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9年,修筑战备公路,突遇山洪,他牺牲时还是一个娃娃…

雪域情 2024-06-03 02:41:04



铁血热流涌亚东

一一西藏边防军旅生涯纪实

杨立池

中篇

最后崔营长讲话,“同志们!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向李一水同志学习,学习他舍己救人的伟大精神。”

“他的可敬之处,就是在最危险的紧要时刻,把生的希望留给同志,把危险给了自己,是一种挺身而出的英雄壮举,”

“这种精神,感动了我们每一个人。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临危不惧,见义勇为的传统美德,我们要为他报功”。

最后,崔营长告诫大家要有安全意识,亡羊而补牢,不如防患于未然。

施工一天比一天紧张,军宏的连队掩埋了一水,军宏迅速从悲伤中调整过来,带领全班战士投入到新的战斗。

五十三师追记李一水为革命烈士,三等功。

根据一水生前申请,工兵营党委追认李一水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军宏在处理一水的遗物时,从衣兜里掏出一张兰花的学生照,还发现给兰花一封未发出的信。

才知兰花生了一个男孩,建议取名继水,是继承一水事业的意思,征求一水的意见。

一水回信同意兰花给孩子取的名字,再是一番安慰问候的话。

军宏顺便把信寄了出去,并以一水的名义邮寄了100元钱。

部队刚刚失去战友,指战员的情绪多少都有一些波动,营里领导及时组织向李一水同志学习,调整情绪,汲取教训,鼓足干劲,继续战斗。

恰恰在这时,接到“亚指”的两个通知:

一是我们住的这条沟可能要出现山洪暴发。

二是叛逃到印度的叛匪一直在边界捣乱,有可能偷袭部队。

营部尽快做了安排,布置轮流昼夜巡逻,部队一直在警惕与紧张中度过。

连续几天的连阴雨,时大时小,部队没有停止过一天施工。

亚东已进入七、八、九三个月的雨季,这个地方好处是,晚上下雨白天晴。修路施工仍在紧张地进行着,战士们已经习惯了这样的气候。

这一 天,该二连二排巡逻,六班长赵西平吃过晚饭,查看了第二天施工的准备情况,安排王世尧、李宪新、张安邦三个人为一组,王世尧任组长,负责夜间巡逻。

走时,赵西平吩咐带枪时,装上实弹夹,穿上雨衣,他们几个冒着小雨往山上巡逻。

夜已深了,月亮处于上弦月时,虽是阴雨天,天气并不黑暗。

王世尧从山上下来,站在半山腰一个平面石头上,张安邦站在他身后不远处,李宪新在上面几十米。

世尧突然听到哗哗哗急促的水声,他意识到山上的洪水下来,他急忙拉开枪栓对空放了一梭子子弹。

说时迟那时快,洪水已经到了脚跟,只顾打枪报信,没顾得后退上几步。

刚要拔脚,光溜溜的石头一见水更滑了,世尧没有来得及后退,一下子被洪水连人带枪卷了下去。

安邦在后面刚准备喊,水已到他的脚面,幸亏他站在一片乱石中。

“世尧!世尧!……”再也没有喊回来。

枪声刚刚落点,营部、一、二连紧急集合的号声几乎同时吹响,响彻在茫茫的夜空中。

指战员迅速穿上衣服,蹬上鞋子,边跑边扣纽扣,往两边山上撤离。

速度之快,可以用秒表来计时,排山倒海的山洪,像脱了缰的野马,飞腾直下。

靠在最边的帐篷都进了水,几顶帐篷随声倒下,一场灾难就这样降临了。

文书周忠任连夜赶写了悼词,营里召开了一个隆重的追悼大会,连长赛克敏主持,营里领导都参加了。

工兵营党委根据本人生前申请,追认王世尧为中共党党,向师部报了功。

在送走了王世尧同志不几天,山洪已经消退,清淤泥,搭帐篷,都在紧张的忙碌中。

一连炊事班搬来时离河面相距三十多米,河流涨水后,仅剩下三五米。

杨连长在吃饭时已经看到,吩咐炊事班长李卫军整理好食物,近几天往山上再搬移一段距离。

晚饭后,新兵何东文,忙忙碌碌洗刷完灶具,他拿着煮饭的大锅去河边清洗。

刚刚洗完,锅从手中滑脱,他用手去抓,不料一脚踏空,跟着被一股急流冲走,夺走这个不到18岁的生命。

班长李卫军跑到河边,上士王克礼也赶来了,炊事班和连里的同志们都赶来了,大家象霜打了似的,失神地站在河边,大半天鸦雀无声。

这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船迟又遇打头风”,雪上又加上了一层霜。这样的打击实在是太大太大了。

工兵营三连在尼木被害的十四位战友的尸骨未寒,不到两个月,又接连失去了三位同志。

部队的情绪一下子跌到低谷,从战士到领导叹声一片。

这一夜,政委袁逊清、营长崔安昀通宵未眠,两位领导感到从未有过的压力。

午夜,冯副营长,宋副营长,黄副政委都赶了过来。

袁政委说:“既然大家都没睡觉,我们临时开个党委会吧!”。

惠三旺代书记安排炊事班的同志做点夜餐。

首先,袁政委深刻地检查了自己没有管好部队的责任,对失去的战友表示万分的内疚与悔恨。

大家畅所欲言,既有分析与检讨,又有批评与建议。党委会开成了民主生活会,会议一直开到天亮。

最后提高了认识,统一思想,鼓舞了斗志,落实了责任。

这一夜,营里领导没有睡,恐怕各连的干部战士都没有睡好,都在回顾,都在思考。

第二天,大家带着疲倦的身体沿河岸边寻找何东文,连续三天各连轮班分段,都没有找见。

最后,158团的同志在河下游的一个弯道的岔口找见,当人们抬上东文时,已经看不清他的眉眼。

一个不满18岁的孩子,为了保卫边疆,献出年轻宝贵的生命,人们无不感到悲痛与惋惜。

当把屍体抬到连队时,袁政委第一个哭了。

他动情的说,“他还是个娃娃,和我的娃年龄差不多呀,多可惜”。

一种为人之父的爱心油然而生。

袁政委回过头来叮咛一连于广鸿指导员,“给娃娃好好洗一下,换上一身新军装,明天开追悼会我要参加。”

