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将特务文强离开军统前的一幕值得深思:郑介民一辈子都压在毛人凤头上,真正的原因是什么?

半壶老酒半支烟 2024-12-27 20:52:16

原军统局总务处少将处长沈醉在《军统内幕》中说是他和毛人凤挖坑下套,把郑介民挤出了保密局,但是我们看真正的潜伏者、原军统局行动处少将处长程一鸣的回忆录,才发现满不是那么一回事儿:郑介民不是被挤出了保密局,而是晋升“国防部”常务次长后,不可以再兼任保密局局长,他就像海瑞一样一钱不贪,也得离开保密局。

程一鸣在《军统特务组织的真相》一书中证实,郑介民离开保密局,依然是毛人凤的“长官”,熟悉那段历史的读者诸君也知道:保密局的全称是“国防部保密局”,通过全称,我们就知道保密局和“国防部二厅”一样,都是常务次长郑介民直接管辖的二级单位。

老蒋败逃台湾,为了扶持小蒋上位,对特务机构又进行了大改组:保密局改为“国防部情报局”,然后又增设了一个以郑介民为局长的“国安局”,在组织形式上,情报局和宪兵司令部等机构的情报,都要汇总到郑介民的那个局,然后再上报小蒋,再由小蒋上报老蒋,最后才能采取相应的行动。

沈醉在郑介民、毛人凤争夺局长之位的时候,是站在毛人凤一边的,所以自然要把郑介民写得十分不堪——沈醉是戴笠一手调教出来的心腹嫡系,而毛人凤和戴笠是一脉相承的,郑介民在复兴社特务处期间,就跟戴笠争权夺利,也算沈醉的政敌,只不过沈醉比郑介民差了不止一个档次而已。

郑介民是军统局最后一任正局长,也是保密局首任局长,还是“国安局”首任局长,在老蒋和小蒋心目中,郑介民远比毛人凤可信、可用——小蒋和郑介民在莫斯科中山大学是很要好的同学,那一期还有沈醉的姐夫余乐醒、后来的保密局天津站站长吴景中,也就是《潜伏》里的那个吴敬中。

沈醉并不是唯一能写军统和保密局秘闻的原将军级特务,跟他平级的程一鸣写了,比他级别高的文强也写了——文强就是电视剧《特赦1959》中刘安国的历史原型,他被俘时的身份是徐州“剿总”前进指挥部中将副参谋长、代参谋长,但却不是被杜聿明调到徐州才晋升的中将。

文强是在军统时期晋升的中将,文强在九十二岁高龄时回忆戴笠之死,还充满感情地说:“戴笠与我相处十二年,他对我是特殊的对待,我感到他对我是一贯的信任,一贯有礼貌。我没有向他求过官,却将我的官阶升得比他自己还高还大。”

《文强口述自传》对文强晋升中将的时间地点也有明确记载:“参加受降后,第八战区司令长官胡宗南和第十一战区司令长官孙连仲两个人打电报给蒋介石,说文强抗日功劳很大,应该晋升中将。1946年,蒋介石正式批准我升为中将,这一年,我三十九岁。 日本人一投降,我那个北方局移交给了徐远举,我接手东北,任军统局东北办事处处长,对外的身份是东北行营督察处处长。”

胡宗南跟戴笠好得穿一条路子都嫌肥,孙连仲也是戴笠在正规军中仅有的几个“朋友”之一,他们联名保举文强晋升中将,戴笠肯定是没少做工作。

文强在戴笠死后不想在军统混了,就跟父亲的同窗好友程潜(文强的父亲文振之于湖南优级师范学校毕业后留学日本,与孙中山、黄兴、蔡锷、李烈钧、程潜等十分相好),表示愿意到湖南来“帮忙”,程潜对这个“世侄”也很欣赏:“你华北东北都工作过,你的关系特别多,你帮助我工作,我特别欢迎你。我这个武汉行营主任哪干不了几天了,要把我调到湖南当长沙绥靖公署主任,管湖南和江西两个省,还兼湖南的主席。你跟我一道来干,你如果要当文官,我在湖南或者江西给你安排个厅长,你要当武官呢,我正好要在绥靖公署成立三个兵团,你当一个军长是足够资格了。”

