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10月,毛主席在提出“共同富裕"概念时所表述的内涵至今仍然具有深远的意义。
毛主席明确指出,“走资本主义道路时间将会很长虽然也能够增产,然而所需的时间将会很长,而且这是一条痛苦的道路。"
这种“痛苦"即体现在走资本主义道路最终导致社会两极分化、贫富差距扩大的结果。
这种结果背离了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和初心使命,同时也与人民的期盼及愿望背道而驰。
正因如此,毛主席明确表示,我们不搞资本主义,这是不会改变的事实。人民能够看到逐年增加的富裕和国家的日益强大。
而这种富裕是共同的富裕,强大也是共同的强大,每个人都将从中受益。
能增产却弃之?探究背后隐忧新中国成立初期,一穷二白,百废待兴。经历了百年战火的侵袭、列强的掠夺,国内经济濒临崩溃。工业基础极为薄弱,重工业近乎于零,仅有的少量轻工业也在战乱中千疮百孔;农业生产方式落后,广大农民还在沿用传统手工劳作,靠天吃饭,粮食产量极低,难以养活数亿人口。同时,物资匮乏,通货膨胀严重,货币贬值如脱缰野马,百姓生活困苦不堪。
在这样的艰难处境之中,发展经济、实现增产成为当务之急。资本主义在西方的发展历程中展现出强大的经济扩张力,它以私有制为核心,激发个体对利益的追逐,进而带动生产积极性,在一定阶段、一定条件下确实能快速推动物质财富增长。当时中国一些城市的工商业领域,若采用资本主义式的经营,让企业主依据市场逐利原则自主决策生产、扩大规模,短时间内部分产品产量或许能显著提升。
可毛主席却有着更深层次的顾虑。资本主义的逐利性若不受节制,必然导致严重的两极分化。
富者凭借资本优势不断积累财富,贫者只能出卖廉价劳动力,挣扎在温饱线上。
回首旧中国,上海滩的十里洋场,一边是外国资本家与买办阶级纸醉金迷、奢华无度,一边是黄包车夫、码头工人食不果腹、衣不蔽体,巨大的贫富鸿沟撕裂着社会。
若任由资本主义发展,广大历经苦难、刚刚翻身做主人的劳动人民,极有可能重新陷入被剥削、被压迫的艰难处境,这与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求解放的初心使命背道而驰。
增产“长痛”之源起贫富分化的必然结果
在资本主义体系中,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是核心特征。资本家作为生产资料的拥有者,掌控着生产与分配的主导权。他们投资建厂、购置设备,雇佣工人进行生产,目的是追求利润最大化。
工人阶级为了生计,不得不出卖自身劳动力,换取微薄工资。随着生产规模扩大、技术进步,资本家凭借资本优势获取绝大部分新增财富。
如19世纪的英国,工业革命浪潮下,工厂主们财富呈几何倍数增长,生活奢靡;而广大工人却在恶劣环境中每日劳作超12小时,工资仅够勉强糊口,居住在拥挤脏乱的贫民窟,贫病交加。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深刻剖析这种现象,指出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就是“在一极是财富的积累,同时在另一极,即在把自己的产品作为资本来生产的阶级方面,是贫困、劳动折磨、受奴役、无知、粗野和道德堕落的积累”。
这种贫富分化不仅带来物质生活的天壤之别,更在社会层面造成阶层对立、矛盾丛生,社会公平正义被践踏,人道主义危机频发。
经济主权旁落之殇
回首旧中国,自1840年鸦片战争国门洞开,列强凭借坚船利炮逼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疯狂掠夺经济特权。海关主权的丧失堪称重创,海关大权长期被洋人把控。
英国人赫德担任总税务司长达近半个世纪,海关的政策制定、税收征管全由洋人说了算。他们肆意压低进口关税,为列强倾销商品大开方便之门,同时抬高出口关税,严重阻碍中国本土产品走向世界。
大量外国商品如潮水般涌入,本土手工业、农业遭受灭顶之灾,无数作坊、工厂倒闭,农民的农副产品滞销,经济陷入绝境。民族资本主义产业在夹缝中艰难求生,发展空间被极度压缩。
一战期间,列强忙于战事,中国民族工业短暂迎来春天,纺织、面粉等轻工业有所发展;可战后列强卷土重来,通过控制原材料供应、市场销售渠道等手段,再次将民族产业逼至悬崖边缘,大批企业破产,民族资本大量外流,经济主权的缺失让中国经济沦为列强的附庸,毫无自主发展、稳定增长的根基。
社会主义:当时中国的“止痛良方”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尽显
社会主义制度下,生产资料公有制占据主导,国家能够从宏观层面统筹规划经济布局。
“一五”计划堪称典范,1953 - 1957 年期间,国家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如鞍山钢铁公司无缝钢管厂等三大工程、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第一机床厂、飞机制造厂等纷纷崛起。
在建设过程中,全国一盘棋,各地人力、物力、财力向重点项目汇聚。东北老工业基地凭借雄厚工业基础,输出大量技术人才;内地省份提供丰富原材料,保障生产所需;国家财政资金向工业领域倾斜,确保项目顺利推进。
短短数年,中国初步建立起独立的工业体系,一改往昔工业孱弱面貌,开始向工业化大步迈进。再看重大工程建设,从川藏、青藏、新藏公路相继通车,到武汉长江大桥落成,都是举全国之力攻坚克难。
筑路大军风餐露宿,在极端恶劣环境下奋战,各地物资持续供应,沿线群众踊跃支援,硬生生在崇山峻岭、激流险滩间开辟出交通动脉,让边疆与内地紧密相连,为经济发展、国防巩固筑牢根基,这种强大的资源整合与推进能力是资本主义无法比拟的。
人民至上的发展初心闪耀
土地改革让广大农民真正成为土地的主人,1950 - 1952年在新解放区开展的土地改革,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3亿多无地少地农民分到土地,彻底摆脱封建土地关系束缚,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粮食产量稳步提升,为国家粮食安全奠定坚实基础。
在城市,社会主义工商业注重保障工人权益,工人阶级成为企业主人翁,参与企业管理决策,劳动条件逐步改善,工资福利稳步增长,“铁人”王进喜等产业工人代表,为国家工业发展舍生忘死,奉献青春热血。
而且,社会主义致力于普及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扫盲运动让无数百姓识字明理,开启知识大门;医疗卫生体系逐步完善,赤脚医生扎根乡村,为农民健康保驾护航,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与日俱增,真正成为国家发展的最大受益者。
历史镜鉴:当下发展的启示之光
毛主席当年的抉择为今日中国发展照亮前行之路。在国际风云变幻、经济全球化浪潮汹涌的当下,我们愈发体会到社会主义制度根基的重要性。
面对全球性经济危机冲击,中国凭借公有制经济的中流砥柱作用,政府有力调控,精准施策,稳定就业、保障民生,让经济航船稳行。如疫情期间,国有企业冲锋在前,保障医疗物资供应、维持生活物资运转,尽显责任担当。
在迈向共同富裕征程中,脱贫攻坚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数千万贫困人口脱贫,靠的正是社会主义以人民为中心,精准帮扶、产业带动等策略,绝不让贫困代际传递,这是对毛主席“共同富裕”理念的传承。
当下,我们持续推进乡村振兴,缩小城乡差距,让发展成果全民共享,向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稳步迈进,以坚实步伐回应历史的选择、人民的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