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9月,前外交部长乔冠华在北京病逝,临终之前,乔冠华向前来探望自己的中央领导说明了遗嘱:
“我是笑着死的,希望组织上能让我魂归故里,将我的骨灰葬到家乡。”
按理来说,乔冠华死后魂归故里,既是人之常情,又是家乡的荣誉,可是家乡地委却对此事漠不关心,这是为什么呢?
乔冠华是江苏盐城人,被毛主席誉为“乔老爷”,曾在联合大会上开怀大笑,见证了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历史性时刻。
乔冠华的遗体火化后,骨灰先是被放到八宝山革命公墓公祭,随后又被其遗孀章含之取回,放到了家中的卧室里。
1984年12月,章含之按照乔冠华生前的遗愿,携骨灰前往江苏盐城,希望盐城地委能够予以安置。
盐城地委领导为此请示了省厅,省厅给出的回复是:
“热情接待,规格不要太高,至于骨灰安置问题,你们看着办。”
按照省厅的指示,盐城地委召开了常委会进行讨论,期间,会议气氛一度陷入沉默,直到一位副书记发言说:
“以前‘四人帮’在台上时,他是外交部长,现在将骨灰带回来安葬,恐怕有些不合时宜。”
与会成员没有一人反对,乔冠华的遗愿就这样被“否定”了,章含之无可奈何,只好含泪带着骨灰返回了北京。
乔冠华与“四人帮”之间的纠葛,是在“四人帮”被粉碎后查出来的,准确的说,是被别有用心之人“揭发”的。
江青等人被捕当天,外交部内反对乔冠华的人,张贴大字报说明乔冠华是“四人帮”集团成员,王洪文的家被查抄时,还搜出了一份“组阁名单”,名单上的乔冠华被内定为国务院总理。
党中央在清理“四人帮”余党的过程中,免去了乔冠华外交部长一职,乔冠华病逝时,新华社也只是发了一则简短的通告。
正是受到这些因素的影响,才使得盐城地委下发了“暂不同意”的指示,江苏吴县县委书记管正听闻此事,气愤地说道:
“乔部长立过大功,不能死无葬身之地,盐城不要,我们苏州要,是葬在太湖边上,还是葬在洞庭山上,由他的夫人来决定。”
管正的强势表态,让章含之感动不已,章含之带着骨灰来到苏州,并在洞庭东山南坡为乔冠华选了一块安魂地。
时光飞逝,当历史的纠葛逐渐清晰,乔冠华的问题逐渐被人淡忘,盐城人的思想也得到解放,最终接受了乔冠华。
2003年,盐城市委领导又提出将乔冠华骨灰迁到盐城的想法,因为这一想法有背人情,所以只能上报给江苏省委定夺。
在江苏省委的协调下,盐城市委在乔冠华故里东崔庄建了一座衣冠冢同时保留了苏州洞庭东山的乔冠华墓。
这样一来,江苏省境内就有两座乔冠华墓,其中盐城的乔冠华墓里只有一些乔冠华生前使用的生活用品。
到了2008年,苏州东山镇杨湾村又出现了第三座乔冠华墓,这是一座合葬墓,由乔冠华的女儿乔松郁所立。
乔松郁是乔冠华与前妻龚澎所生的女儿,为了怀念父母,她就用自己的方式给父母立了一座合葬墓。
对此,乔冠华的第二任妻子章含之完全赞同,她解释说::
“我完全理解松郁和宗淮,他们想让父母魂归一处的夙愿是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