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最后一周,备受关注的债市可谓是热点频频。
上周三晚间,央行官网在“公开市场业务”栏目下新增“公开市场国债买卖业务公告”;
上周四尾盘,央行发布公开市场买断交易公告,宣布向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买入4000亿元特别国债;
上周五尾盘,央行发布首个“国债买卖业务公告”,8月买入短期限国债、卖出长期限国债,合计净买入国债面值1000亿元。
(来源:wind、公开信息)
随着增量信息接二连三落地,债市在反复消化中,也经历了震荡来回。
01►
重磅消息频现,
哪些要点需关注?
——央行买入4000亿元特别国债,意味着什么?
事实上,这就是一次较为常规的特别国债“借新还旧”操作。
本次央行从公开市场一级交易商手中买入的4000亿元债券,对应的正是于8月29日到期的2017年特别国债(一期)(发行规模4000亿、期限7年)。
(来源:Wind)
央行为了配合财政部特别国债的到期续发工作,按照惯例采用了“财政发给银行,银行过手给央行”的模式,核心是避免因为特别国债的到期,对金融市场产生扰动。
本次不涉及基础货币投放和回笼,自然也不会影响到银行体系流动性以及债券市场的供需状况。因此,公告的发布对债市本身的影响较小。
而市场的关注点在于,目前央行持有国债的久期拉长,未来是否会通过卖出这批特别国债的方式进行利率调控。
华泰证券认为,尽管凡事无绝对,后市也应边走边看,但央行后续大概率不会将续作的长期、超长期特别国债在二级市场卖出。
毕竟本期特别国债发行背景特殊,属于2007年定向发行的特别国债,在2017年第一次陆续到期续作后的二次续作。而历史上,这些定向发行的特别国债也从未在二级市场进行过交易。
——央行买卖国债落地,意味着什么?
从7月初央行官宣将开展国债借入操作起算,不到2个月后,市场热议的公开市场国债买卖操作终于落地。
一方面,央行净买入短期债券,可能是在替代MLF释放长期流动性。8月MLF净回笼1010亿元(到期4010亿、续作3000亿),与央行国债净买入量相当。未来央行公开市场买卖国债,可能成为新的向市场投放“长钱”的重要手段。
另一方面,与四月以来央行频繁发出的关于“长债风险”的警示目标一致,央行本次“买短卖长”的主要考量,仍然是调控曲线形态,类似于“反向扭曲”,以维持正常向上倾斜的收益率曲线,即债券的期限越长,收益率越高。
通常来讲,同一类型债券期限越长,投资者所要求的风险补偿和流动性补偿会越高,债券的收益率也会越高。但如果短端利率偏高,则意味着长期回报预期下降、而短期融资成本较高,反过来会侵蚀长期增长预期。
年内央行曾多次指出,当前长期限债券的利率过低,与经济基本面的实际情况并不相符。在上半年长债利率快速下行的过程中,同时也可能积累了一定的顺周期风险。
因此从监管意图来看,仍然是抑制短期投机行为、稳定长债收益率、纠偏收益率曲线形态,并引导利率水平回归合意区间,避免导致类似于2022年底债市出现的负反馈螺旋。
02►
后市怎么看?
债市会“转向”吗?
年初以来,机构欠配和“资产荒”成为债券市场收益率下行的主要推手。
进入三季度,央行调控利率节奏之后,债券市场开始迎来两重定价机制,一是政策层面对于利率曲线的引导,二是金融机构“资产荒”驱动下的债市价格。由于二元定价机制的复杂性,债市陷入了迟疑。
8月以来,债券市场整体呈现出利率债先调整、先企稳,而信用债仍在调整中的特征。
年底资金“落袋为安”的潜在需求,以及理财和债基的阶段性赎回,似乎也为当下债市的运行增添了一些“压力测试”的不确定性。
从本轮操作的后续影响来看,央行“买短卖长”的操作不仅向市场注入了流动性,同时也提振了对于短债的需求,使得前期对于资金面波动和存单利率上行的担忧反而有所缓解。
事实上,央行的本意未必是大幅抬高利率水平,更多是避免形成单边预期并不断强化。而当前基本面仍处于波浪式运行的进程中,经济的复苏本身需要宽松的货币环境支撑。
从基本面角度看,目前的状况尚不足以支持债券市场的整体转向。此外,政府债券发行的高峰期有望在9月至10月结束,届时市场上的供给压力预计也将得到缓解。
从政策的意图看,监管的表态依然偏积极,对市场的影响更多的在节奏和力度。流动性方面,8月一度较为紧张,9月基础货币存在缺口,央行降准可期。考虑到9月美联储降息是大概率事件,而人民币汇率近期稳中有强,因此不排除9月降息可能。
关于银行理财和非银产品赎回负反馈的问题,随着市场调整,相关产品静态收益率有望得到提升,提升对客户资金的吸引力,预计负反馈带来的影响亦不会持续太久。
综合分析,尽管目前的信用债利差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后已经有所改善,但政府债券发行的供给冲击,以及理财和非银产品的赎回问题可能仍将持续一段时间,这意味着,短期内债券市场或将面临“顺势但逆风”的复杂局面。
03►
手里的债基如何操作?
