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位于伊朗高原,古称“波斯”,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历史上出过多个强大的王朝,与中欧古代势力都有所接触。
比如,古希腊与波斯帝国有过多次战争,规模非常庞大,据说波斯最多的一次出兵530万,史称“希波战争”;中国汉朝就与波斯地区的安息帝国有过多次交流,唐朝时甚至设置“波斯都护府”。
于是,中西都有“波斯”名称来源的一些记载。但问题是,中西记载却又不同,这就涉及到了一个问题,就是该信谁?
对于“波斯”,中国与古希腊都有一些记载,相关情况如下:
首先,早在2600多年之前,古希腊就将伊朗一带称为“波斯”,因此“波斯”是地名。至于地名“波斯”有何含义,这就不清楚了。
据说,希罗多德是公元前5世纪的古希腊历史学家,他游览了不少地区,在《历史》一书中记载了第一波斯帝国,以及古希腊与古波斯的战争。
其次,中国最早记载“波斯”的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其中涉及“波斯”称呼由来,即先有古印度地区的波斯匿王,他的后代逃到西亚,后代越来越发达,最终建立了国家,并以先祖来命名国家名称,于是称之为“波斯”。
梁书、魏书、新唐书等里面,都提到因为姓氏叫“波斯”、于是国家叫“波斯”。比如,《梁书》记载“波斯国,其先有波斯匿王者,子孙以王父字为氏,因为国号”,新唐书说“王因以姓,又为国号”。当然,对“波斯”就如对“大秦”一样,史书记载的具体位置存在一些问题。
魏晋南北朝隋唐对应的是“萨珊王朝”,距今大概1800余年,也就是西方说的波斯第二帝国(第一个是与古希腊打仗的波斯帝国)。
上文分析可知,中西对波斯的记载大不相同,那么这里就出现一个基本问题,就是该信谁?尤其是中国学者,在研究波斯历史时,更该相信谁的记载?
事实我们都知道,肯定是更相信古希腊的记载。道理很简单,如果相信中国记载,那么古希腊文献就是假的,古波斯帝国就不存在,西方构建的历史体系就可能因此而崩溃。
然而,按照古希腊典籍描述,波斯帝国就是一个超级大国,横跨欧亚非。但除了战争规模、战争过程缺乏可信度之外,作为一个帝国的波斯,如此大规模的武器装备,理应要有发达的炼铜冶铁技术,要有庞大的采冶遗址等,那么这些何在?因此,古希腊文献中的“波斯”存在很多问题,甚至《历史》中竟然出现后世才出现的中国肉桂,还有理应后世才出现的“阿拉伯”等。
相比之下,中国文献中的“波斯”由来,虽然或也有问题,比如“波斯匿王”的由来,唐代玄奘就有过质疑,认为是音译错误,但有三点说明中国记载更可信:
其一,汉朝称伊朗地区的势力为“安息”,魏晋后称为“波斯”,两者正好衔接,即从安息到波斯政权更迭,中国对其名称记载也在改变。
其二,自汉朝始,中国使者去过伊朗地区,进行过详细考察,甚至还带回一些植物等,按理说如果有强大的第一波斯帝国,不该没有耳闻;如果“波斯”地名早已存在,也不该一无所知。
因此,种种迹象表明“王因以姓,又为国号”的“波斯”称号来源,应该更为可信。
总之,“波斯”称呼由来,其实只是一件小事情,但背后折射出的却是大问题,折射出中国不少学者过于盲信西方文献,遇到中西对同一历史的不同记载,不敢质疑西方文献,只能委屈了自己老祖宗的记载。或许,正因盲信西方,所以才会闹出“门修斯”与“常凯申”的笑话。
其实,与“波斯”名称问题类似的,还有史记中说“从大宛到安息不知铸钱器”、汉书中说的是“不知铸铁器”,以及汉朝使者对“大夏”的描述等,都与西方叙事对不上号。但令人遗憾的是,中国很多学者宁可相信西方叙事,却偏偏认为史记这些记载“或有讹误”,就是这些记载不可信。
参考资料:《梁书》、《新唐书》、希罗多德《历史》等
用户10xxx02
埃及几百座金字塔和帝王谷,土耳其的一万二千年前的遗迹,古希腊的神庙古罗马的角斗场等等世界上所有遗迹都是拿破仑抄袭了永乐大典制造的!拿破仑根本不是军人,而是建筑师!
瀛洲界
波斯的末代王子都跑到大唐政治避难,白皮要和中国历史记载论对错?整个白皮历史大概率是编撰的伪史,可以想象一下,波斯王子和属臣逃到大唐,而且还被皇帝册封,最后一直到死都在中国。倘若真有古波斯帝国,而且横跨亚非欧,并和希腊打了几次史诗级的战争,以波斯王子的身份,中国史官的严谨,不可能在历史一点都没有提及希腊。[抠鼻]
红茶不能撒
古希腊那个波斯不是被亚历山大干死了嘛,中国上哪跟那个波斯联系去?亚历山大出生那年商鞅刚开始搞变法。至于唐朝记的那个萨珊波斯,先被东罗马干的半死(活到了明朝,理论上围观了土木堡)再被阿拉伯人补刀干掉。单论靠谱程度,我更信东罗,不是不信大唐的史官,我不信那个波斯王子,因为伊朗形成史学传统得等到九世纪,这会才七世纪,历史还靠琐罗亚斯德的教徒口口相传,沙阿真的有权力改史,现代考古已经推翻可一大批伊朗地区传承千年的“历史”所以不管东方西方,记得都是雾里看花,历史到底是什么样子,交给伊朗人自己考古来考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