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菊梅:47岁拔光所有牙齿,当兵61年,正军级享受上将待遇
世人皆知陈菊梅是我国著名的肝病专家,却鲜有人知,这位德高望重的老军医,为了治病救人,竟在47岁时做出了一个令人震惊的决定——拔光所有健康的牙齿。在她的从军生涯中,她创造了多个"第一":建立我国第一个传染病病毒细胞学诊断实验室,首创"乙型脑炎后遗症患者鞘内注射法",率先发现并应用"五味子降酶"。作为一名普通的军医,她却享受着与上将同等的待遇,这背后究竟有着怎样传奇的故事?
一、少年求学路:清贫家庭出英才
1925年的浙江,战火纷飞,民不聊生。在这样的年代里,陈菊梅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家中五个孩子,她排行老三。
当地有句老话:"三个女儿在家中,不愁吃穿愁读书。"可陈菊梅的父母却不这么想。他们省吃俭用,坚持让五个孩子都上学读书。
那时的陈家,一年到头难得见到一次肉食。每到开学季,父亲就带着陈菊梅去当铺,将家中仅有的几件值钱物品典当,换取学费。为此,陈菊梅总是穿着补丁摞补丁的衣服去上学。
1943年,18岁的陈菊梅参加高考。从家里到考场要走整整三天的路。为了省钱,她带着几个馒头就上路了。路上遇到同村的老乡,给了她一个水煮鸡蛋,这成了她考试期间最珍贵的食物。
然而,命运跟她开了个玩笑。那年的高考成绩因故全部作废。消息传来,陈菊梅的父母比她还要难过。父亲说:"闺女,明年再考!"
1945年,战火稍歇。在乡村教师的推荐下,陈菊梅报考了浙江医学院。这一次,她终于如愿以偿。
但困难接踵而至。医学院的学费比普通学校要贵得多。为了筹集学费,父亲不得不卖掉了家里最后一块地。母亲每天天不亮就去给人家洗衣服,赚取微薄的工钱。
在医学院里,陈菊梅过着最节俭的生活。她住的是最便宜的宿舍,吃的是最便宜的饭菜。有时候,为了省下买教材的钱,她就跟同学借来教材,趁着月光抄写。
1950年,陈菊梅以优异的成绩从浙江医学院毕业。这一年,她不仅成功入党,还被分配到上海市第二人民医院传染科工作。
走上工作岗位的第一天,陈菊梅就遇到了一个重症肝炎患者。看着病人痛苦的样子,她暗暗发誓:"一定要找到治疗肝炎的好方法!"
就这样,一个农家女孩,凭着自己的努力,踏上了行医救人的道路。而这,仅仅是她传奇人生的开始...
二、赴苏深造:为国寻医问药
1955年春天,一场改变陈菊梅命运的考试在上海举行。这是新中国第一批选拔赴苏联留学生的考试,考场上坐满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医务工作者。
考试分为三个科目:专业知识、俄语和政治理论。当时的陈菊梅虽然已经在上海第二人民医院工作了五年,但俄语却是从零开始。为了准备考试,她每天工作结束后都要学习到深夜。
考场上,陈菊梅是第一个交卷的考生。这让考官们颇为惊讶,以为她答不上来。但阅卷结果却让所有人都大吃一惊:她的试卷上几乎每道题都答得很完整。
列宁格勒医学院是苏联最著名的医学院校之一。初到学校时,陈菊梅就遇到了一个难题:所有课程都用俄语授课。为了跟上课程进度,她每天都要提前两个小时到教室,把黑板上的专业词汇一个个记下来。
在苏联期间,陈菊梅的学习方法很特别。她把一本笔记本分成三栏:左边记录教授讲课内容,中间写自己的理解,右边则是临床实践的体会。这本三栏笔记本后来成了她研究传染病的重要参考资料。
1956年冬天,莫斯科爆发了一场流感。列宁格勒医学院组织学生参与防疫工作。陈菊梅主动请缨去最危险的隔离病房。在那里,她不仅要照顾病人,还要收集病毒样本进行研究。
苏联的冬天异常寒冷,防护服穿在身上像铁甲一样。每次工作结束,陈菊梅的衣服都会被汗水浸透。但她从不抱怨,反而把这段经历当作难得的学习机会。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导师的指导下,陈菊梅很快就掌握了当时最先进的病毒分离技术。这些技术后来在中国的传染病防治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1959年夏天,陈菊梅提前完成了博士论文答辩。她的研究成果获得了评审委员会的一致好评。一位苏联院士甚至说:"这个中国姑娘的研究水平,已经达到了我们专家的标准。"
回国前夕,列宁格勒医学院的院长专门为陈菊梅举办了一场欢送会。在会上,院长说:"这是我们医学院历史上第一个全部功课都是满分的留学生。"
带着这份荣誉,陈菊梅回到了祖国。此时的她,已经具备了独立开展传染病研究的能力。组织很快就把她调到了解放军第302医院。一个新的征程,就此开始...
