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役军人优待证上有一项重要信息,那便是服役年限。那么,在什么情况下,优待证上的服役年限会显示为一个月呢?

显然,就是当兵时间仅有一个月,甚至不足一个月,比如10天或者20天,这种情况下,退役军人优待证上的服役年限就是一个月。当我看到山西一位战友的退役军人优待证上服役年限为一个月时,着实大为震惊。当兵时间如此之短,确实令人诧异。
优待证上的服役年限会精确到多少年多少月,这与农村老兵生活补助计算军龄有所不同,农村老兵生活补助算军龄是按整年计算,哪怕当年12月入伍也计为一年,所以常出现当兵三年却按五年军龄计算的情况。而退役军人优待证上的服役年限计算方式,和军龄视同养老保险缴费年限一样,都是精确到具体的年和月。

为何会出现优待证上服役年限为一个月的情况呢?这是因为服役年限是从批准入伍之日起,至部队下达退役命令之日止,按照实际服役天数累计计算得出的。若当兵时间仅有一个月甚至不足一个月,最终服役年限就会记为一个月。
那究竟有哪些情形会导致只当了一个月兵呢?有一种情况很多战友可能都提到过,我曾在以前一些战友的评论区留言中看到,有的战友刚批准入伍,在新兵训练期间,由于某些原因又退伍了,当兵时间就只有一个月。这可能是之前体检等环节未检查出相关问题。
第二种情况是因病提前退役。大家都知道,服役期间因伤因病无法继续服役的,经部队批准可以提前退役。在新兵训练时,难免会出现受伤情况,若受伤严重,甚至可能成为残疾军人,这种入伍仅一个月就因伤退役的情况确实存在。
第三种情况,我认为可能与部队调整整编有关。以前有段时间,部分部队会突然接到精简整编命令,或者整体移交命令。例如,2018年武警消防部队整体移交给应急管理部,原本的军人一下子转变为地方消防救援总队人员。类似的还有武装部,其归属曾在地方和部队之间变动,海事部门也有类似情况,曾经在地方,后移交给部队,又有战友转业到海事部门,结果海事部门又被纳入部队编制。

总之,在这些部队变动过程中,有可能出现当兵仅一个月的情况。不过,综合来看,因病提前退役和因部队整编导致服役一个月的概率相对较大。当然,新兵训练未结束,因某些原因被查出不适合当兵而退伍的情况也有可能存在,但前提是并非本人拒绝服兵役,若是拒绝服兵役,那直接就会被除名。
无论出于何种原因,当兵只有一个月的战友,仍可按照正常申请优待证的方式进行申请。至于发给他们的证书,现在统一称作退出现役证书,以前可能会疑惑是否叫义务兵退伍证。像这种服役仅一个月的情况,估计在全军范围内都屈指可数。
大家是不是觉得很有意思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