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四野“头号虎将”,曾帮伟人办过一件感人之事,两儿子很厉害

红色先驱 2024-12-15 09:19:45

新中国57位开国上将,是上世纪50年代人民解放军将官阵容中的骨干力量,战争年代,他们为创建新中国东西驰骋、南征北战,和平年代,他们承先启后,成为新中国成立相当一个时期内总部、战区的掌兵大员。

他们的平均年龄只有45.6岁,如此年轻的上将方阵,在世界上都是少见的,不过与此同时,他们的年龄跨度又是比较大的,其中年龄最大的陶峙岳 63 岁,年龄最小的肖华只有39岁。

而另外两位年仅40岁的开国上将,一个是二野虎将陈锡联,另一个便是被誉为“四野头号虎将”的刘震。

1915年,刘震出生于湖北孝感,原名刘幼安。少时,因家境贫困,他种过田,放过牛,12岁学时学做木匠活,后来将军回忆起木匠经历直言:“木匠学徒虽然很苦很累,但对后来的军事生活有一个好处,当我第一次拿起枪时,很快就懂得了三点成一线的瞄准要领。”

1931年,刘震参加红军,1932年入党。在入伍后不久的一次战斗中,第一发子弹就击中了敌人,接着又在一个反冲锋中成功抓获两个俘虏,收缴两支枪。

凭借在战场上的出色表现,他被推荐到了鄂东北道委特务大队。这个特务大队后来改编为红25军手枪团,成为军长徐海东、政委吴焕先手下直接指挥的一支尖刀部队,后来成为开国上将的韩先楚同样出自这个手枪团,且和刘震出自同一个班。

1934年5月6日,徐海东指挥红25军奇袭皖西罗田县城,歼敌一部,缴获7000法币和大量武器弹药。这也是主力红军西撤后,红25军完成的第一个大胜仗。

战后,军里召开总结大会,人人评功摆好,议论的基本上都是谁谁消灭了多少敌人,谁谁缴获了多少法币、武器等等。

唯独坐在角落的刘震,在认真回想了战斗全程经过后直言:“此役不能算全胜。”

一句话不禁令在场的指挥员和老战士们大为吃惊,刘震则继续认真分析道:

“我军在此役中一共存在3个问题,一是在进攻敌人山头时,火力没有组织好,造成我方较大伤亡;二是退出战斗时,命令不统一,队形混乱,造成部分部队损失;三是手枪团进仓库背法币的时机略晚,如早出发半个小时,效果更好。”

说完这些,刘震又建议部队要加强战术训练。军长徐海东闻言,当场拍案叫好:“刘震这个兵有战术眼光,可以当连长、指导员!”

于是,时年19岁的刘震就这样被破格由战士提拔为营政委、团政委。自此开始了他长达几十年的军事指挥生涯。

1936年,21岁的刘震任上师政委,也是在这时,总感觉自己名字中“幼”字不是滋味的刘震才正式改了名字。

而后全面抗战8年,刘震在苏北6年时间,真正成长为一位能打大仗硬仗的优秀指挥员,在苏北对敌斗争中打出了威风。

他在军事指挥中有两大特点,一是善于观察地形,二便是善用炮。

红军时期,常缴获敌炮,但因不懂使用,只能砸掉。而刘震从那时起便开始研究,最终学会,因此还被徐海东奖励过一条毛巾和一个茶缸。

抗战时期,刘震更将缴获的一门日本迫击炮,成功改装为曲射平射两用炮,并凭借其攻下敌人140多个据点。

日本投降,抗战胜利后,新四军第三师奉命进军东北,编入东北民主联军,后经过整编,组建为东北民主联军第二纵队(后又改编为东北野战军39军)。

在3年东北解放战争血与火的斗争中,这支部队驰骋于广阔的黑土平原,上演了一幕幕威武雄壮的战斗故事。而领导这支部队的指挥员,就是刘震。

1946年,30岁的刘震接替黄克诚,出任纵队司令员。在对部队的整顿和训练中,他两手抓部队政治思想教育和军事训练,同时还派干部前往大兴安岭地区收集日军留下的大批火炮和弹药,加强炮兵。

如此短时间内,东野二纵不但克服了进入东北后因各方面不适应所致的窘境,而且大大提高了部队军力战力,达到了兵强马壮的地步。

在刘震的率领下,东野二纵利用日军留下的大批火炮,打法库,攻锦州,克天津,屡立战功。尤其在东野攻打锦西(今葫芦岛)的战斗中,刘震指挥东野二纵运用炮火延伸掩护步兵不断前进和分炮包干射击目标的方法,在战场上大显神威。

