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了商标又输人,贵州鹏彦上演“道德绑架式”哭惨?

财今看商业 2024-11-28 20:14:35

最近白酒圈最火的话题就是“商标”,而且两位“输家”都是贵州的,为什么呢,财金龙门阵总结起来其实就一句话:步子迈得太快,“扯着蛋”了。这话可能得罪一大票贵州酒圈的朋友,但是事实。

若不是几年前的酱酒热,除去茅、习、珍(习酒、珍酒也都是从茅台分出去的,下同,不在特殊说明)等头部几家,茅台镇的大多数酱酒厂基本就是在卖贴牌、卖基酒,酱酒热的“大富贵”泼在了一众只专注酿酒、卖酒的酱酒作坊头上。

不客气的说,川酒、苏酒、徽酒、贵酒中国白酒四大产区里,虽然贵州产区体量和规模这几年快速增长,但对于公司治理、ESG、商标品牌、法律合规等领域的观念都非常淡薄,与其体量和规模并不匹配。

这并非茅台镇酱酒独有的,因为现在酱酒的路,清香、浓香早就经历过。在上述几个方面,比起川酒、苏酒等,茅台镇的酒企就是“弟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占着“m坑不拉s” 输了官司就“碰瓷”

酒圈商标战如火如荼,贵州白酒“连输”两场,眼瞅官司打不过,于是“道德绑架式”的哭惨就来了,叠加诸如某山荣等大V、中V、小V、LV的推波助澜,一时间祥林嫂般的碎碎念体如杂草般野蛮生长,惨比做成人彘的戚夫人、冤超那让六月非雪的窦娥——你们都是宇宙超级无敌“大渣男”,你们深深的伤害了我们贵州的白酒......。

“哎吆,你看,这个川酒霸凌我、那个浓香跑来贵州‘砸场子’、法院判决不公平,背后会不会有‘猫腻’?呜呜呜呜呜......被欺负的不行了,受不鸟了,我要回家找妈妈,爸爸抱抱我,给我安慰......。”

好像全世界都在欺负你贵州白酒企业,我就问你白酒圈里除了茅台系,有没有哪家敢以“茅”字打头命名的,原因是啥呢?(我说的是有点销量的,你别跟我说娃茅这种来搞笑的)我再问你当年的“国酒”风波,你还记得不,开国宴明明用的是汾酒,还有巴拿马奖章那事真实几何?麻烦,说别人的时候先看看自己。

医学还是精神系统疾病上有一种症状叫做“被迫害XX症”,不欢迎对号入座,但鹏彦酒业和贵州贵酒的关于“贵玉”商标纠纷上确实有点那种感觉。

九天前,不知是哪个大聪明出的主意,一家名不见经传的仁怀市酒企——贵州省仁怀市鹏彦酒业销售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鹏彦销售”)借着“二郎之争”的热度发出了一封《贵酒公司过度维权抢“贵玉” 鹏彦公司哭诉遭“行业霸凌”的公开信》。

公司老板许鹏在公开信种哭诉,贵州贵酒将“维权”异化成“霸权”,以不正当手段恃强凌弱,通过合法途径撤销鹏彦带有“贵”字商标的行为称为“商业霸凌”。那么,这究竟是行业霸凌还是一场“道德绑架式”的碰瓷呢?鹏彦官司输的冤不冤呢?鹏彦酒现在的困境是谁导致的?道德绑架式“碰瓷”能改变许鹏及其公司当下的困境吗?

我们先来看看鹏彦销售这家公司的“成色”,它到底是个王者还是个青铜呢?天眼查显示:鹏彦销售成立于2017年,注册资本100万元,注册地位于贵州省仁怀市茅台镇上坪村,实控人许鹏持股98%。

截图

另据天眼查显示,许鹏名下还有一家名为贵州省仁怀市鹏彦酒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鹏彦酒业”),成立于2011年,注册资本9980万,许鹏持股83%,刘茂元持股17%。

截图

公开信显示,鹏彦销售自称持有“贵玉”注册商标,申请日期1998年12月29日,专用期限至2030年6月27日。2021年11月,贵州贵酒以连续三年不使用为由,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出申请,请求撤销“贵玉”商标。之后国家知识产权局分别于2022年5月、2023年5月两次认定鹏彦销售在规定时间内在核定商品上使用了该注册商标,驳回了贵州贵酒的撤销申请。

贵州贵酒转而向北京市知识产权法院提起诉讼,今年6月法院一审判决撤销复审决定,国家知识产权局重新作出决定。鹏彦销售不服,于是向北京高院上诉,最终北京高院驳回鹏彦销售的上诉,维持一审原判。

