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我们为什么称进口商品为“舶来品”吗?
你知道,南宋时期,一个仅仅只有从五品级别,相当于现在副厅级的派驻机构,每年却能为国库贡献五分之一的岁币收入。
它,就是被称为古代海关的“市舶司”。
这种机构最早出现在唐朝,被称为“市舶使”。由皇宫中的宦官担任,代表宫廷采购进口商品,管理外国向皇帝进贡的物品。
到了宋代,由于陆地丝绸之路被辽、金、西夏等游牧国家阻断,朝廷被迫开通海上丝绸之路。
在当时的泉州、广州等港口设立市舶司,负责颁发商船许可证、征收关税、查验船舶、采购进口货物、祈风祭海、接待外宾等工作,主宰中国海洋贸易四百多年。
今天我们常讲的“舶来品”一词,就是指市舶司从外国进口而来的货物,而不是指船舶运来的商品。
这一机构的最高行政长官叫提举市舶司,官虽不大,但是因为海上贸易对朝廷财政增收非常重要,可以说坐上这个位职,就是权倾一方的土皇帝,富甲天下。
说到这儿,我们就不得不提一个人,南宋阿拉伯籍商人蒲寿庚。因为剿灭海盗有功,他被朝廷任命为泉州提举市舶司。
自此他垄断海上贸易长达几十年,富可敌国,建立了当时世界上最庞大的海上贸易船队。
宋元崖山海战,元朝远征日本、爪哇,战船大部分都由蒲寿庚提供,可见此人富有程度真得让人无法想象!
蒲寿庚的发家,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市舶司制度在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地位,它更是两宋时期中国经济和文化空前繁荣的重要推手。
对此,你怎么看?
我是美遗文化,分享好听、好看、好玩、好奇的中国文化遗产故事,期待你的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