文强是黄埔四期毕业的,跟林伟俦、101住过同一间宿舍,那两个同学都已经成了手握重兵的高级将领,林伟俦能在1947年晋升六十二军中将军长、天津警备司令、津浦铁路北段护路司令兼津沧绥靖区指挥官,文强当个军长,还是绰绰有余的。

文强要调往湖南,是一定要跟当时的军统局局长郑介民、副局长毛人凤唐纵打招呼的,我们从文强的回忆中,也能看出这三人的不同与高下。

程潜写了三封信,让文强分别交给郑介民、毛人凤、唐纵,按照惯例,文强当然先去找郑介民。

郑介民“很不高兴”,但郑介民的“不高兴”,却让文强感到很温暖——郑介民明显是舍不得他走:“我在这里干,你不能离开!中国的华 北、东北你都干过,你离开那我还干啥?你不能走!”

郑介民当时也是中将,在军统的资格比文强要老,年龄也比文强大十岁,所以他完全是以兄长口吻对文强进行挽留,那话说得,确实好像真心实意:“你要离开一下也可以,你一定要在我们这里挂一 个名,我们这里有个设计委员会,你就做设计委员会的中将委员,如果你连这个名都不要,那就不好了。你保留一个名义,愿意回来的时候你还可以回来嘛。”

文强听了心里暖呼呼的,然后就到了毛人凤那里,他还特意加上了一句:“毛人凤的资格比我低,我已经是中将,他还是少将。”

少将毛人凤接待中将文强,既拍马屁又表示猜疑忌惮:“你要离开?我们这里分成三块了,还不晓得鹿死谁手,你也不参加到这里头来占一份?你这个人很难得,很自爱,我们不像你,你的面宽,你到哪里去都有人欢迎你。我们是跟戴笠起来的,靠着他,他又死了,没路走啊……你这个人呀,不愿意在这里跟我们争什么,不愿意争长论短的。我也同意,我也同意!”

读者诸君一眼就能看出毛人凤巴不得文强早点离开,他的笑里藏刀,也跟郑介民的“不高兴”形成了鲜明对比,文强在两个阵营都曾混得风生水起,毛人凤的言不由衷,又怎能瞒过他的眼睛?

郑介民同意文强离开,但不同意文强彻底离开,毛人凤巴不得文强离开,但也不想跟文强断绝关系,最后还不忘踩了唐纵一脚——程潜也给唐纵写了亲笔信,毛人凤干咳着阻止文强拿着信去打招呼、告别:“这封信给不给他看都没有问题。我同意了。”

文强没有写他去没去唐纵那里,但是按常理推断,他肯定去了,因为唐纵也非等闲之辈,连戴笠也要给唐纵三分面子。

沈醉在《唐纵其人》中回忆:“戴看到唐的羽毛渐渐丰满起来,一天天愈加得到蒋介石的信任,自己不能再和过去一样对待他,便改用笼络的手法。蒋介石在戴笠没死之前,就有意培植唐,以便更好地实现他的特务统治。戴死之后,蒋对唐更加重视了。”

毛人凤跟郑介民、唐纵都不对付,对文强也是口蜜腹剑,睿智的读者诸君从文强辞行一事中,也能看出军统高层的争斗有多激烈:“他们都要当局长,我看三派势力都很强,我如果再在这里搞,就会出问题。他们哪一派都会随便把我打掉,我接近哪一派,都会有杀身之祸。”

文强离开了军统,虽然没有改变被俘的命运,但他认为那绝对是正确的选择:“后来我成了战犯,却从来没有被追究过我军统的事情,所以我觉得这步棋走得对。 ”

文强走对了,军统就是个大火坑,他要不跳出来,就是跟蒋家父子逃到台湾,也难免步郑介民毛人凤的后尘——据程一鸣回忆,毛人凤郑介民都死得很蹊跷,文强身份特殊,背景复杂,他到了台湾,是会成为吴石,还是会成为吴敬中,那还真不好说。

通过文强离开军统前告别的这一幕,我们看出了郑介民和毛人凤的不同态度,这两种不同的态度,读者诸君可能也见过:站在文强的角度来看,郑介民和毛人凤,哪一个可以交朋友?郑介民一辈子都压在毛人凤头上,真正的原因是什么?

2 阅读:626
半壶老酒半支烟

半壶老酒半支烟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 都付笑谈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