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年原本要提干,施工时遭遇意外,结果伤残退伍,但此生无悔参军

厍子淳说电影 2024-12-06 14:37:52

回首人生,有时候不得不相信命运这个东西。我72年底入伍,当了一名工程兵,靠着实干入党,后又被当做干部苗子培养,结果75年一场意外,使我的军旅生涯戛然而止,提干不成,后二级甲等伤残退伍。

时光飞逝,离开军营40多年了,但几年的部队生活依旧历历在目。

1972年12月,我怀着对军营的向往报名了参军,后顺利通过兵检,如愿应征。记得收到县人武部入伍通知书的那天,我激动的一宿没睡,脑海一直在憧憬着军营的生活。

那种喜悦,我想只有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人才能体会的到,毕竟在那个时代,即便你有幸上了高中,也没有再继续深造的可能,因为那会高考还未恢复,于我们这些农家子弟,推荐上大学的机会微乎其微。只得返乡务农,而参军可以说是我们唯一的出路了。

给了几天和亲朋好友告别的时间,而后就到了离别的时候了,我们几个新兵先是到大队集合,由大队干部给我们俩戴上大红花,并叮嘱我们到部队好好干,给山里人争光。

而后乡亲们敲锣打鼓地把我们送到了乡人武部,再到县兵站集合,在兵站分发了军装,换上了军装,更觉意气风发。

之后,我们告别家乡,带着家乡父老和亲人的嘱托,带着保卫祖国的决心,踏上征途,坐上了奔赴军营的列车,辗转多地,历时数天的奔波,我们来到了广西平南县某部驻地,开始了新训的生活。

新训场地是在农场,环境差,营房也是临时搭建的,没有穿,睡地铺,着草床,加之新训生活紧张而艰苦,让我第一次切身感受到了军营的严肃。

用我们发牢骚的话说那是“只见贼请客,没见过贼挨打”,只看到了军人风光的一面,没看到背后吃训练的苦啊!

高强度训练,几天下来,整个人跟散了架一样,每到夜深人静,就非常想家,甚至还偷偷落过泪。

但随着新兵训练逐渐推进,在新兵连首长和班长的帮助、引导下,我们也慢慢成熟了起来,学会了军人的基本行为举止,掌握了军队各项条令条例和基本军事素质,也更加明确了当兵的目的。

经过三个月严格的训练,我们也完成了从老百姓到军人的蜕变。

新兵训练结束后,我被分到一营二连当战士,分配到连队后,我才知道自己是当上了工程兵,因与原先当兵的梦想反差较大,心情还有些低落,而且初到连队,每天紧凑的生活,还是让我一时难以适应。

连队日常管理都是按团里统一安排的,早晨六点起床,六点十分由连值班员(各排排长轮换)负责整队,整好队后向连队主官报告整队情况,再由连队主官负责组织早操。

半个小时后收操,再由各排带回整理内务和洗漱,七点的时候,全连整队开饭,然后连队集中统一带往施工点。

到达施工点后,由连队带班干部安排工作,并进行施工动员,主要交待在施工时的一些安全注意事项。然后再由各排安全员进入施工现场排险,在排险过程中遇到无法排掉的险情,立即向排长汇报后安排专人看管。

可在坑道作业时,尤其是风钻开机后,声音是很响,正常的说话声音是听不见的,为此,负责看管险情的同志只能就地双手抓起二把碎石粉,遇到险情时,就用手中的碎石粉打出以示警示,立即疏散现场的施工人员。

这也是我们工程兵最原始的用来确保人员安全的一种方法。

施工时间安排的也比较紧密,中午饭一般由炊事班直接送到坑道口吃,而且用餐时间不超过半小时,吃完继续施工。

到傍晚收工时,有时以排,有时着以连为单位在坑道口进行一天的施工情况小结,对在工作中表现突出的给予表扬,对一些做的不足的提出批评,主要是引以为戒。

最后再以连为单位返回到营地,5点半吃了晚饭,晚饭后为自由活动或由班安排搞副业,种菜或浇水施肥等。晚上7点半是政治学习,由连、排、班分别组织实施,学习两个小时,晚上十点吹熄灯哨休息。

另外到了周末还有开总结会,周六晚上连集中点名和小结一周工作学习生活情况,表扬好人好事,对做得不到位的人和事提出批评,提出明确改进的要求。

周日晚上则是召开班务会,由班、排长小结一周情况,表扬好人好事,指出不足,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目的在于总结提高。

