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惊中外,建国初期东北破获一起“美国间谍案”,他们为何而来?

学究小编看世界 2023-12-24 23:53:00
引言

近年来,美西方国家加紧对我国进行渗透活动,国内兴起了全民抓间谍的热潮,展现出人民战争的强大威力。

其实在建国初期,国家安全形势比现在要严峻的多,1952年,我国就破获了一起震惊中外的间谍案。

两年后,两名美国中情局的间谍分别被判处无期徒刑和有期徒刑20年。那么,这两名间谍是怎样落网的,中美两国围绕此案又是怎样展开外交博弈的呢?

长白山谍影

1952年8月,中央公安部截获了一份情报,在东北的长白山地区有敌对电台活动,随即命令东北公安部尽快查明情况。

当时正值抗美援朝期间,形势紧张,东北公安部高度重视,要求东三省公安机关发动群众,展开调查。

很快,吉林省公安厅向东北公安部报告,最近有人在深山老林里听到过飞机发动机的声响,并捡到了印着洋文的空罐头。

还有采山参的农民说,曾经有几个穿志愿军军服的人向他们购买米面等物,很显然,这一带就是敌方间谍的活动范围。

东北公安部队副司令员谭友林亲自出马,动员公安部队和当地民兵,在长白山老岭地区布下天罗地网,设卡检查日夜搜索。

目的就是打草惊蛇,给敌方间谍造成强大的心理压力,迫使他们主动露出马脚。

果然,到了9月底,一个名叫李军英的人来到安图县公安局自首,他身穿志愿军军服,腰佩手枪,应该就是参农们发现的那几个人中的一个。

李军英供述,早在7月14日,美国驻日情报机构将“文世杰”带队的5名间谍空投到安图县山区。

9月2日,又将“沈衡年”带队的5名间谍空投到靖宇县山区,两队会合后开始架设电台,与上峰取得联系。

东北公安部队副司令员谭友林

他们潜入东北地区,是为了在这里建立所谓的游击基地,收集情报,破坏后方设施,并接应后续的空投和空取行动。

至于李军英本人,则在国民党军中做过副团长,被俘后经过改造,到本溪钢铁厂的食堂工作。

但他死性不改,辗转逃往香港,参加了美国中情局的外围组织“自由中国运动”。

这个组织旨在吸收从中国大陆逃出的坏分子,对他们进行培训后,再派遣到大陆从事间谍活动。

在供述完罪行后,李军英还提供了一条重要情报,美国间谍中的核心成员约翰·唐奈。

于8月中旬也到达附近地区,与文世杰取得过联系,这无疑是一条大鱼。

谭友林听取汇报后,要求对李军英的口供反复核实,力求完整准确,然后迅速出击,活捉文世杰和沈衡年,再引蛇出洞,彻底打掉这支间谍团伙。

接下来,一场斗智斗勇的反间谍行动即将上演。那么,公安部队是如何抓到约翰·唐奈这条大鱼的呢?

