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新房库存大揭秘,别被忽悠了

橙子评房市走向 2024-06-27 06:57:45

广州新房库存大揭秘,别被忽悠了

大家好,我是橙子。一个在广州每年买一套房,也帮粉丝客户买房的人。

希望和大家都能住上更大更好的房子。

上篇文章:

讲了保利中央公馆的团购活动,这个项目属于广州都还不错的新房项目。然后顺便也聊了聊老黄埔的整体规划,以及老黄埔二手房的一些选筹范围。

这两天,楼市5月的最新统计数据都出炉了,全国几乎所有城市,依然都在下跌,数据似乎直观的展现出惨烈的状态。

广州在这场枪林弹雨的战役中,自然也是冲锋陷阵的那一个。

2024年5月,广州普通住宅侠义库存约12.3万套,环比上涨18.7%,和4月相比,多了19422套‬。

如果按照月均流速计算,去化周期直接给干到了25.4个月。

大家是不是觉得糟透了,其实还真不是这么回事。相比于宏观的数据,我更相信一线微观的体感。

而我们目前的体感,是市场的成交量和热度,正在从中心区域向外围区域扩散的回暖。

首先,数据有延迟,统计的是5月的数据。我们都知道广州楼市新政是5月28号才落地,所以528前和528后,市场的走向是完全不同的。

如果我们要看新政后,市场的状况,其实要看6月的数据。

其次,我了解了一下这波激增的库存数据,实际上来自于住建局官网阳光家缘网,集中把之前已取预售证的项目中“不可销售&抵押”房源变更为“预售可售&抵押”状态。

这样更新后,直接增加了3万多套库存。也就是说,这些库存不是新增,而是一直都在那里默默躺着,现在改了个统计口径,终于得以掀开盖头示人了。

但是说实话,目前市面上几乎所有以库存和去化周期作为楼市热度判断的分析,全部都是错的,而且错的很离谱。

库存和去化周期这些数据,根本就不能判断楼市的情况。最多就是茶余饭后的小点心,完全顶不了饱。

之前我写过一篇关于二手房库存的分析:

但是新房库存和二手房库存得到逻辑又有很大的不同,所以今天我们聊聊新房的库存和库存去化周期,到底是怎么回事。

01

我们都知道,库存去化周期的计算公式:

总库存量/月平均或年平均销量=去化时间。

然后行业标准一般是库存去化时间如果是4个月,那就说明供应紧缺,如果超过9个月,就有点滞销的风险。

像广州现在飙升到25.4个月,那市场就是完全冰冻的状态,老冰棍送去南极洲,冻上加冻了属于是。

然而,上面的结论是完全错误的,真实情况根本不是这么一回事。

广州新房市场,有中海大境这种开盘成交221套,成交金额33.6亿的热门盘。除了中海大境,像海珠的保利燕语堂悦,老黄埔的保利中央公馆,开盘去化率都超过了60%。

然而另一面,则是另一幅景象。

增城遥遥领先,27196套,去化周期30.7个月。

紧随其后的是番禺,16348套,去化周期22.7个月。

花都、南沙难兄难弟,分别是14993套和14437套,去化周期分别是29.5个月和26.4个月。

假设让增城的房子建造彻底停止,按照目前的库存来卖房,你觉得要多久才能卖完。

30.7个月?40个月?还是50个月?

都不是,真正要彻底卖完,60个月都不止。

不同区域,不同产品的去化周期完全不一样,有些需要抢,有些折扣打到开发商倾家荡产,也没人愿意多看一眼。

楼市库存激增是不是真的?

是真的。

核心区域产品力强的新盘,涨价热卖,是不是真的?

也是真的。

所以市场的冷热是不均的,因为市场的背后不是冷冰冰的加减乘除,而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和一个个真实的家庭。

这些具体的需求和发生的事情,才是真实的市场,才是真实的去化周期。

02

其实这就是我一直说的。

新房和二手房的驱动力完全不同。

新房的驱动力是供给。

打个比方,一个客户,土生土长的海珠人,想要买一套新房自住,要求必须是大园林低密度的改善型四房,周边配套要足够成熟。

那在中海大境出现之前,他可能一直按兵不动。他虽然有需求,但是没有供给可以满足。

纵使天河东有天量的供应,纵使海珠有各种蚊型楼盘推出,他都无动于衷。

而相反,一个在科学城上班改善需求的购买力,他也没理由跑到海珠去买中海大境。每天上班开车一个小时可不是闹着玩的。

在越秀观樾和保利中央公馆出现之前,他能做的就是什么都不做,一直等着。

当这样的客户有几百个,宏观上看,就是新房的销量上不去。

所以,新房的逻辑是供给创造销量,没有适合的供应,就没有市场上的需求。

说回到现在的楼市,我们都知道5月广州楼市的新房网签量一共是,5159套,平均一下,那就是日均销售166套。

那广州新房什么时候可以一天卖出500套呢,甚至什么时候可以一天卖出800套新房呢。

答案很简单。当有三个甚至四个热门板块的热门新盘,在同一天开盘。

海珠开中海大境,天河开越秀观樾,番禺开越秀万博成,黄埔开保利中央公馆。

新房市场,供应才能创造需求。

很多时候,消费者并非没有需求,就算烟民烟瘾上来,急得直跺脚,楼下的便利店却只卖10块钱一盒的口香糖,香烟的销量也没办法增加。

首先得有货,才能有销售。

所以你看到广州楼市的新房库存快要顶破天,自然以为是供应太多,却没有销售。

实际情况是这些库存都是些无效供给,没有销售的原因在于没有好的产品供给。

所以当我看到媒体用去化周期去判断市场的需求,用股票乘以股价判断富豪的总资产时,内心一定是黑人问号脸的表情。

为什么这么蠢的结论,依然会有人不停的拿出来讲。

需求从来不是恒定的,需求是一个很主观的东西。

飞机被发明之前,人类没有座头等舱的需求。智能手机被发明前,大家也没有开美艳刷视频的需求。汽车被发明前,我们也没有推背感的追求。

这些东西在发明前,谁会知道后来会诞生万亿级的市场呢。

当然,需求也不是无限大的,像手机市场就遇到了需求的瓶颈。但是,这个需求依然很大很大。至少,绝对不是广州新房每天166套这么一点销量。

那我们如何判断市场的热度呢。每个楼盘的去化率其实是一个很好的参考指标。

例如大境开盘去化率达到60%以上,那就意味着这个项目基本上是可以保本了。剩下的基本上都是利润。如果去化率超过95%,就属于收官了,剩下的都是些尾盘,售楼处都可以拆了。

所以我们如果观察新房市场的冷热,就可以看看去化率达到50%以上的楼盘占比是多少,去化率达到70%以上的楼盘占比是多少。

如果新开的楼盘去化率都很高,那说明市场的热度就起来了,如果新开楼盘普遍去化率都小于50%,那说明市场还处于很冷的阶段。

加个好友,围观我的朋友圈,不定期分享房产内容。

(2024.6.25 橙子聊房 yxjcena)

0 阅读:0
橙子评房市走向

橙子评房市走向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