他一边擦着眼泪,一边扭头走了,在场所的所有人都落了泪水。

东文出生在甘肃省民乐县顺化一个山区农庄。

粮食困难时期的60年,年仅9岁的东文只念了两年书就辍学在家了。

三年自然灾害,甘肃也算重灾区。东文的家里实在揭不开锅了,上有父母,哥哥姐姐,还有个爷爷,一大家子的生活,都得靠父母。

自幼好学懂事的他,知道自己帮不上父母的忙,只身跑到县城。在一个铁匠铺,给人帮工以讨口饭吃。

主人慢慢看小娃勤快有眼色,很是喜欢,每月给东文5元钱。

东文舍不得花一分钱,总是攒下几月,给他妈寄回去。

几年下来,从用小锤帮主人打铁,换成了大锤。

16岁那年,他已能独立打出像样的锄、犁、耙等农具的铁件,更得主人的赏识与喜欢。

报名当兵走,主人真舍不得东文离开,主人是个明事理的人,为了孩子的前途还是同意了。

临别时,两口子送东文到车站,给了东文100元钱,东文执意不要,主人硬塞给他。

“到了部队,照顾好自己,常来信给家里,也给我和你姨来封信”。

主人一边叮咛,一边看着东文上了回家的公共车。

入伍被分到炊事班,东文老实肯干能吃苦,灶上的锅、碗、瓢、盆都是东文和他的战友们一件一件背上来的。

东文小小年纪很懂事,经常是早起晚睡,每顿饭后,都要把灶上收拾得干干净净,才肯离去。

入伍不到半年就受到一次营嘉奖,连队有了病号,他每次都是做好病号饭送到床前。

星期天不休息,总是一个人加班劈柴禾,清扫灶区。

东文没有作出惊天动地的壮举,他正是把锅、碗、瓢、盆当做战斗的工具,把灶房当做战场,为连队做好那些艰苦而又默默无闻的工作。

当班长李卫军和文书袁禾有整理何东文的衣物时,在他们衣兜里发现一张叠了四折的入团申请书,还没来及递交,就早早离去了。

上面写着:“团支部:我是一个穷孩子,虽然没有多少文化,但我知道是共产党毛主席救了我的父母和全家。我要像大哥哥们那样,把分给自己的事干好,干出个样子来,不要叫人家说啥闲话……”。

虽然话语不多,确实道出了他的朴实与真诚。

正是由于他对军队的爱,才彰显出一个革命军人为人民服务,勇于献身的精神和思想境界。

在一连,为何东文同志召开了隆重的追悼大会。

指导员于广鸿主持了大会,连长杨显国介绍了何东文短暂、简单而又值得敬仰的人生之路。

袁政委在追悼大会后,对全营指战员斩钉截铁说,“毛主席教导我们,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

“李一水、王世尧、何东文都和张思德一样,也是这样的人。突然而来的灾难,李一水把生的希望留给了战友,把死留给了自己”。

“山洪突袭,王世尧先想到的是全营干部战士的安危,用他的牺牲挽救了全营干部战士。”

“何东文为了一口铁锅,献出了年轻宝贵的生命,他的可贵之处,就是知道这是国家财产。”

“虽然情况各有不同,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了。我们还要和全国大多数人民走这一条路。”

“我们要化悲痛为力量,修好眼前这条战备路,就是对尼木三连牺牲的十四位同志、以及这三位烈士最好的安慰……”。

政委的这一席话,震动了大家,稳定了部队的情绪,给指战员增添了重新奋斗的力量和勇气。

营里决定停工三天,发扬工兵营精神,学习毛主席的《为人民服务》,重温我军的战斗历程。

进一步理解“毛主席肯定‘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的深刻含义。

引导指战员牢固树立革命英雄主义的苦乐观和生死观。

在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伟大斗争实践中,增强部队的凝聚力,培育部队的战斗精神。

部队的施工越来越紧张,安全生产强调的也越来越严格。连有安全组长,班有安全员,在交叉施工中没有出现过任何事故。

二排排长李继仁每天施工结束以后,都要招来三个班长开个总结会,哪怕只有三五分钟都行,这已成为习惯,也成了李排长的工作。

李继仁,四川人,1961年入伍,参加过了62年中印自卫反击作战。

那一年,部队行进在不到边界几公里的地方,有一条小河挡住了去路。因为有重武器要过去,必须要架桥。

他所在的某师工兵营接到任务后,营长派一连到附近山边砍伐木料,一根松树需要10个人才能抬动。

(未完待续)

(本文插图均来自网络)

作者简介: 

杨立池:陕西蒲城人,1968年3月入伍,在西藏陆军53师服役,历任战士、文书、副排长、后勤干事、指导员、营部书记等职务。1984转业于渭南行政公署担任公务员(县处)级别。杨立池入伍第二年,经历了生与死、血与火的严峻考验,他既是尼木叛乱中的幸存者,又是西尼木平叛的参与亲历者。在耄耋之年,以自己成长、经历,写下了40万字的《尼木归来》的军旅体裁长篇小说。

作者:杨立池

0 阅读:0

雪域情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