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女博士疑遭性骚扰坠楼三问博导写的“不会再欺侮”保证条

公信力量 2020-09-04 08:33:35

8月中下旬,澎湃新闻发文,浙江大学博士生王某蕾,疑因遭该校博士生导师戴某性骚扰致患抑郁症,并于2018年7月21日在新乡长垣市一高层建筑坠楼身亡。

今年8月16日王某蕾母亲毛女士发微博请求对戴某进行调查。浙江大学回应“缺乏证据”。

8月29日晚,毛女士发微博晒出“浙江大学调查组”“陈海荣”和她的微信聊天截图,内容显示为浙江大学正在组织复查。此次事件中,毛女士提供的戴某2017年手写的“不会再欺侮”保证条,成舆论焦点。

8月28日,《河南青年时报》记者赶赴王某蕾生前家中,独家对话其母亲,还原“保证条”背后的细节。

【追问一】保证条咋来的?“目前为止,这张保证条是得到三方(戴某、浙江大学、毛女士一家)认可的关键证据。”毛女士说。8月28日上午11时,王某蕾生前家中,71岁的王某蕾母亲毛女士展示手机相片里保存的一张戴某向王某蕾写的保证条照片,内容为“本人戴某正式向王某蕾道歉,并保证以后不会再欺侮她。2017.2”。

这张保证条照片咋来的?毛女士称,王某蕾于2013年从河南农业大学烟草学院保送到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攻读研究生,2014年转为硕博连读并转至80后导师戴某门下。毛女士说,2015年王某蕾曾向她提过戴某爱和她开玩笑,但她没在意,认为是老师年轻没架子。2016年一天晚上,王某蕾向毛女士打电话,称戴某“抱我、亲我”。毛女士提醒多加小心。随后又出现多次类似事件。毛女士说,2017年春节后王某蕾返校,电话反馈再遭戴某“性骚扰”,“他将王某蕾搂在他腿上,摸胸、摸下体”。王某蕾事后给戴某打电话,警告如再发生类似事情,就会告知戴某妻子。这种情况下,戴某向王某蕾写下这张保证条并拍照发给王某蕾。王某蕾当晚即转给母亲毛女士。一年后,2018年7月21日下午六七点,王某蕾从24楼坠落身亡。事发后,辖区蒲西派出所出了现场,王某蕾哥哥处理了后事。【追问二】为啥会写这样的保证条?那么,一名男导师为啥要给自己的女学生写这样一张保证条?毛女士说,戴某首先解释写保证条是一篇论文作者署名更改所致。毛女士提供信息显示,在一篇发表论文署名上,原定王某蕾为第一作者,但因为投稿杂志和内容有调整,改为戴某为第一作者,王某蕾成第二作者,也是共同第一作者。戴某解释称,这样改动,是为了论文更顺利地发表。但这样一来,加上后续工作较多,可能会造成王某蕾的不快。所以,戴某向王某蕾写了保证条,保证王某蕾以后的论文不会再出现这样的情况。

毛女士向记者提供的与戴某的通话记录截图那么,戴某的解释毛女士认同吗?今年8月28日,在长垣的家中,毛女士明确表示,不接受这一解释。毛女士说,2019年9月22日,在郑州,针对王某蕾事件,她与戴某和浙江大学调查组进行了面谈。其中就涉及保证条一事。根据毛女士提供的当时的面谈录音,毛女士向戴某追问,为什么论文投递于2017年3月8日,而保证条写于一个月前?当时戴某回复称,实际上他们在2016年就已参与到论文调整中来,那时就确定了署名名次等问题。毛女士表示当时向戴某追要论文投递的全部准确信息,戴某当时同意,但后来并未提供。毛女士又向浙江大学调查组追求论文发表的相关信息,但得到的回复是,根据他们调查组的工作规范,无法向毛女士提供戴某原始的说明材料。9月1日,记者向一位不愿具名的法律专业人士求证,浙江大学调查组不提供证据材料的行为是否合理,得到回复说属正常现象,但可以通过警方立案索取。不过,因王某蕾属自杀,警方立案不易。毛女士说,如果真是因为论文署名导致王某蕾心有怨言,进而要求戴某写下保证条,那么女儿当时到底表现了什么样的不满?在2019年9月22日郑州面谈会上,毛女士向戴某发出追问。戴某回复说,时间过去太久,他已记不清楚了。【追问三】保证条内容为啥带“欺侮”一词?毛女士说,就按戴某说的是因论文署名写的保证条,那为什么选用“欺侮”一词?毛女士为此专门查阅《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第7版解释,欺侮意为“欺负”;而“欺负”一词为“用蛮横无理的手段侵犯、压迫或侮辱”。“用这个词为一个论文署名道歉,显然用词有点言重了!”今年8月28日,在长垣家中,毛女士这样告诉《河南青年时报》记者。

