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让你的孩子以后成为“软柿子”,千万别对他做这6件事

杉杉评育儿 2023-12-16 07:07:09

“我儿子真的不像个男孩子,前几天在学校他前桌的同学一直故意摇晃他的桌子,他都不敢反抗,后面人家直接拿他走他的书。笨得要死,长得比人家高大,却被人欺负,真的是太没用了……”昨天在电梯里面,听到一个妈妈一直抱怨他儿子,儿子今年读三年级,前几天发现他书本破了。才知道被同学“欺负”了,可是让这位妈妈生气的不是孩子为什么会被欺负,而是儿子被欺负了不懂反抗。

那个妈妈一直说儿子小时候胆子很大的,现在越来越胆小,自己说两句话就哭,为什么孩子越长大越“怂”?其实最本质的因素是孩子内心安全感缺失导致的,现在这个社会竞争压力很大,家长们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很多时候都会忽略了孩子内心真实的需求。不想让孩子长大后成为“软柿子”,千万别对孩子做这6件事。

总喜欢和孩子哭穷

很多父母为了制止孩子乱买东西,培养孩子节俭的习惯,总喜欢在孩子面前“哭穷”,经常告诉孩子自己上班赚钱有多辛苦,“我们家没钱,买不起。太贵了,不能买…”。“穷”成了父母的挡箭牌,结果虽然得到了孩子的体谅和理解,但同时也让孩子不由自主地压抑了自己真当的需求。这不仅没办法让孩子养成正确的消费观,还会让孩子因为物质上缺乏安全感而感到自卑。

为人父母,除了责任,更需要智慧。真正聪明的父母,不会炫富,更不会哭穷。而是用积极的心态去生活,用向上的力量来影响孩子。

总是要求孩子听话

要求孩子听话,本意上是希望孩子能够能够意识到自己的问题,但事事都要孩子听话,这不是爱,而是一种控制。被总是要求听话的孩子,要么习惯反抗,要么习惯软弱。前者对命令、规则非常敏感,不愿服从,一句话不顺心就会发脾气;后者唯唯诺诺,习惯听从于他人,没有主见习惯听从他人。

总喜欢拿孩子作比较

“别人家的孩子总是更优秀”,喜欢比较的父母目的是为了激励孩子。但是这种盲目的比较很容易让孩子产生“我很差劲”的自卑感,同时孩子会特别在意别人的看法和评价,在很多时候屏蔽自己的主观感受,用外界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在心理学上这称为“与自己失去了联结”。

在这种环境下长大的孩子,以后不管是生活还是工作,都很容易陷入迷茫,不懂得如何表达自己的想法,内心也很容易产生挫败感。

强迫孩子要合群

“那么多小朋友一起玩,你为什么不跟他们一起,你这样大家不喜欢你。”很多父母害怕孩子被孤立和排斥,就会强迫孩子去融入群体,强迫孩子做他们不喜欢做的事。可是要知道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每个人的喜好都不尽相同,孩子要有“被讨厌的勇气”,才能够真正做那个最真实的自己。被强迫的合群很多时候不过是在讨好,时间长了孩子也就失去了自我。

总喜欢否定孩子的想法

《如何对孩子说“不”》书中说到:对孩子说不,不仅仅是一个回答,而是一种教养策略,通过说“不”,有利于帮助孩子建立自立、自律、延迟满足的能力。但是这种说“不”,不是简单的事事否定,暴力拒绝。

在父母眼里,自己的所有否定是为了孩子好,但是在孩子眼里这样的否定会让孩子感觉是自己不够好或者是父母不够爱自己,为了得到父母的肯定,孩子只能按照父母的要求去行事,时间长了孩子会慢慢变成讨好型人格。

喜欢过度牺牲

“我每天这么累,都是为了你,你不好好学习对得起我”?中国式的父母对孩子付出绝对是愿意倾尽所有,但这种牺牲式的爱,同时又会觉得孩子是亏欠自己的,如果自己的“牺牲”没有得到回报,就会觉得自己很委屈同时想让孩子产生愧疚感。

“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牺牲一切,甚至是牺牲自己的幸福,让孩子背负这一切,这才是父母送给孩子最可怕的礼物”。这样的父母不仅做不好自己,同时还让孩子产生巨大的“愧疚感”和压力,让孩子的快乐和价值感也会随之消失。

写在最后:

贫穷不会带来教育的失败,但是精神上的虐待一定会制造一个问题儿童。在养育孩子的同时也是自我成长的过程,父母需要不断地学习,让孩子在真正的爱和信任中健康成长!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联系删除)

0 阅读:4

杉杉评育儿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