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很“正经”很通透,各位作何评价?评余秀华《四月的夜晚》

迎蕾格命 2024-04-17 06:35:02

格命草诗评

原文

四月的夜晚

文/余秀华

雨停了很久,还有雨滴

从屋檐滴下

一滴___一滴___安静、细碎

我捉住了一缕香

不是花的香,不是草的香

不是蝴蝶或往事的香

一滴又一滴,比时钟安祥、辽阔

窗台在今夜多么安静

不会被什么打扰,比如记忆、幻想

我不再想像一朵花在夜色里迷路

以及它被事故鞭笞的喊声

以及它映照一池水的苍白

以及它举不高的骄傲,摁不下的谦卑

我从一个花园走出,带着无限满足

我和自己约会,约会在此时此刻

约会在玻璃似的光阴,玛瑙似的光阴

哦,我就来自正在下落的一滴水

我来自刚被溅起的一个水花

或许,水滴来自于我

而今夜,我们沉默的唱合

我是水滴的回声,如同,云是花朵的回声

原谅尘埃在一个水涡里越走越远

它的脚步越来越轻

我也越来越轻

轻的不想惹尘埃

赏析

今天特意分享这首《四月的夜晚》,此刻,窗外正下着雨,读着正当时。这首诗有点朦胧的味道,又有点禅味,而且有许多情绪在诗中流淌,绵绵不绝,不断变幻着状态,随着诗人的感悟而变化。这首诗与以往的抒情方式有较大的不同,可以说很克制,也很冷静,点到即止,情感的表达有种清新淡雅的味道,感觉像一个人躺在你身旁耳语,有催眠的功效。这种轻抒情的诗,读着读着,思绪跟着飘飞起来,如梦幻一般。如此“正经”的诗味,让人另眼相看。下面走进诗歌内部,体味诗人的这一新变化。

第一节,先是环境渲染,雨停了,而雨滴还在下落,“一滴___一滴___”诗人刻意描写雨滴那种断续的感觉,营造了夜晚安静的氛围,这一细节的描写,特别容易让人静下心来聆听这细碎的感觉。然而,诗人从听觉转换到了嗅觉,就连香味也是一滴一滴的。这一感觉的变化,或许是诗人体悟到了什么,连续用了三个否定句来说明这一奇异的感觉产生的异样,有些隐晦,有些朦胧,具体是什么香,也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的是,诗人的内心是寂静祥和的,窗台的安静,正是内心的映射,同时,又说不被记忆和幻想打扰,说明诗人只顾着眼前,很享受这一刻的安宁。

第二节一开始,诗人直抒胸臆,“我不再想像一朵花在夜色里迷路”,诗人的内心此时也变得澄澈起来。三个以及句式很明显是在描述自己,有力地概括了诗人的过往状态,现在以一个全新的姿态展现在人们眼前,自信又大方。接着,诗人从花园走出,是带着无限满足的,和自己约会,这反映了诗人全然接纳自己,与自己和解,带来的结果就是玻璃似的光阴,玛瑙似的光阴。当下这种状态,诗人是无比享受其中的。

第三节,诗人在水滴和水花之间转换,形成一个循环,透着丝丝禅的味道,或许前文诗人捉住的一缕香来自水花。紧接着,诗人彻底和雨滴、夜晚融合在一起了,沉默的唱合,仿佛是无声的回响,诗人总结了一句“我是水滴的回声,如同,云是花朵的回声”,意境是高妙的,悠远的,很值得回味。然后描写尘埃在水涡里越走越远,像是在描述自己的处境,逃离了生活和情感的各种漩涡,人也变得轻盈起来。而“轻的不想惹尘埃”,体现了佛家的某些思想,如“佛性常清净,何处有尘埃”“明镜本清净,何处染尘埃”“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说明诗人的内心是平静的,处于开悟状态的。

整首诗,可谓处处体现着诗人的通透,从雨滴中,诗人看透的人生种种烦恼,并有意脱离其中,不再受其扰,这是非常明智的。这首诗异常的平静自然,一改往日风格,想必是有什么发生在诗人身上。以往总有人说她的诗如何喧哗,如何露骨,如何不堪,如何疯癫,面对这首诗,各位又作何感想呢?

抛砖引玉,就诗论诗,以写代学,至此,就结束了。如果您有不同的看法,欢迎评论区交流。如果您有值得推荐的诗歌,欢迎留言告诉我,一同欣赏,共同进步。我是诗者格命草,欢迎关注,下期诗评见!

0 阅读:0

迎蕾格命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