纯债基投资建议上,如果投资者更关注短期的“避震”需求,不妨更多偏向短债基金的配置,等待信号进一步明朗。
如果投资者的资金期限相对更长,如可达1年及以上,则可以考虑逢调整布局中长期纯债型基金,通过长期持有追求,相对更高的固收资产内在回报水平。
但总体来看,对债基本身而言,这个位置或许短期仍有颠簸,但并不会改变其长期投资价值。纯债型基金的投资收益主要来自以下几个部分:
一是票息,就是根据债券票面利率计算的持有债券的应得利息,除非债券发生了违约,这部分属于固定收益;
二是资本利得,即债券市场价格发生变化时,“低买高卖”的债券价差收入。
此外,债券管理人还可以通过加杠杆,从而放大前两种收益。
由于大多数债基采用净值法计量,每当谈及债基的回撤,我们通常指的是基金净值的减少,而这往往主要来自于资本利得的变动。受债市波动的影响,短期内债券基金的净值可能会有所回撤并出现浮亏。
然而,债券本身是生息的,具备“固定收益”的特质,只要没有出现“暴雷”的情况,即便债券市场价格下跌,其产生的债券利息收益也能平滑跌幅,甚至逐步填平亏损。而当债券市场回暖时,这些票息收益则能进一步增厚总回报。
数据来源:Wind,采用万得纯债型基金指数走势,统计周期2023/1/1~2023/12/31,过往数据不预示未来,不代表基金产品收益。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我国债市向来“熊短牛长”,无论行情“颠簸几许”,过去十年间,万得债券型基金指数总能在震荡之后再度上行。
投资者或许已经认知到,在净值化改革的趋势下,随着刚兑被打破,再优质的投资品种也将经历市场价格的起伏,只涨不跌的局面将不复存在。
尽管短期的波动在所难免,但展望长期,中国经济正从高速增长阶段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变,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模式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变革。置身于当下经济转型的时代浪潮,当我们仔细考量市场投资者的客观配置需求,以及其他众多影响深远的中长期要素时,我们不难发现,债券市场仍然处于一个相对有利的环境之中。
而债基本身,依然值得从资产配置的视角进行谋划,并且长期持有。
今天先说到这里,祝大家投资理财顺利~
参考来源:
《央行买入4000亿元特别国债:配合财政部到期续发 对市场流动性并无影响》,21财经,2024.8.29
《一次常规的特别国债续作》,华泰证券,2024.8.29
《顺势但逆风——四季度债市展望》,华泰证券,2024.9.1
《政策扰动增加,交易审慎、配置积极——9月债券月报》,华创证券,2024.9.2
风险提示
本资料观点仅供参考,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资料中的所有信息或所表达意见不构成投资、法律、会计或税务的最终操作建议,我公司不就资料中的内容对最终操作建议做出任何担保。在任何情况下,本公司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资料中的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以上内容不构成个股推荐。基金的过往业绩及其净值高低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对本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管理人不保证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投资人应当充分了解基金定期定额投资和零存整取等储蓄方式的区别。定期定额投资是引导投资人进行长期投资、平均投资成本的一种简单易行的投资方式。但是定期定额投资并不能规避基金投资所固有的风险,不能保证投资人获得收益,也不是替代储蓄的等效理财方式。市场有风险,入市须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