三年竟无使用“实锤” 自身问题却怪别人

于是便有了上述哭惨的公开信,实际上贵州贵酒申请撤销“贵玉”商标是有充分的法律依据的,《商标法》第四十九条二款规定:注册商标没有正当理由连续三年不使用的,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可以向商标局申请撤销该注册商标,也就是“撤三”制度。

而从法院判决看,鹏彦销售当前确实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它还在使用“贵玉”商标,所以才导致其两次败诉。

法律圈的朋友表示,打官司打的就是证据和事实,注意这里说的是法律证据和法律事实,在举证质证环节,如果鹏彦一方能够充分证明自己在三年内曾使用过“贵玉”商标,比如鹏彦但凡能提供三年内的产品时间(编号)、官网产品信息、电商平台网店销售记录、销售合同(电子版、纸质版都可)、发票、消费购买的转账记录等,甚至你贵玉酒的地推销售喝酒场景,再不济销售系统员工对于贵玉酒(如果有的话)考核记录啥的,那这个官司肯定不会输。

那么鹏彦一方提供的证据是什么呢?说出来有点搞笑,裁判文书显示为,未能显示时间的产品图片;作为证据提交的合同上公章前后不一致;消费者购买产品的发票,部分票据“查无此票”、且只有两张提供了原件,而这两张“发票金额较小,购买方均为自然人”。

也就是说从2018年到2021年整整三年时间,鹏彦一方连一点像样的能够证明自己在使用“贵玉”商标的证据都没有,竟然还好意思在公开信中说,“贵玉”是鹏彦用汗水浇灌的,属于自己的花朵,经过多年的使用推广,“贵玉”品牌在客户群体中已享有一定的知名度。

《商标法》的“撤三”制度就是为了防止有些企业拿着商标但,占着“m坑不拉s”,三年都不用,输了官司就撒泼,真是输了商标又输人。

更搞笑的是,这一商标纠纷最初并非针对鹏彦。据中国商标网数据显示,“贵玉”商标虽已存续26年,但直到2021年12月鹏彦方才从贵州贵定酒厂受让所得,而早在2020年7月13日“贵玉”商标就被申请“撤三”,也就是说鹏彦方接手该商标时并未认真做过“背调”,或者即使“背调过”,但根本没把这个当回事。

按理说鹏彦酒业好歹也是注册资金近亿元,存续13年的公司了,怎么会这么草率呢?你对法律和商标不敬畏的因,所以便有了今天的果。鹏彦是贵州的,贵州贵州实控人洋河股份是江苏的,而审理的法院则在北京,如果这都能说成是“地方保护主义”、霸凌,真的就是胡搅蛮缠了。

不客气的说,就鹏彦方的目前的证据,你这个官司就算启动再审打到最高院,请全国最牛的商标法律师乃至商标法起草的泰斗来帮你打,结果还是一个字——输!没有事实和证据的苦惨、碰瓷,这是完全无视法律的严肃性。

有意思的是许鹏还称4年来,鹏彦公司不得不倾注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以应对接踵而至的商标纠纷,导致被迫调整市场规划等。接踵而至的商标纠纷?难道还有其他商标纠纷?怀着这分好奇,财金龙门阵查阅了天眼查。

目前为止,鹏彦酒业涉及的司法案件共64起,其中95.30%的案件身份是被告,纠纷多为民事案件和买卖合同纠纷,大部分是跟贵州当地的燃气公司、物业公司以及银行之间的纠纷,并没有在其中发现跟贵州贵酒相关的纠纷,也没发现所谓的接踵而至的商标纠纷,有哪位大聪明知道吗,麻烦告知我一下。

截图

另据天眼查显示,今年3月、4月和11月,鹏彦酒业还被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和被执行人。历史数据显示,该公司曾被纳入被执行人39次,纳入失信被执行人9次。此外鹏彦酒业和许鹏多次被纳入被执行人及限制高消费,与此同时,该公司也存在不少经营风险,比如曾多次欠税、股权质押、动产质押等等。

此外公司还存在多项欠税公告,并在2020年、2023年分别因为环保和消防问题被行政机关处罚。就是这样一家“污点”满满的公司竟然还要拿起道德的大棒上演碰瓷式维权,可见茅台镇那些做贴牌、卖基酒的公司想要真的壮大起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有很多的学费要交。弟弟们,加油奥。

0 阅读:0
财今看商业

财今看商业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