可以说部队的日常生活安排的非常紧凑,加上施工的强度,起初还有些力不从心,但在连队党组织的教育引导下,积极调整了心态,一个月后也慢慢适应了连队的生活节奏。

另外,我们工程施工部队,可以说是四海为家,因为每完成一个任务后就要调往下一个施工地点,所以住房一般都是简易草房,墙是用竹子为架子,用稻草和泥巴糊上,窗户和门是用竹片做的,条件可想而知。

伙食标准每人每天是4角8分,这样的标准加上施工的强劳力付出,营养还是不够的。

不过为了改善战士们的伙食,连队会在营房周边开垦荒地种菜,每个班都有二至三分地,利用晚饭后和星期天的时间,在班与班之间开展种菜竞赛。

这样,连队的蔬菜基本可以自给。

每个连队还会发展养猪副业,养得好连队,最大规模能养到有五、六十头,少的也有三、四十头,猪饲料一般是连队的剩饭剩菜和吃不完的蔬菜以及饲养员打的猪草。

连队的副业生产搞得好,伙食也就好很多,到后来,我连可保障在过年过节和每月杀一头猪,伙食搞好了,战士们吃好了,精神饱满,热情也高涨了起来。

在之后的时间里,我也是铆足了干劲,凡事力争做到最好,在连队各项工作中处处走在前头,脏活累活抢着干。无论是施工还是训练,甚至搞农付业生产都能起带头作用,当年年终总结,我受团嘉奖一次。

1974年3月,我所在连队调到广州修建国防战备公路,施工中机械化作业程度较低,基本上依靠人工作业,特别是装卸各种施工材料,主要用肩扛手搬,期间,我腿部受了伤,连长让我下火线,我只是简单处理包扎后,忍着疼痛又继续参加施工。

那年,我靠着这股踏实肯干的劲光荣入了党,年底当上了班长,后来国防战备公路任务完成,鉴于我突出的表现,我被定为干部苗子培养,75年夏,当时关于我提干的资料都递交了上去,没曾想在年底执行挖大型洞库的任务时发生了意外。

记得那是1975年11月的一个晚上,当时,我连干部战士都奋战在坑道内,热火朝天的赶着工程,我作为风钻班长身先士卒,就在我抱着风钻机聚精会神地打着眼时,只听到“轰隆”一声巨响,巨大的气浪和石块炸得我当时就失去了知觉。

原来是哑炮没有扒出来,加之看管人员一时疏忽没有指出,我在打眼时,风钻机打到了哑炮引发了爆炸。

等我在爆炸昏迷中醒来时,已经是第二天清晨,全身痛得无法忍受,尤其是发现自己眼睛看不见了,心理感觉好像一下子沉入谷底,绝望的思绪涌上心头。

我知道这意味着什么:我的军旅生涯即将画上一个句号,我的之后的人生又该走向何方,如果视力不能恢复......我不敢再往下想!

之后我被转移到了陆军医院接受治疗,在接受一段时间的治疗后,我的视力还没有恢复的迹象,这让我感到非常痛苦,甚至对生活缺乏了信心。

那是我人生中至暗的一段时光,毕竟那时也就20出头,所幸遇到了一群很好的医务人员,在他们的精心治疗和耐心细致的引导下,加上战友们经常到医院看望,给我鼓励,让我度过了这段黑暗的时光。

在经过近一年左右的医治,我的伤势得到好转,尽管最终视力只恢复到了0.2至0.3度,但能重新看到这个缤纷多彩的世界,我还是感到非常欣慰了。

非常感谢军队医务工作者,感谢部队首长和战友们。

后来,我回到了部队,但由于视力问题,组织上根据我的实际情况,并征求了我的意见,最终我依依不舍的离开了军营。

当时组织还特地安排了专人把我护送我回乡,并经县、乡两级政府协调,将我我安置在了一个农机厂工作,保证了我生活无忧,后又在当地政府的关心下,顺利组织了家庭。

另外,当年部队给评的二等甲级残疾证,也让我之后每月能享受到了政府的一笔优抚金,想及此,很感谢组织的关怀,也知足了。

曾有朋友问我:“有后悔选择去参军吗?”

我的回答很坚定:从不后悔!

虽然,在我青春年少时眼睛几乎失明,为国防工程献出了热血,成了残疾人,却是在之后给我的人生带来了不便与缺陷。

但想到也曾为了国防建设事业作了贡献,尤其是我听说当年我们建设的国防工程如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的时候,就感到我的付出是值得的,而且相比于那些为国家安危付出生命的战友,我所付出的那点汗水和鲜血微不足道。

况且生命中一段军营生活,当兵的经历,那时激情燃烧的时光,与战友们朝夕相处的日子,那份纯情、那份友情,始终萦绕在心头,也成为了我人生中最为美好的一段回忆!为此,我想说选择参军,终生无怨无悔!

0 阅读: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