三、扎根军营:与肝炎搏斗的战士
1959年底,刚从苏联归来的陈菊梅被分配到解放军302医院。当时的302医院被称为"病毒窝子",许多人都不愿意来这里工作。但陈菊梅却说:"越是困难的地方,越需要有人去。"
刚到医院不久,陈菊梅就遇到了一个棘手的问题。一名年轻士兵因感染乙型脑炎,已经昏迷了三天。按照当时的医疗条件,这样的病人很难救治。
陈菊梅决定尝试一个新方法:鞘内注射。这种方法在当时还从未有人使用过,风险极大。她先在自己身上做了试验,确认药物浓度和注射方法无误后,才开始给病人治疗。
三天后,奇迹发生了。年轻士兵终于睁开了眼睛。这一创举,开创了我国"乙型脑炎后遗症患者鞘内注射法"的先河。
1969年,一场意外的麻醉事故让陈菊梅陷入了危险。当时她正在陕北黄龙县为当地百姓义诊,一位患者需要紧急手术,但当地缺乏麻醉药物。
为了验证新的麻醉方案是否安全,陈菊梅主动要求在自己身上做试验。没想到因为操作失误,她直接昏迷了三天。醒来后的第一句话是:"现在知道问题出在哪里了,我们继续改进方案。"
1972年,47岁的陈菊梅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拔掉所有健康的牙齿。原因很简单:她患上了肾小球肾炎,必须清除体内所有可能引发炎症的病灶。
同事们都劝她:"好好的牙齿为什么要拔?"陈菊梅却说:"我们正在研究治疗肝炎的新方法,不能让自己的病影响了研究进度。"
这还不算完,她又紧接着做了扁桃体和阑尾切除手术。手术刚结束,她就回到了实验室,继续投入到肝炎治疗药物的研发工作中。
1974年,陈菊梅在整理病历时发现了一个重要线索。一位肝硬化患者告诉她,每次服用含有五味子的安眠药后,转氨酶就会下降。
这个发现让陈菊梅兴奋不已。她立即组织团队开展研究,经过八年努力,终于研制出了"肝得安"系列药物。这种药物的问世,让无数肝炎患者重获新生。
在302医院,陈菊梅常常工作到深夜。有时值班护士查房,会看到她趴在显微镜前睡着了。第二天一早,她又会准时出现在病房里查房。
就这样,一位从农村走出来的女军医,在与肝炎的搏斗中写下了属于自己的传奇...