辽沈战役打锦西之前,东野司令员和政委前往二纵阵地察看地形,刘震陪同,当被问及是白天进攻好还是夜间进攻好时,刘震果断直言:“白天进攻好,我们的炮火优势于敌人,白天看得清,能更好地摧毁敌军的防御工事。”

又被问及如何应对敌人的钢筋水泥碉堡时,刘震更自信道:“用两发不上引信的炮弹在碉堡上撞一个洞,再用一发带引信的炮弹打,三发炮弹打在一个点上,碉堡肯定上天。我们试过好多次了,没问题。”

如此,正是采取刘震所提出的这一战术,东野很快打下了锦西,为辽沈战役的胜利乃至东北的迅速解放作出了重要贡献。

东野二纵在这个过程,也真正锻炼为一支令敌人闻风丧胆的钢铁部队。二纵5师更成为东野头号主力,获东总公开称赞:

“该部队系东北部队之最有朝气的一个师,突击力最强,进步快,战斗经验丰富,攻防兼备,能猛打、猛冲、猛追,三猛称著;善于运动野战,攻坚力亦很顽强,为东北部队中之头等主力师。”

刘震也获誉四野“头号虎将”。

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1950年冬,刘震调任志愿军空军司令,指挥我空军同号称“空中霸主”的美空军作战,打了一场又一场漂亮的空战,取得辉煌战果,获毛主席祝贺。

只可惜不多久,由于长期过度劳累,刘震的身体健康出现了问题,到后期指挥空战时双腿连站立的力量都没有了,最终回国。

1954年3月,刘震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副司令员兼东北军区空军司令员。

1955年,刘震将军被授予开国上将军衔,时年仅40岁,成为当时57位上将中最年轻的几位之一。

七十年代,刘震先后任沈阳军区副司令员和新疆军区司令员,1977年起任中央军委委员,进入八十年代后,他又接连当选第十、十二届中央委员。

1985年,刘震将军主动请求退出党的中央委员会,不再担任中央委员,并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了一篇题为《老同志要有点乐退精神》的短文。

退休后,他将“乐退精神”发扬到底,总少不了到舞场上跳腾几下,心血来潮时,又尤爱写书法,而他最拿手的几个字,便是“振兴中华”。

1992年8月20日,因肺癌转移,刘震将军在北京不幸病逝,终年78岁,自此走完戎马一生。

回顾刘震将军的一生,他为人谦虚,一贯只顾埋头打仗,对名利甚少在意。而值得一提的是,刘震将军生前,还曾帮毛主席办过一件十分感人的事,那是他自抗美援朝战场回国后在任空军学院院长时,曾同妻子李玲一起,当了一次红娘,将在空军学院物色到的一位名叫杨茂之的干部介绍给了毛主席长子毛岸英的遗孀刘思齐。

后来杨茂之和刘思齐顺利走到一起,结为夫妻,刘震将军和妻子李玲作为介绍人还被邀请到了婚礼现场。

而给刘思齐当红娘,这件事其实也是受毛主席所托,自毛岸英牺牲后,毛主席将儿媳刘思齐当做女儿一般对待,一直劝说刘思齐再找,在刘震将军夫妇的帮助下,毛主席的这桩心事也总算了了。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刘震将军夫妇如此热心善良,他们教导的两个儿子也很优秀。

长子刘卫东,出生于战争年代,成长于和平年代,1960年年满18时参军,成为人民解放军中的一员,曾先后任南海舰队副政委、南京军区副政治委员兼海军东海舰队政治委员。1988年被授予海军少将军衔,2001年又成功晋升海军中将。

次子刘卫兵,则于1962年参军入伍,之后相继在长春空军航校、解放军外语学院学习,1978年任旅大警备区副连长,后又调至沈阳军区后勤部任铁路局军代表。1985年,转业回到北京。

2015年,刘卫兵接受人民网强国论坛专访,谈及父亲刘震,他坦言:“父亲吃苦耐劳、团结友好的精神伴随我一生,对我的影响太大了。”

素材来源:

柏曼卿,程敏.一支能征善战部队的优秀指挥员——纪念刘震将军[C]//铁流 16——迎国庆 忆峥嵘岁月,2009:14.

卢振国.一个班走出的三位将军[J].党史博览,1999,(06):45-48.

胡佑启.从陆战到空战的刘震将军[J].党史天地,1994,(08):36-37.

喜欢本文的朋友,可以点下“关注”,感谢大家支持!
0 阅读:315

红色先驱

简介:欢迎大家关注红色先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