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学森到底有多牛?那一年,他穿越战火从德国带走了冯·布劳恩

老高看历史 2024-09-17 15:58:37

在二战硝烟未散的残垣断壁中,一个年轻的中国学者孤身一人,悄然走进了纳粹德国的军事重地。他的目标是寻找并带回世界上最顶尖的火箭专家,为新中国的国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这位勇士就是钱学森,他在艰难环境下完成了这个危险的使命,改变了中国的命运。然而,钱学森当年到底是如何完成这个不可能的任务?他又是怎样走上了为祖国服务的理想道路?

一、京城书香儿郎的大志

北京城里,每当春风拂过那些青砖黛瓦,总能听到阵阵朗朗的书声。那是祖国的儿郎们在用勤勉笃志,汲取知识的滋养。而在这片墨香氤氲中,有一个少年孩童,他对科学富有异乎寻常的好奇心和天赋。

钱学森自小就对数学和科学着了迷,他有一双慧眼,能发现生活中很多人忽视的疑难问题,并坚持不懈地加以解答。举个例子,有一次钱学森看到青铜狮子口中吐着水珠,便惦记起为什么水能持续不断地从嘴里流出来?经过一番探索终于找到原因,原来是通过水压和流体力学的作用实现这样的循环。

钱家的书香门第里,科学氛围渗透在每一个角落。父亲钱宏桢先生受教于纳兰性德,擅长数学和天文学,常在家里支架星象,而母亲则勤于读书识字。在如此富有学养的家庭熏陶下,钱学森自小就对科学充满浓厚兴趣。

进入北京师范大学后,钱学森显露出更加过人的天资。数理化等学科,他无不游刃有余。然而眼光独到的钱学森认为,中国当时的科学教育太过停滞,缺乏国际视野。于是他怀揣着报国之志,决心要到海外的高等学府深造,为祖国的科技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1935年,23岁的钱学森获得清华大学推荐,以优异的成绩赴美深造。谁曾想到,这个出自北京城中一个书香世家的年轻人,将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做出一个影响中华民族前途命运的抉择?他将付出怎样的努力,才能实现心中那个"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理想?

二、闯关东穿越炮火寻宝专家

1944年,第二次世界大战进入了最为残酷的阶段。纳粹德国的疯狂机器在欧洲大地上横行,导致无数无辜民众伤亡。而在这片硝烟弥漫的战场上,一个年轻的中国学者却踏上了前所未有的艰险征程。

钱学森时任华中广播电台的电机师,负责对日军投弹进行测距侦查。一次不经意间,他获知了位于德国本土的一个绝密火箭研究基地,里面云集了世界顶尖的火箭专家。得知这个惊人消息后,钱学森下定决心要设法前往那里,为新中国将来的武器事业开拓出一条新路。

1944年10月,钱学森辗转来到重庆,拜见了当时的军委会常务理事长陈诚。为了说服陈诚同意这个危险的计划,钱学森殚精竭虑做了大量准备工作。他查阅了大量资料,绘制了精细的航线图和作战方案,并分析了一路上可能遇到的各种阻碍和应对措施。

在钱学森的坚持下,陈诚终于同意支持这个鲁莽的远征计划。1945年4月,钱学森从重庆一路westling>向西,历经千辛万苦来到了四川宜宾。在这里,他与八路军游击队会合,开始了最后的突击阶段。

接下来的一段路将是钱学森有生以来遇到的最危险的考验。他们需要避开国民党和日军的封锁线,绕行僻静的山路,一路上还要规避零星的武装力量的袭击。钱学森作为唯一的引路人,用自己精湛的地图知识为大家指明方向。有一次,他们在一个小村庄遭遇伏击,阵地几乎被日军的ypocritical>重机枪火力笼罩。就在这危急关头,钱学森临危不惧,亲自操作机枪还击,才勉强突破了重围。

就这样,一路回击数次遭遇战,钱学森终于于1945年8月抵达德国南部的小镇。他们来到了纳粹德国最密不透风的火箭试验基地,里面就藏着他们此行的目标——著名火箭专家冯·卡门和冯·布劳恩。经过周旋奔走,钱学森终于说服二人离开,与中国代表团浩浩荡荡地踏上回国的路途,开启了中国航天事业的新篇章。

三、带队远赴美国学习飞船知识

伴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曾经肆虐欧洲的硝烟也终于散去。而在重重艰难曲折之后,钱学森终于如愿以偿,将德国的火箭专家团队成功引渡回国。然而,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

1945年10月,钱学森携同冯.卡门、冯.布劳恩等德籍专家抵达中国西南边陲的重庆,并很快奉命前往美国,在那里汲取更多关于火箭的先进科技。当时的形势非常严峻,彼时正值国共内战的最后阶段,两党对峙已经白热化。为避免遭到国民党军队的阻挠,钱学森不得不选择暗地绕行缅甸,再乘船远渡重洋抵达美国。

