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市)改区的政策已被国家暂缓,原本这项行政区划的调整早已提上日程,但时至今日,这件事却被搁浅了。
但从实际功能的角度来看,全国范围内有不少县城的功能已经与市辖区无异,并且扮演着中心城区的角色,它们分别是中牟县、南昌县和铁岭县。
这三大县城虽然还未改区,甚至在改区的问题上仍有存在争议,但无论是从各自的功能还是从行政区划的角度来看,这三者之间的实质差异早已不再显著。
中牟县。中牟县是郑州市的近郊县城,许多人都知道,郑州市是中国中部地区的一座特大城市,并且在河南省内其他城市的发展过程中也起到了带头的作用。
中牟县作为郑州市下辖的一座县城,距离郑州市中心大约只有30分钟的车程,而中牟县的一些乡镇也早已被郑州市的部分区域托管。
这些被托管的乡镇分别是神垕镇、龙湖镇和高新区,托管后,它们被郑州市收纳到旗下,享受着作为城市区的待遇,并且承担着城市区应当承担的多方面功能。
尽管中牟县并未改区,但根据现在的实际功能来看,中牟县甚至已经融入了郑州市中,担任着城市区的职能。
如今全国范围内有许多城市正在面临着城市扩张的问题,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许多城市的中心城区也在向着周边区域不断扩展。
在这种情况下,许多近郊县城已经逐渐被挤压进了城市的中心区,无论是功能还是责任,无一不承担着城市中心的职能。
像中牟县区的乡镇被郑州市托管的情况,便是其中最为典型的例子之一。
这究竟是一个什么状况?
为何“距离越近,功能越像”?
我们来看看中牟县吧。
中牟县位于郑州市的东侧,向东靠近山东,向北与河北接壤,位置可谓十分优越。
然而,除此之外,中牟县还有一个最大的功能便是作为郑州市的“后花园”。
然而,这也不是中牟县唯一的作用,中牟县还享受着许多市辖区所没有的待遇,比如能够加入到大郑州跨省快速通道中。
这样一来,中牟县内的居民便可以快速的与郑州市区之间进行一站式的连通——这在其他市辖区是享受不到的。
难曰,这也是郑州市为了对中牟县进行改区而为之的?
在这种情况下,中牟县早已融入郑州市的体内,承担着郑州市的多种职能,无论是从行政区划的角度还是从功能上来看,都证实着这一点。
在这种情况下,中牟县无疑正在扮演着郑州市的城市中心区的角色,因此,改区的必要性早已不再明显。
南昌县。同时,在南昌县和铁岭县身上,我们也能看到县城充当“城市中心”的痕迹。
南昌县位于江西省南昌市的外围地区,随着城市的扩张,南昌县已经逐渐成为了南昌市的“近邻”,两者之间的距离几乎仅在十几公里左右,这无疑令人惊讶。
但令人更惊讶的是,南昌县竟然还拥有南昌市的双城接轨项目!
在这样的情况下,南昌县不再是仅仅作为南昌市的“后花园”,也不仅仅是作为南昌市的近郊县城,南昌县实际上正在担任南昌市的城市中心。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南昌县并未正式划归南昌市进行领导和管理。
这种未正式改区,却实际上承担着城市中心职能的情况与中牟县的状况如出一辙。
这让许多人感到不解,难道中央政府不考虑将这两个县的行政区划进行调整,使其成为市辖区吗?
其实,这种情况在全国范围内还有不少,铁岭县便是其中之一。
铁岭县位于辽宁省铁岭市的东北方向,随着城市的扩展,铁岭市的城中心已然向铁岭县的方向扩张,导致铁岭县已经接近铁岭城中心区。
与此同时,铁岭市的市政规划也将铁岭县纳入了市政规划范围内,并且铁岭县也享受着与铁岭市城中心一样的多种市政设施待遇,这在其他县城中很难见到。
与此同时,铁岭县还拥有着与铁岭市城中心之间的便捷交通方式,交通设施的优越性又进一步缩短了铁岭县与铁岭市城中心之间的距离。
难道铁岭县也要改区吗?
若是如此,那么铁岭市城中心与铁岭县之间再也不会像现在这样“近邻”了,铁岭县会被剥离出来,成为真正的市辖区。
但无论如何,铁岭县早已在功能上充当了铁岭市城中心的角色,无论是铁岭市还是南昌市,均如此。
改不改区?中牟县、南昌县和铁岭县所承担着的功能与市辖区的城市中心所承担的功能无差异,这使得这三个县城似乎早已替代了中心城区的角色。
然而,这仿佛又不算真正的市辖区。
这是因为这三个县城尚未与相应的市进行正式划归,实际上,它们也在充当着市辖区的角色。
这种状况令人感到非常的困惑。
这种仿佛是“假的市辖区”又似乎真的市辖区的县城又该如何处理?
是否有必要对这三个县改区?
不得不说,不管是从利弊的角度分析亦或是从实用性出发,这几个县的确发挥着一种“假市辖区”的作用。
这种状况有益无害,既可以为当地居民提供便利,又可以为市辖区带来多样性,为城市的发展提供新的可能性。
这些“假市辖区”已经在功能上与市辖区的城市中心无差异,改不改区的实质差异已经并不显著。
结语这种县城所承担的功能与市辖区的城市中心无差异的状况令人深思,我们是否应当根据这些县城的实际职能来改进这一行政区划,还是坚持较为“守旧”的方法将其作为县区来进行管理。
其实,我们可以从中牟县、南昌县和铁岭县的实际职能出发,对它们进行更加灵活和合理的划分。
这样可以更好地适应城市发展的需求,也能更好地服务居民的生活和经济发展,使城市之间的连接更加紧密,为城市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但无论如何,这些“假市辖区”的存在已经证明了实质上的存在,不必拘泥于形式,灵活应对才能更好地促进城市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