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质疑所谓的“泥板文字”所用之泥板是伪造的。
苏美尔人创造的早期楔形文字
其实,也不能叫质疑,我怀疑其中有些人是“选择性”不相信。
不相信西方的考古,认为全是假的,只有我们自己的考古才是可信的。
这些人自称“西方伪史论者”。
要论事实:则事实是事实。
激进的西方伪史论是不愿承认事实的。
他们一味只要求提供证据,为什么要提供证据?
为这样的要求提供证据,这就好像要你重新证明“电脑为什么能计算”、“进化论”或“不能超越光速”一样。
已经被证明的事情,重新要求证明,何必要之有呢?
如果不论事实:这些西方的考古结论对他们来说就是一种“选择”,他们就选择“不相信”。
事情是这样的:
万事万物,如果选择不相信,倒是安全了,但是也错失了机会。
如果选择相信,显然是冒险了,但是你也获得了机会。
而我们人类,作为群居智慧动物,我们选择相信:
——相信宗教
——相信哲学
——相信艺术
——相信格物致知
——相信物理
——相信科学
相信了,对人类来说是冒着极大的风险的。
人类就喜欢冒险,不是吗?
即使如此,我们还是要摆事实,讲道理。
下面从三个方面来阐述一下:为什么两河流域的写着楔形文字的泥板能5000年坚固不化?
壹首先,泥板的材质
泥板文字,也叫楔形文字,公元前3000年就比较成熟了。这是最早生活在两河流域(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上的苏美尔人创造的一种文字。这种文字写在泥板上,用芦苇杆或树棍刻画在新鲜的泥板上,然后晾干或烤干或烧干,就可以用于记录事件、交易、账目等。
苏美尔人的泥板文字,其实挺粗糙的是不是?
苏美尔人发明的楔形文字写在泥板上,比甲骨文要早将近2000年(注意,是甲骨文,不是更早的还没发现的其他什么文)
问题是,这些泥板是用什么做成的,怎么这么耐保存?
划重点:泥板的材质是黏土(粘土)
粘土是一种什么材质呢?粘土的材质各种各样,包括陶土、制作瓷器的高岭土等等,虽然种类繁多,但是总的来说就是叫粘土。其主要成分就是二氧化硅,就是制作玻璃的材料。当然,粘土还有很多其他成分,比如氧化铝、硅酸盐等等吧。
人类很早就发现粘土能制作器皿。比如:公元前5000年的仰韶文化时期的彩陶,就是用粘土制成。
公元前2500年的龙山文化,制作出的薄如蝉翼的黑陶,也是一种粘土。
更不用说,长江口的紫砂陶了,是几种粘土混合的产物。
瓷器,也是黏土制成,是一种特殊的纯度更高的黏土,叫“高岭土”,其成分含有氧化铝等。
两河流域用于书写楔形文字的泥板,同样是黏土制成,泥板的英文为Clay tablet
前一个字clay就是黏土的意思。后一个字tablet就是平板,比如你买的平板电脑就叫tablet,当然,如果是乔布斯那个品牌,人家叫pad,那即是人家的品牌名,也是人家的产品名,另当别论。
我要反问“西方伪史论者”的是:都是黏土制成之物,怎么咱们的仰韶彩陶、黑陶都能保存下来,人家的“泥板”就保存不下来呢?
No answer?
仰韶彩陶,公元前5000年
不等他们回答了,我们继续絮叨。
那么,泥板是怎么做成的呢?第一,我可以这么说,所有保存下来的泥板,全部是经过烘烤或火烧的。
泥板一旦经过烘烤或火烧,就会变成像陶器一样的材质,非常坚硬,如果选材好(比如比较细腻,纯净)就会形成致密的结构,不易被风化、氧化(已经氧化了)、侵蚀,经过数千年很可能会被保存下来。
第二,实际上,大量的泥板都已经化成粉末了,这些泥板写完楔形文字后,只是晾干了,不易保存,早就灰飞烟灭了。这就像咱们的甲骨一样,能保存下来的是极其幸运的,大量的甲骨(也许10倍不止)都成了粉末或被当成中药吃掉了。
第三,少数(相对来说)被烘烤的,被火烧的(低温,也就几百度)才幸免于难,被后来的人类发现。我听见了,有人问,为什么要烘烤或火烧?学者们猜测,也许是重要的文件,人们早就发现了火烤的泥板保存更长久。也许是发生过火灾,存档的泥板被火灾烧过。可以类比三星堆,那里到底发生了什么,没人知道,怎么那么多祭祀铜器全部被乱七八糟丢弃到一个坑里?这可能是永恒之迷。
贰其次,我们来说说环境因素
两河流域是干旱地区,那里是灌溉农业(注意“灌溉”两字,对比华夏地区的靠天吃饭)。灌溉农业,顾名思义,就是有发达的灌溉系统,依靠河水灌溉农田。!警示:埃及和两河流域的灌溉农业不是依靠水泵哦,那时候没有水泵。他们依靠的每年河水泛滥后留下的大大小小的池塘、水洼,然后在这些池塘之间建立沟渠,让河水流淌到农田。
或者采用一种人工汲水系统:对了,就是采用杠杆,一头挂水桶,另一头绑块大石头。因为是河口平原,汲水不需要到深涧,因此是很容易的。
这样的灌溉方式,保证了埃及和两河地区的农业用水,形成了发达的农业(在中国北方,水浇地和山地的产量差距极大的)。
古埃及灌溉
这里有一张世界降雨量的地图,用颜色表明了各地的降水量分布,其数据是:降雨量 – 蒸发量 = 各地的实际雨量
两河流域蒸发的水量>降水量
显然,埃及和两河流域都是极其干旱的地区,两河流域的实际降水量是负200,也就是每年的蒸发量>降水量,你说气候干燥不干燥?