谈起女儿,王某蕾的父母十分悲痛

戴某又如何解释?根据毛女士提供的2019年9月22日郑州面谈会录音,戴某给出解释:“可能时间也很久了,但是我相信有时候写写东西可能也比较随意。”“那个时间点,个人(指戴某自己)情绪上很紧张,当时文章被拒,大家都很伤心痛苦。有时候确实我的遣词造句也好,在事情的做法上也好,都有不妥当的地方……但是事实确实和你们想的不一样。”根据录音中戴某的解释,他与王某蕾的师生关系属于相互信任的类型,“王某蕾有时候可能也会发发小脾气,因为女孩子嘛,而且说实话她是我的第一个学生,我可能对她更好,或者说是更偏心。”“你知道‘欺侮’是什么意思吗?”面谈中,毛女士丈夫追问。“说实话在我平时写字的时候,没有出现过这个词语,我只能说后面这个字是笔误。”录音中戴某这样解释。【核实】记者多次致电浙大相关人士均未获得回复记者从浙江大学官网及其他媒体渠道获得了浙江大学相关人士的手机、办公室电话及邮箱等联系方式,并一一联系核实。8月28日下午,记者拨打浙江大学官网首页联系电话4次,均未接通。8月30日晚、8月31日上午,记者分别拨打戴某手机2次,均未接通。相似时间段,记者分别拨打浙江大学调查组成员陈海荣、赵建明电话,均未接通。8月31日上午,记者先是拨打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院长陈学新手机,未接通。随后,赵建明主动回复记者电话,表示是本人,但也表示由于他无法核实记者身份,要求走官方渠道。记者询问如何走官方渠道,赵建明并未说明。当天上午,记者两次拨打戴某办公室电话0571-88982608,均未接通。记者还分别拨打陈海荣、赵建明办公室电话,均未接通。8月31日,根据澎湃新闻信息,王某蕾一事由学校党委教师工作部负责调查,记者拨打浙江大学官网显示的党委教师工作部办公室电话,一名女士接通电话,但表示此事“我们不方便对外回应”。当记者询问哪里可以回应此事时,该工作人员原本表示“你打那个……(电话)”,但犹豫过后表示不方便回应。记者随后拨打浙江大学官网显示的党委宣传部电话,一名女士为记者提供了新闻办的电话,表示该电话可以回应,但记者于当天10:55、10:58、16:01分别拨打,均未接通。截至发稿,记者向陈学新、戴某发送的询问邮件并未获得回复。○链接王某蕾曾入选“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根据毛女士提供的王某蕾生前获取荣誉,王某蕾曾获得国家奖学金并入选2018年度“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

王某蕾曾获2015年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证书

按照该计划,自2016年起,每年在全国遴选400名应届或新近毕业的优秀博士,进入国内博士后设站单位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国家给予每人两年60万元的资助,其中40万元为博士后日常经费,20万元为博士后科学基金。截至9月3日晚,毛女士于8月16日晚发布的微博长文《求对浙江大学博导戴×进行调查》已有80万+的阅读量。(来源:河南青年时报)

0 阅读:16
公信力量

公信力量

做有价值的信息,增强社会公信力,弘扬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