大鱼落网记

在谭友林的指挥下,东北公安部队成立了联合指挥部,统一领导老岭地区的反间谍行动,计划分为三部分。

一是望风,在各处制高点设置对空警戒哨,防止敌机侦察;二是布控,主要依靠民兵在边缘地带组成封锁线,防止敌特逃窜。

三是突击,派公安部队的精锐小分队隐蔽接敌,力求万无一失。1952年10月间,公安部队重拳出击,除了两名间谍在交火中被击毙外。

包括文世杰和沈衡年在内的8名间谍全部落网,经过隔离审讯后,陷入囚徒困境的间谍们很快就全部交代了。

这个文世杰和沈衡年都是化名,真名分别叫张载文和栾衡山,他们上一次与上峰联络是在6天前,而按照约定,明天就是下一次联络的时间。

谭友林当机立断,决定引蛇出洞,假借李军英等人与美国间谍机构取得联系,引诱其派间谍飞机前来接应,然后一网打尽。

这一方案获得公安部的首肯,联合指挥部要求被抓获的间谍以张载文的名义发报,告知上峰一切顺利。

美国间谍机构没有察觉出异样,在回电中对他们大加赞赏,然后命令李军英返回述职。

联合指挥部按照事先准备好的话术回复,由于边境戒备严密,无法从海路返回,请求派出飞机接回李军英,美国间谍机构表示同意,让李军英报告坐标。

经过精心挑选后,联合指挥部确定了伏击位置,将方位和坐标发给了美国间谍机构,接下来就是守株待兔了。

公安部队迅速调来40多门高射炮、高射机枪,摆下了口袋阵,只等敌人来送死。

11月29日,老岭地区月光与雪地相映成辉,气温达到零下20度,公安部队的小伙子们却热血沸腾。

李军英在空地上放置空取架,在空取架上安装指示灯,引导美国飞机前来,等飞机靠近后,李军英燃起篝火,照亮了附近的地面。

美国飞机在上空盘旋了一阵,投下了物资和文件包,其中一份文件是嘉奖令,另一份文件是空取步骤,先进行一次试飞以确定路线,然后正式空取。

谭友林让各部队做好准备,打算在敌机试飞时就开火,不过敌机的角度并不理想,于是临时决定等正式空取时再打。

大约20分钟后,美国飞机开始降低高度,发射照明弹,放下空取器挂钩,对准空取架缓慢滑翔,当飞机高度降到200米以下时。

谭友林一声令下,防空火力向飞机倾泻出弹雨,飞机瞬间被打得千疮百孔,一头栽在地面,燃起了熊熊烈火。

公安战士们迅速冲出来打扫战场,竟意外发现有两个活口,上去就把他们抓住了。

经过搜查,在飞机残骸和这两人的身上找到了手枪、冲锋枪和电台等装备。

起初,这两人谎称自己是航空公司的雇员,但在李军英的指证下被迫承认了自己的身份。

第一个叫约翰·唐奈,是美国中情局的资深间谍,专门负责在远东地区训练间谍。

第二个叫理查德·费克图,刚刚入职中情局,还是一名“菜鸟”,他在这次行动中负责操作空取器的绞盘。

反间谍作战圆满结束,而中美两国围绕这桩间谍案所进行的外交博弈,才刚刚开始。

见证中美从对抗走向缓和

在美国间谍飞机被击落,以及两名美籍间谍被捕后,美国驻日情报机构多次来电询问行动进展。

我方公安人员利用敌方电台虚与委蛇,只说飞机失踪正在寻找,几天后,美国中情局终于意识到事情不对劲。

默认了这次行动以失败告终,而唐奈和费克图因为杳无音讯,被推定为死亡。美国人不知道的是,唐奈和费克图早已被转移到北京继续接受调查。

1954年11月24日,新华社将两名美籍间谍受审的消息向全世界广播,美国政府十分震惊。

但为了顾全面子,宣称这两人是美军内部的文职人员,又装模作样地表示,完全不知道他们是怎么落到中国手里的。

但实际上,美国政府如坐针毡,首先通过驻日内瓦领事馆与中国外交部门联系,提出了口头抗议。

接着他们又委托英国驻华代办递交照会,声称两名间谍受审是对“美国公民”犯下的“暴行”,中国外交部坚决驳回了这个照会。

眼看外交讹诈难以奏效,美国试图通过联合国向中国施加压力,将间谍案与朝鲜战争的战俘交换绑定在一起,指责中国违反了朝鲜停战协定。

对此,周总理以大外交家的敏锐做出指示:审判美国间谍纯属中国内政,与联合国无关。

如果我们到联合国应诉,等于是给自己套上绳索,因此决定不予理睬。

12月10日,在美国的操纵下,联合国大会通过了美国的提案,由联合国秘书长哈马舍尔德出面斡旋。

敦促中国政府释放两名美国间谍,如果中国政府不愿让步,就可以把侵犯人权的帽子扣在中国头上。

哈马舍尔德连续3次发电报给周总理,希望能够早日会晤,商讨释放“战俘”的问题,周总理与乔冠华交换意见后认为。

这件事是美国在背后操纵不假,但哈马舍尔德毕竟是联合国秘书长,出于外交礼仪应当接待。

并且可以利用这个机会揭露美国的真面目,于是回电表示欢迎哈马舍尔德来访。

周总理和哈马舍尔德

1955年1月5日下午,周总理在中南海会见了哈马舍尔德一行人,并重申了中国的立场,认为所谓的联合国决议案。

是在干涉中国的内政,我们是决不会接受的,哈马舍尔德则为美国辩解,希望能将两名美国间谍作为“联合国军”的战俘予以释放。

双方的分歧过大,没有达成任何协议,但周总理本着人道主义精神,表示允许美国间谍的家属前来探视。

还通过瑞典驻华使馆将美国间谍的近照交给哈马舍尔德,这样双方在面子上都过得去,美国也不好再继续纠缠。

从1955开始,中美的历次接触和谈判,几乎都会提及释放美国间谍的问题,但一直没有取得进展。

直到1971年,基辛格秘密访华,这两名美国间谍才成为中美破冰之旅的受益者和见证者。

1971年12月,罪行较轻的费克图首先获得特赦,经香港回到美国;1973年3月,由尼克松出面作保。

中国政府对唐奈宽大处理,提前释放回国。至此,这场震惊中外的美国间谍案最终画上了句号。

结语:

国家安全无小事,敌对国家的间谍活动,对我国的国防和经济建设造成巨大威胁,需要军警民齐上阵,将各路间谍绳之以法。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发生在建国初期的这桩间谍案,或许能为今天的反间谍工作提供借鉴意义。

1 阅读:122

学究小编看世界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