在如此干燥的地区,保存东西,尤其是保存烘烤的泥板这类非有机质,是完全有可能的。当然,如果一件物品完全泡在水里,由于隔绝了氧气,也能保存相当长时间,比如我们打捞的南海1号,那些泡在海底的瓷器出水后就光亮如新。
南海1号所载瓷器
对保存物品最不利的,是那种,下了雨,又非常干燥,接着又下雨,又干燥,这种情况下,物品会很快遭到侵蚀,即使没有氧化侵蚀,这种频繁的脱水、浸水,也很容易导致物品迅速开裂散架。不幸的是,华夏地区就是这样的多雨,又炎热的地区。
(纯猜想)也许,在甲骨文之前,我们华夏地区也真的有泥板文字,或类似的陶文(成句的哦,零散的文字似乎已经发现了),可惜由于环境的不利因素,这些陶文都化成了泥沙,不复存在了。
叁最后,我们来说说,为什么说人类最早的文明要在沙漠地带的河口位置?
有时候,我们会自问,人类最早的文明为什么要在干旱的沙漠地带产生呢?
苏美尔人创造的文明就是人类最早的文明,埃及紧跟其后,为什么这两个文明要在沙漠地带产生呢?
这个如果不解释,许多人可能还是多年在原地转圈,百思不得其解,最后一句“西方伪史论”了事。
这事有点复杂,但是我尽量简短的说明,注意是说明,不是证明。
东非大裂谷简单了解在地质史大约3000万年前,非洲大陆板块开始撕裂,东部非洲的一长溜地方与非洲分裂开了,形成了一个大裂谷。这个大裂谷有多大呢?很大很大,宽度最窄的地方也有几十公里,宽的地方有200公里。深度,达到1000-2000米,你想想能有多深!
东非大裂谷的位置,如图:
东非大裂谷示意图
再附赠一张东非发现的系列早期人类骸骨图示:我只标了露西,其他的有兴趣自己查吧
东非大裂谷对人类演化的后果由于东非大裂谷的撕扯,非洲分成了东部非洲和西部非洲。
在撒哈拉以南地区,东非变成一个大草原,西部非洲则是热带雨林。
这导致了严重后果:生活在西部密林里的类人猿,继续享受密林深处的丰富食物,而东部非洲的那一长溜地区(从索马里往南)上的类人猿不得不改变生活方式,因为他们的居住地变成了草原!
迫不得已,东非草原上的类人猿从树上来到地上,开始直立行走。经过数百万年,这些直立人竟然进化出了发达的大脑,最终成为智人。
艰苦的环境会塑造出更发达的文明,欧亚大陆的南北对比,可以一目了然。
人类最早就是生活在干旱地区最早的人类的确生活在干旱地区,一方面迫不得已,一方面又有很多好处:
食物来源少
不得不挖草根,于是学会使用工具
不得不挖虫子,还是得用工具
不得不砸骨头吃骨髓,反而助长了大脑
有草原猛兽
不得不集体对付猛兽,社交大发展,语言大发展,弓箭发明
为躲避猛兽
不得不向沿海迁徙,学会了捡拾贝类充饥,海滩上贝类鱼虾蟹很多,可是一次吃不完又没法保存,不得不学会进行“交易”,这就是为什么最早的货币是“贝”的原因。
一个科幻片的开头带来的启示许多科幻迷看过《2001太空漫游》,这部划时代的科幻片是老科幻迷的心头珍宝。
在影片的开始部分,导演看似无意,实则非常走心的把早期人类的聚居地设定了一片干旱的稀疏草原上,甚至你称之为“沙漠、戈壁”都可以,截取了几个画面供各位欣赏:
早期人类生活在干旱地区
为了一点水源互相恐吓
为了生存砸开骨头,吃骨髓
这样的设定绝对不是随意设计的,而是经过人类学家之手,导演精心安排的,是非常符合早期人类的生活场景的。
生活在沙漠地带(稀疏草原)的河口,对早期爬树武功尽废的人类来说善莫大焉:
一,有水
二,躲避猛兽追击
三,蛋白质(动物骨髓,贝类、鱼虾蟹)
四,毫不费力迁徙,因为没有树木阻挡
有人说了,为什么人类不迁徙到“气候适宜”的地区生活呢?那我就问你一个问题:对人类来说,雨水充足、温度正好的“适宜居住”的地区,难道对其他动物、植物来说就不适宜了吗?
“气候适宜”的地区,也正是树木繁茂,动物众多的地区。
在这样的地区,几千年,几百年的大树密密麻麻,对没有发明金属的人类来说,这样的地区能生存吗?
经过数百万年的演化,已经直立行走的人类,是不可能回到森林中去的。
那么,最好的地方就是干旱的河口地区了。
这也就是,为什么人类最早的文明产生于埃及和美索不达米亚的原因了。
当然,还有其他地理原因,这里就不再赘述了。
小结:文明发源于干旱的沙漠地带,那里的气候条件幸运的保存下来一些早期文字,就是这么简单。个人认为,如果不是温暖多雨的地带,泥板、陶文、竹简、木牍都不易保存,否则华夏真有可能发掘出令人瞠目结舌的比甲骨文更古老的文字。
小编跟我读三遍是泥板不是陶板!
连火的来源都要靠神话的阿波罗去偷,大洪水时期要躲在诺亚方舟才能存活的民族,到底有多少令人信服的历史?
作者抄作业都没认真去抄,泥板文字能保存这么久,还有一个关键材料,沥青!!!两河文明现在到处都是石油,天然气。当古代的华夏人苦哈哈的钻木取火,两河流域地上自燃的天然气,才是促进文明更快进化的推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