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肌酐是肾友们最重视的指标,血肌酐化验会受到饮食、肌肉含量的影响。
很多肾友就有疑问:那我吃肉之后再检查会不会影响血肌酐?这个多久才能恢复?需不需要吃素几天再去检查?
我们可以一起来看看吃肉后血肌酐水平的变化!
一项发表在顶级医学期刊《柳叶刀》的研究检测了6名志愿者在食用肉类后的血肌酐变化,他们的早餐和晚餐都不含肉类,只在中午12点吃了大量(250-300克/5-6两)炖牛肉。
我们可以看到,在食用肉类后的2-4小时,血肌酐会明显升高,甚至升高80-90μmol/L,到达顶峰,随后逐渐下降。

到晚上9-10点,也就是吃肉9-10小时之后,血肌酐就恢复得比较平稳了,大部分都随着代谢排泄出去了。
到第二天早上8点,血肌酐还是会比之前的基线水平稍高一些,但差异已经比较小了。
注意这是在吃了大量的肉(5-6两)的情况下,肾友日常建议的吃肉量是每天1-2两左右,相比起来,差异更小一些。
所以,只要不是大鱼大肉这种,正常吃肉1-2两,到第二天早上空腹检查血肌酐的话,血肌酐化验就已经恢复的差不多了。大家不用担心这个问题。
如果是晚上8点吃的肉,到第二天8点,已经是12个小时了(超过了前面提到的9-10小时),血肌酐其实也是大部分都排泄掉了。
检测前几天也不需要刻意吃素,平时正常吃肉就接着正常吃肉,这样反而可以显示日常的血肌酐水平。
如果平时吃肉,但检查时刻意吃素,指标反而和日常是不一样的。
但要注意空腹,如果你在检查的当天早上吃了很多肉,比如你早餐吃了个肉包子、肉饼然后去抽血,血肌酐有可能会比平常高很多。
另外,空腹只是不吃饭,但可以少量喝水,早上喝100-200ml以内的白水不影响化验结果,不用担心。
而且“空腹”并不是说不能服用药物,每天必须要服用的药物都正常吃,不用停药。
除非是医生特别叮嘱的药物,比如需要检测他克莫司的血药浓度,一般是在服药前抽血检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