四、科研报国:创造医学奇迹
1985年,一个触目惊心的数字摆在陈菊梅面前:我国慢性重型病毒性肝炎的病死率高达85%。这意味着,每100个患者中就有85个人无法康复。
面对这个严峻的现实,陈菊梅在302医院召开了一次特别会议。会上,她立下军令状:"我们要在三年内把病死率降低到65%以下!"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陈菊梅带领团队开始了艰苦的攻关。她首先着手制定重型肝炎的诊断标准。当时国内对重型肝炎的认识还很模糊,诊断标准也不统一。
经过三个月的调研,陈菊梅走访了全国20多家医院,收集了上千份病例。她把这些病例分门别类,逐一研究,最终提出了重型肝炎三级临床诊断标准。
这个标准很快得到了全国专家的认可。1995年,它被正式纳入《全国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成为全国医院的统一标准。
在诊断标准确立后,陈菊梅又开始研究治疗方案。她注意到,许多患者在服用中药后病情会有所好转。这让她想到了一个新思路:中西医结合治疗。
有一次,一位重症患者被送进了医院。按照常规治疗,这样的患者很难救活。陈菊梅决定尝试新的治疗方案: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入中药调理。
这个方案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患者的各项指标开始好转,一个月后竟然康复出院了。这个成功案例,为后续的治疗开辟了新思路。
1990年,陈菊梅又引进了人工肝技术。这项技术可以暂时代替患者肝脏的功能,为治疗争取时间。在她的努力下,医院很快掌握了这项技术。
功夫不负有心人。到1995年,302医院治疗的重型肝炎患者死亡率降到了38%。这个数字在当时的国际医学界引起了轰动。
在这期间,陈菊梅还发表了140多篇学术论文,出版了16部专著。她把多年的临床经验都记录下来,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资料。
一天,一位外国专家来302医院参观。看到医院的治疗成果后,他说:"这简直是传染病医学史上的奇迹!"陈菊梅却说:"这不是奇迹,这是全院医护人员共同努力的结果。"
此时的陈菊梅已经年过花甲,但她依然每天准时出现在实验室和病房。新的挑战还在等待着她...
五、永不言退:九旬将军的坚守
1998年9月,按照规定,陈菊梅该到退休的年龄了。但就在这时,一场突如其来的传染病疫情打破了平静。中央军委特批她延迟退休,继续战斗在医疗一线。
2002年冬天,一种不明原因的肺炎在广东出现。这就是后来震惊世界的"非典"。当时已经78岁的陈菊梅二话不说,立即赶赴疫区第一线。
在广东,陈菊梅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组织专家会诊。她说:"越是在危急时刻,越要沉着冷静。"随后,她主编了国内第一本《非典防治手册》,为全国医护人员提供了重要参考。
有记者问她:"您这么大年纪了,不怕被传染吗?"陈菊梅笑着说:"我是学传染病的,更要给大家做个表率。"短短几个月内,她先后接受了多家媒体采访,为公众普及防疫知识。
2008年5月,汶川发生特大地震。83岁的陈菊梅又一次请战。这一次,她的任务是防止灾后疫情暴发。
在废墟之间,常常能看到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弯着腰查看临时安置点的卫生状况。这就是陈菊梅。她带队深入北川、绵竹等重灾区,提出了"完善监测体系、突出防疫重点、实施科学防疫"三项重要建议。
2009年,84岁的陈菊梅被诊断出患有帕金森病。但她仍然坚持每天到医院工作。有时走路不稳会摔倒,但她总是自己爬起来,继续前行。
直到2015年,90岁的陈菊梅才正式退休。这一年,她已经在部队服役了61年。鉴于她的特殊贡献,组织给予她正军级待遇,享受战区级上将待遇。
退休后的陈菊梅依然关心医学事业。她把自己几十年积累的医学资料整理成册,留给年轻的医生们参考。她说:"我这一辈子就干了一件事,就是和传染病较劲。"
2021年11月5日,96岁的陈菊梅永远地离开了。她留下的遗言很简单:"丧事从简,遗体捐献。"就连生命的最后一刻,她还在为医学事业奉献。
她走了,却给我们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从一个农家女孩到德高望重的军医专家,61年的军旅生涯,她用一生诠释了什么是"医者仁心"。
用户21xxx26
胡编乱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