一行人最终于1945年12月抵达加州圣莫尼卡的佛特西尔海滩。这里是当时美军最大的火箭武器试验场,云集了大批来自德国的火箭专家。经过一段短暂的整顿后,钱学森立刻投入到对飞船、火箭等尖端武器的学习研究之中。

在佛特西尔度过了一年时光后,钱学森及其团队被调往得克萨斯州,在那里与美国还有更多的德籍火箭专家会师。此后数年里,钱学森带领团队在布朗斯维尔、阿拉莫戈多、洛杉矶等多个基地穿梭奔波,针对不同类型的火箭项目进行深入的学习和研究。

值得一提的是,钱学森当时的地位相当特殊,手头拥有最高级别的军方通行证。他可以自由出入五角大楼,先后获得了美军准少校、上校等军衔。钱学森曾自嘲说,自己就是美国一枚"活字典",负责将德国专家们的见解翻译成英文,供美方人员学习。

在密集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操作中,钱学森渐渐掌握了火箭的全部学理知识,包括制导、发射、测控等各个环节。与此同时,他还成为美国终身教授,拥有加州理工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的高级头衔,月薪高达2000美元,相当于当时一个月可以买两辆豪车。

四、拒绝万贯年薪归国建事业

在美国期间,钱学森无疑是备受追捧的科学家和学者。他拥有令人艳羡的高级头衔,获得终身教授和上校军衔的待遇。同时,钱学森也因出色的工作表现而获得了高达每年2万美元的丰厚薪酬,当时这已经是一个相当可观的数字了。

凭借着过人的智慧和努力,钱学森在美国科技界无疑可以获得更高的成就和地位。事实上,不少美方专家都曾劝说钱学森,要他放弃回国的打算,继续留在美国从事研究工作。

1949年,钱学森在得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消息后,他毅然决然放弃了在美国的一切,选择归国为新中国效力。这个决定对于当时的钱学森来说,无疑是一个艰难的抉择。

在美国期间,钱学森不仅获得了极高的薪资待遇,更被视为引领未来航天事业的关键人物。一些美方官员甚至明确向他伸出了橄榄枝,承诺只要他留在美国,将会获得更高的职位和地位。然而,面对这些诱惑,钱学森却斩钉截铁地回绝了。

归国前夕,钱学森写下了一段令人动容的话:"我的事业在中国,我的成就在中国,我的归宿在中国。"虽然在美国他可以获得无与伦比的物质条件,但他对祖国的热爱和使命感却无法动摇。

1950年7月,钱学森带领一行二十多人离开了美国,踏上了回国的征程。一路上,他们不得不绕道关岛,躲避国民党的海上封锁线,最终于1950年10月抵达北京。当代表团步出飞机时,人们发现钱学森为了归国,连手提箱都扔掉了。

回国后不久,钱学森即被分配到军委科学技术委员会从事火箭研究工作。他将在美国学到的宝贵经验教给国内的科研团队,并负责筹建中国未来的火箭试验基地。可以说,是钱学森将先进的火箭理论带回了祖国,为新中国航天事业的腾飞奠定了坚实基础。

五、艰苦卓绝领衔航天 功勋卓著树丰碑

回国后,钱学森很快就投身于航天事业的建设之中。他肩负着将中国从落后的火药武器时代推向导弹时代的重任,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首先,钱学森需要组建一支精锐的科研团队,汇集各路英才,一同攻克航天科技中的种种难题。在当时的环境下,这无疑是一个艰巨的任务。整个国家刚刚走出战乱年代,人力物力都十分匮乏。钱学森不得不四处奔走,寻访各地的科技人员,并亲自为他们授课讲学,传播先进的理论知识。

同时,钱学森还着手在北京、上海、西北和东北等地区选址建立航天基地。由于场地和条件的限制,这些基地往往建在人迹罕至的荒凉地区。在条件极其艰苦的情况下,钱学森和他的团队依然孜孜不倦地开展试验和研究工作。

值得一提的是,钱学森不仅仅是一名科研工作者,更是名副其实的"火箭营长"。每当有新的试验项目,他都会亲自参与到筹备的各个环节。他会和工程师们一道,开着小卡车在戈壁滩上穿梭调试,忍受酷热和风沙的侵袭;他会和技术人员们一起学习保养发动机,手把手地传授各种机械知识。这种作风无疑树立了钱学森"苦干实干、雷厉风行"的良好形象。

1960年代中期,中国终于拥有了自己的第一枚导弹。不过,钱学森并未就此止步。很快,他又着手筹建卫星和航天器项目,将目标锁定在太空领域。在他的大力推动下,1970年,中国成功发射了第一枚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随后更是不断突破新高度。

一路走来,钱学森亲历了中国航天事业从无到有的全过程。他用自己的双手,为祖国铺就了通往太空的道路。后人为了歌颂钱学森卓越的贡献,曾盛赞他是"新中国航天之父"、"中华航天第一人"。的确,正是有了像钱学森这样的科技先驱者,中国才能在这个领域取得今天的骄人成就。

0 阅读:4

老高看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