闺蜜的男友,最近被外派非洲工作,年薪60w+,但工作环境极差,整天跟恶劣的自然条件打交道,生活质量堪忧。
说实话,听到这份薪水,大家肯定会想“这家伙肯定赚翻了”。
可是,问题是他家里一穷二白。
为了能攒够钱,目标是2025年到2030年,靠这份工资生活,然后再考虑将来的事。
而他女朋友,生活就没那么多烦恼了。
家里条件还算过得去,事业编稳定,自己也早早买了房,每个月收入也是稳定的。
这俩人,有点像现代版的“贫富差距”爱情故事。
男方拼命赚钱,却还是没有办法赶上女方的脚步。
让人心酸的是,他们的目标时间线几乎完全错开了。
男方为了家庭和未来要拼到2030年,才有计划结婚生子,而闺蜜早就把结婚提上了日程。
“到底是能走到一起,还是该分道扬镳?”这成了她心里的一个大问号。
网上有个类似的情况,某银行职员与程序员男友。男方为了能攒够首付连续外派东南亚五年,最终由于长期分居,他们分手了。
经济差距拉开,感情渐渐淡化,最终走到了尽头。
这不仅仅是薪水的差距,还是价值观和未来目标的不同。
这俩人的差距,不仅仅体现在收入上,更体现在生活的节奏上。
男方在非洲拼命“拿命换钱”,工资虽然高,但环境差,工作强度大。
每天早上醒来,都是满脑子工作的事情,等到晚上才有空想想未来。
女方呢,早就稳稳地站住了脚跟,事业编的工作让她不用担心失业,自己买了房,生活安稳,社交圈也已经很稳定。
你问她,心不心酸?她当然心酸。
感情就像被拉扯着,越来越远了。
根据网上的数据,外派回国后,男方的薪资平均下降40%,等到2030年他回国后,可能面临职业断层。这样的差距,闺蜜怎能不焦虑?
男方家里还有弟弟妹妹,他的工资还要供他们读书。
闺蜜的爸爸妈妈担心:“你们这一家子都依赖他,靠他,这婚怎么结得下去?”
这两种压力,夹在中间,真的是有点难受。
她不想在婚姻中扮演“扶贫者”的角色,尤其当经济差距悬殊时,这种压力特别大。
那么,感情要怎么走下去呢?是不是该坚持?
这时候,得算好“三本账”:
经济账:男方年薪60w,实际能存下多少?非洲工作危险系数大,万一发生意外,保险够不够?
时间账:等到2030年,女方33岁,已经到了最佳生育的最后时间。男方2030年前能回国吗?他回国后,职业生涯是否会有断层?
风险账:外派途中,万一男方生病、失业怎么办?这些问题要提前考虑清楚。
同时,还可以设定一些止损线:
短期目标:要求男方2030年前必须回国一次,看看两人是否能适应长时间分居后的重逢。
中期条件:男方存款必须专项用于小家庭,共同账户而不是单纯补贴老家。
长期底线:如果男方到2030年依然没有足够资产积累,女方可以保留随时退出的权利。
对女方来说:“心疼可以,心软不行。如果他真爱你,现在就应该站在你的角度去考虑,而不是让你在这里干等。”
对男方来说:“在非洲挣的是血汗钱,但如果只懂存钱,不懂布局,回国后可能连血汗都贬值。”
“婚姻从来不是精准扶贫,而是合伙经营。你得先证明自己是优质资产,而不是负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