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一对夫妻因为家境贫穷,竟将刚出生两周的婴儿残忍抛弃。
此时陪病弱妻子检查的肖崇阳正巧看到了那角落里的婴儿,听着她柔弱的啼哭声,肖崇阳和妻子商量后,二人便决定自己来养活这个孩子。
但其实肖崇阳一家的条件也不是很好,两人都是农村出身,肖崇阳人到中年还丢掉了吃饭的工作。
不过为了这个可怜的孩子,妻子还是觉得停药省钱,肖崇阳更是扛起了数十斤的煤气罐,前前后后扛了4万个终于凑齐了孩子的学费。
幸运的是,孩子十分懂事,不仅帮着家里做着力所能及的事情,还努力的学习,到最后竟真的成了寒门贵子,考上了博士后。
如此兴奋的消息自然不胫而走,之后也传到了孩子亲生父母耳朵里,只是让肖家没想到的是,这时候孩子的亲生父母竟然拿着数十万块找上了门,想把孩子“买”回去再续前缘...
那么,面对养恩与生恩,这位姑娘最终会怎样选择呢?
信息源: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请理性观看
温暖光芒咱们的主人公名叫肖晶晶,打从记事起,她就记得自己就生活在一个虽然不富裕但充满爱的家庭中。
父亲肖崇阳是一位退伍军人,退伍后在当地钢铁厂工作,那里的工作环境艰苦,但他从不抱怨。
看得出来,肖崇阳是个勤劳朴实的人,而他确实也总是默默地承担着家庭的重担。
要知道,工厂里的工作并不轻松,常常需要搬运重物,加班加点也是家常便饭。
但无论多么疲惫,回到家后看到妻子和女儿的笑脸,他所有的辛苦都烟消云散了。为了多赚些钱,他经常主动请缨加班,只为能给家人更好的生活。
只可惜母亲齐春兰身体一直不太好,但尽管如此,她还是把全部心思都放在了家庭上,总是静静地坐在肖晶晶身边,看着女儿写作业。
虽然自己没有太多文化,却用最朴实的方式表达着母爱,像是最寒冷的冬天,她会早早起床,为女儿准备热腾腾的早餐,有时甚至会省下买药的钱,给女儿添置新衣服,让她感受到无微不至的关爱
生活虽然清贫,但在父母的呵护下,肖晶晶的童年却异常丰富,而那些简单的时光,也成为了肖晶晶最珍贵的回忆。
幸运的是,在这样的家庭氛围中,肖晶晶渐渐长大,成为了一个懂事、乐观的女孩。
她深深感受到父母的爱,也努力用自己的方式回报他们。在学校里,她总是认真学习,希望能以优异的成绩让父母骄傲。
每当看到父母因为自己的进步而露出欣慰的笑容时,肖晶晶就感到无比幸福。
然而,幸福的时光总是短暂的。随着年龄的增长,齐春兰的身体状况每况愈下,后来甚至无法进行正常的家务劳动。
于是肖晶晶开始承担起更多的家务,她希望能减轻母亲的负担。但是,齐春兰的病情却在不知不觉中加重了。
终于有一天,齐春兰因病倒下,不得不住进了医院。这对肖晶晶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打击。她第一次真切地感受到了失去亲人的恐惧。
在医院的日子里,肖晶晶经常能看到母亲欲言又止的眼神。那时的她还不明白,母亲的心里藏着一个多年来未曾说出口的秘密。
她只知道自己不仅要兼顾学业,还要照顾生病的母亲和疲惫的父亲。
有时候,她会偷偷地哭泣,但很快就擦干眼泪,继续坚强地面对生活。她知道,现在的家庭需要她的支持。
直到生命的最后时刻,齐春兰才开口将这个秘密告诉了女儿:原来,肖晶晶并非她的亲生女儿,而是被遗弃在医院走廊上的婴儿。
这个突如其来的真相让肖晶晶感到震惊和困惑。她一时间不知道该如何反应,只能呆呆地看着母亲,泪水不受控制地流下。
齐春兰虚弱地握着女儿的手,用尽最后的力气告诉她,无论她是否愿意去寻找亲生父母,她永远都是自己最爱的女儿。
这番话让肖晶晶深受触动,她突然意识到,真正的亲情不在于血缘,而在于那些年来父母对她无微不至的关爱。
在母亲临终前,肖晶晶坚定地表示她只有一个母亲,那就是齐春兰。
这句话不仅是对母亲的承诺,也是对自己的承诺。她深知,养育之恩远胜于生恩,母亲才是她生命中最重要的人。
齐春兰含笑闭眼,安详离世。肖晶晶和父亲抱头痛哭,这一刻,肖晶晶的心里只有对父母深深的感激和爱。
