能发生叛乱(后来真的如此)。还有一点,魏国、楚国出军援赵,尤其是较为强大的楚国蠢蠢欲动,秦国的侧翼受到威胁,国防并不安全。所以秦国接受赵国的割地求和之举。
赵国内部对于惨败长平后的割地却产生了分歧。最终赵王决定不履行并撕毁合约,并积极整军备战。这一切出尔反尔终于导致秦赵邯郸之战的爆发。秦昭王见赵王不履行合约,大为震怒,挥军倾巢而出,大举攻赵。赵王终因自己的轻率而引来塌天大祸.......
【配图源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