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奇方横空出世,无数高血压患者从此获救!

王玉民老王 2024-02-09 05:06:36

61年前,即1956年,中医学界出了一件大事,这件事,足以被载入高血压治疗的史册,从此,中医治疗高血压,有了一件新的武器。这件武器,就是一张著名的中医方剂——天麻钩藤饮。

组成:天麻、钩藤、生决明、山栀、黄芩、川牛膝、杜仲、益母草、桑寄生、夜交藤、朱茯苓。

主治:高血压引起的头痛、头晕、失眠、舌红苔黄。

天麻钩藤饮到底有多重要呢?如果翻开中医方剂学的著作,其中治风剂里面,往往都有天麻钩藤饮的影子,和它并列的方剂,往往都是古方。自从它问世的那天起,中医临床就以大量的实践反复证明,天麻钩藤饮对于高血压的确有良效,已成为当代中医治疗高血压的一张常用主方。

前段时间,门诊来了一位男子,50多岁,高血压5年了,长期以来耳鸣、头晕、头痛,晚上睡觉非常不好,经常彻夜眠,好的时候也就是睡个4小时左右,最近这段时间,又添了一个毛病,就是脑袋两侧,鬓角那个地方,一涨一涨地跳着疼,这让他非常难受。工作和生活大受影响。

另外,此人明显感觉比以前腰酸、吃不下饭,恶心。

面对这个情况,患者觉得不能忍受,对以往用过的药失去信心了。于是,转投中医治疗。

刻诊,见患者脉沉弦,舌红苔黄。

诊断:肝阳上亢、肝风上饶,宜天麻钩藤饮主治。

因此,结合患者个人情况,在天麻钩藤饮的基础上加减拟方。结果,患者服用6剂以后,自我感觉头痛消失,食欲有所增加。其他症候大大缓解。后根据患者情况又调了2次方子,加以使用,前后不到3个月,患者诸症悉平,血压也恢复到正常范围内。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高血压这个名词,从始至终都是西医的名词。其实,中医中没有高血压这个概念,高血压人群,往往有头晕、耳鸣、头痛的症状。而这样的症状,古人称之为肝风内动。

什么意思?你看窗外的世界,是否有风,我们只能通过树枝、花草的摇摆才能得知。同样的,这肝风也本是看不见、天麻摸不着的。只不过,人们在肝风的作用下,出现了头晕、迷糊、头痛的现象。它们就像花草摇曳一般提示我们,身体里一定是有风。

那么,这体内的风,是从哪里来的呢?古人觉得,肝,五行属木,最易受风的影响,也就是“外应风气”,那么这风,一定和肝有关。因此,故人称之为“肝风”。

那么,这肝风是怎么刮起来的呢?大体有两个因素。第一,就是患者郁怒忧思、气郁化火,燥而生风。第二,就是肝肾亏虚,阴精不能制衡肝阳,导致肝阳上亢,进而生风。

总而言之,就像没有水草的沙漠常常大风四起一样,我们的身体在肝郁化火,或者肝肾阴虚的状态下,也会刮起肝风。

肝风一来,我么就眩晕、头痛。肝郁化火,热扰神明,我们会随之而失眠。阴虚有热,我们就会舌红苔黄。

因此,方中,

1.天麻、钩藤、生决明、山栀、黄芩——息肝风、潜肝阳、清肝火

天麻,自古被认为是“治风之神药”,善于治疗头晕目眩。钩藤,能平肝风而清肝热。两者配合,肝风得止;生决明,“为凉肝镇肝之要药”,专门负责潜肝阳;山栀和黄芩,都能清热泻火,专门负责清肝火。

上述五味药,有的能息肝风,有的能潜肝阳,有的能清肝火。我们的肝阳上亢、肝风内动之象,应该得到很好扭转了。

2.桑寄生、杜仲——补肝肾

桑寄生和杜仲,这两味药,都是补肝肾的。方才说过,肝风为什么吹起来?和肝肾亏虚有直接关系。所以,这桑寄生和杜仲补益肝肾,能够扶正固本,断绝肝风内起的根源。

3.朱茯苓、夜交藤——养心安神

朱茯神和夜交藤。这两味药能养心安神,帮助我们改善因为肝阳上亢、扰动心神而出现的失眠问题。

4.益母草、川牛膝——活血化瘀

益母草和川牛膝,这两味药一个是活血利水的,一个是化瘀而引血下行的。它们首先都有行血的作用。

为什么要行血?中医有句话,叫做“血行风自灭”。如果我们的血畅行无阻,就不会有风刮起来。

其次,就要说到牛膝。牛膝能干什么?引血下行。《金匮翼》里说:“肝厥头痛”。还有《医学衷中参西录》也有“脑充血”之论。也就是说,在中医看来,高血压和肝气横逆,血逆上行于脑有关系。所以,我们用牛膝,把壅滞在上面的血导引下来。

由此可见,这天麻钩藤饮,的确是一张治疗高血压的好方。它能活血行瘀,能安神助眠,能清肝火平肝阳除肝热,十分周全。肝阳上亢、肝风上扰者用之,最效。它体现了当代中医临床家们的杰出智慧,难怪60多年来经久不衰。

0 阅读:3

王玉民老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