无言的母爱对于齐春兰来说,收养肖晶晶是她人生中最重要的决定。那是1987年的一天,她和丈夫肖崇阳要去医院做一个检查,而在医院里,他们偶然发现了被遗弃的婴儿。
当时的他们虽然生活并不富裕,但看到襁褓中的婴儿,齐春兰的心就被深深地触动了。
那个小小的婴儿被遗弃在角落里,默默的哭泣,哭声虽然微弱,却仿佛能穿透人心。
齐春兰立刻走上前去,小心翼翼地抱起了婴儿。怀中的小生命是那么脆弱,却又是那么顽强。
听护士说,这估计是那个家里嫌弃女婴,直接给丢掉了,虽然医院也想整治如此病态的重男轻女,但效果微乎其微。
齐春兰看着婴儿红扑扑的小脸,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保护欲。她转头看向丈夫,眼中满是恳求。
肖崇阳虽然有些犹豫,但看到妻子坚定的眼神,也不由得点了点头。
在齐春兰心里,每个生命都值得被善待,都应该享有被爱的权利。从此以后,她把全部的爱都倾注在了这个与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孩子身上。
只是收养肖晶晶后的日子并不轻松,毕竟她体弱多病,还要照顾一个婴儿着实不易。
每天晚上,她都要起来好几次查看孩子的情况,给她换尿布、喂奶。即使是在最疲惫的时候,只要听到婴儿的啼哭,她也会立即起身。
就这样齐春兰把自己的身体累垮,也明白自己不能欺骗孩子一辈子,所以便在临终之际告诉了藏在自己心中多年的那个秘密。
或许她曾想过女儿会和自己翻脸闹掰,但不管怎么说,当她看到女儿坚定地表示只有她才是自己的母亲时,齐春兰还是感到无比欣慰。
她知道,自己的爱已经深深地烙印在了女儿的心里。带着这份欣慰,她安详地闭上了眼睛。
爱的选择在养母去世后,肖晶晶学习的更加努力,肖崇阳工作的也更加卖力,他们知道,只有这样,家里才能富裕起来,天上的母亲才能开心。
但人算不如天算,肖崇阳的单位竟然倒闭了...
这个节骨眼上下岗,肖崇阳一时间没了主意,毕竟孩子还在上高中,很多方面肯定要花很多钱。
但他也没打算放弃,而是打算到处找工作碰碰运气,但人到中年身不由己,没什么人愿意要他。
只有一个抗煤气罐的工作,勉强接受了他。
没有办法,这就是生活,即使再苦再累,肖崇阳也接下了这份工作。
在那之后,肖崇阳每天都会扛着几十斤的煤气罐东奔西走,可就算如此,有些客户还会埋怨他效率太低。
肖晶晶那是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但她还是个孩子,能做的并不多,只能好好学习。
幸运的是肖晶晶的成绩相当不错,在高考后也顺利考上了一所相当不错的大学,而在那之后,肖晶晶开始勤工俭学,他们一家日子越来越好,肖晶晶学历也就越来越高,甚至还当上了博士后。
能从这样的寒门成为贵子,肖晶晶的事情自然相当励志,也就有相当多的媒体愿意报道这个励志的故事。
不过让她意外的是,她的亲生父母也听说了这件事,不仅找到了她,还声称当年是迫不得已才放弃女儿,现在想要弥补过去的过错,愿意给予丰厚的物质补偿。
这突如其来的变故让肖晶晶感到困惑和不安。她从未想过自己的亲生父母会突然出现,更没想到他们的条件比自己好不少。
只是面对亲生父母的热情,肖晶晶却感到一种莫名的疏离。
但亲生父母还没意识到这个问题,还试图用各种方式打动肖晶晶,希望能弥补这么多年来的亏欠,重新建立父女关系。
然而,在肖晶晶心中,真正的亲情早已不是靠金钱就能衡量的。她深深记得母亲临终前的话语,记得父亲多年来的辛苦付出。
那些寒冬里的热粥,生病时的照料,考试后的鼓励,都是用金钱无法替代的真情。
所以面对亲生父母的苦苦哀求,肖晶晶始终保持着坚定的态度。她知道,真正的父母不是那些能给予优渥生活条件的人,而是在自己最需要的时候给予关爱和温暖的人。
最终,肖晶晶选择了留在养父身边,用自己的方式回报养育之恩,希望能够尽快完成学业,开始工作,这样就能更好地照顾年迈的父亲。
参考资料:浙江卫视——《中国梦想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