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起,柿子红。金秋九月,正是吃柿子的好时节。
香香甜甜的柿子,受到很多人的喜爱。不过,有很多小伙伴对吃柿子有不少的顾虑。
别太焦虑,那是因为你不知道柿子该怎么吃!
秋天吃柿好处多
中医认为,柿子味甘、涩,性凉,归心、肺、大肠经,具有清热、润肺、生津、解毒的功效。
柿子成熟于深秋,自带润燥的DNA属性,能直接进入身体最里面,清血中的“热”,化解深秋的燥邪。
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提到:“柿乃脾、肺、血分之果也。其味甘而气平,性涩而能收,故有健脾涩肠,治嗽止血之功。”
吃柿子,尤其是红色的软柿子,能补脾养气,让受燥邪影响的人宁心安神,收敛心气。柿子入肺,本身也有一定的润燥功效,可以清热润肺。
另外柿子富含维生素C,因此具有美容的作用。
中医古籍中也有不少关于柿子“润肤”的记载,例如《证类本草》里就说它“多食去面皯”。
意思是多吃柿子可以改善枯焦发黑的面色,因此想多补充维生素以美白皮肤的人,自然会喜欢柿子。
一个柿子5味药第一味
青柿子
《随喜居饮食谱》记载:“鲜柿甘寒。养肺胃之阴,宜于火燥津枯之体。”
将未成熟的青柿子250克,捣烂取汁,分次温开水冲服,可辅助治疗缺碘引起的甲状腺肿大。
第二味
柿饼
鲜柿子寒凉,不少人有所忌惮不敢吃,古人就想到了将柿子晾晒成柿饼的方法,吸足了满满阳光后,寒性也减轻不少,更平和了。
柿饼全靠太阳晒,就好像是吸收太阳的能量,将所有的甜味都藏内里。
像平时有便秘、高血压的朋友最适合在个这秋天吃上一口甜甜的柿饼。
中医认为其味甘、性平,具有润肺化痰、健脾涩肠、止血等功效。
第三味
柿霜
提到柿饼,就离不开它表面的柿霜,这是柿饼在晾晒过程中自然析出的“精华”。
它是曝晒柿子时果肉中的水分蒸发而渗出的糖分,柿饼上所结的白霜,味甘,性凉,具有清热生津、润肺止咳等功效。
《本草纲目》记载:“柿霜乃其津液,生津化痰,清上焦心肺之热,治咽喉口舌疮痛。”
口腔溃疡、口角糜烂的时候,可以把它用小棉签沾下来,然后抹在口腔里溃疡的地方,可以缓解疼痛,减少烧灼感。
咽喉肿痛、有痰的时候,可以直接挑个带有厚厚柿霜的柿饼来吃。
第四味
柿蒂
柿蒂不要扔,虽然不起眼,但它也是一味良药。
其性苦、涩,平,归能入肺经,可以缓解肺热,也能消除肺部炎症,对咳嗽,痰多和肺燥以及气喘等不良症状都有一定治疗作用。
柿蒂还是中医治疗呃逆的要药,平时出现恶心,呕吐,脾胃不好,消化不良的朋友都可以尝试把柿蒂煎水喝。
第五味
柿叶
柿子叶平时我们很难接触到,但它的功效可不少!
柿叶味苦、性寒,归肺经。
其具有清肺止咳、凉血止血、活血化瘀的作用,常用于肺热咳喘、肺气胀、各种内出血、津伤口渴等。
取嫩柿叶适量,开水泡,代茶饮,有软化血管、降低血压、预防动脉硬化以及清热健胃、助消化等作用。
柿叶还可以治疗面部褐斑,方法是青嫩柿叶晒干,研成细末,取50克与凡士林50克混合调匀,临睡时涂搽于褐斑处即可。
吃柿子的禁忌
柿子好吃又营养,可是真要吃起来,却觉得柿子的“禁忌颇多”。
怎么吃才更健康呢,大家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
1
空腹不宜吃
柿子含有大量的鞣酸和果胶。空腹状态下,这些物质会与胃酸结合,容易形成胃石,导致胃部不适,甚至引起腹痛。
2
不要吃柿皮
柿子中的鞣酸绝大多数集中在皮中,在柿子脱涩时,不可能将其中的鞣酸全部脱尽,如果连皮一起吃更容易形成胃柿石。
3
不宜与高蛋白食物同食
柿子中的鞣酸会与蛋白质结合成不易消化的物质。
因此,吃柿子时最好避免与高蛋白食物(如螃蟹、虾、鱼、鸡蛋等)一起食用,以免影响消化,甚至引起胃部不适。
4
不能贪多,糖尿病慎食
柿子含有大量的果糖,食用过多容易造成肠胃负担,并可能导致便秘。建议每次食用适量,一般不超过两个,尤其对于老人和小孩,避免消化不良。
糖尿病患者更是要控血糖,大量糖分容易导致血糖迅速上升,不利于自身健康。
偶尔嘴馋一个还好,天天吃就不推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