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制度对宋朝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的影响

小毛看历史 2023-04-19 21:59:18

科举制是中国古代社会的一项重要制度,在其发展过程中,其社会影响和功能也在不断的变化和拓展,其对于宋朝的社会分层和社会流动产生了深远影响。随着时代的发展,科举制度也经历了不断的改革和完善。

到了宋朝时期,科举制度已经成为了国家选拔人才的主要方式,成为了国家选拔官吏的主要途径。通过科举制度选拔出来的人才也在当时被称为“进士”。 由于宋朝时期经济文化高度发达,也促使了社会阶层之间的流动加快,这一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新的社会现象,其中之一就是出现了“庶族地主”。

在科举制度下产生的“庶族地主”这一现象,对当时社会的阶层结构和社会流动产生了深刻影响。这种现象在一定程度上也对宋朝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产生了积极影响。

引言

科举制度是在隋文帝时期实行的。隋文帝开皇二年(公元582年),隋朝建立后,鉴于隋朝统治阶层的来源主要是士族出身,因此加强了对士族的控制。同时,在实行九品中正制的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弊端,因此,隋文帝于开皇三年(公元583年)颁布了新的政策:“自今以后,有应举者皆须先经中正之品,然后第为进士。”

自此以后,科举制度正式确立了下来。 到了唐玄宗天宝年间(公元742年至755年),科举制正式发展为一套较为完善的制度。唐玄宗开元二十七年(公元739年)规定“诸举进士、明经为二科”。 并确定“三年一试”的制度。随着科举制的不断完善,科举制也在不断发展。

在宋代,“士”是指通过科举考试进入仕途的人,他们多为文人,也有少数官员。宋朝时期的“士”与“官”是有区别的。首先,两者在官阶上有区别。最后,两者在文化素养方面也有不同。 北宋时期,“士”的阶层构成中出现了一些新的群体,即“士”以外的群体,他们主要是一些民间知识分子、工匠等职业人员。

其中最有影响的是一个新的社会阶层“举人”(科举考试),他们通过参加科举考试进入仕途,成为北宋时期的统治阶级成员。 在宋代之前,虽然也存在着大量的职业人士进入到社会阶层中来,但是他们不属于一个独立的社会阶层。

“庶族地主”的形成

宋朝时期,社会经济文化得到了高度发展,也使得社会阶层之间的流动加快,社会的流动性逐渐加强。这种情况下也使得一些阶层出现了分化。在宋朝时期,随着经济文化的高度发展,社会阶层之间的流动也越来越快,而且这种流动性也使得社会阶层之间的结构发生了变化。在这种情况下,“庶族地主”就出现了。

所谓的“庶族地主”,指的是在宋朝时期出现了一些拥有大量土地和资产的人。他们大多是通过科举制度进入到仕途中来的,这些人在生活中并不是普通百姓,而是有一定经济实力和地位的人。 他们通过科举制度进入仕途后,凭借着自身较强的经济实力和政治地位,也逐渐成为了社会中拥有大量土地和资产的人。这些人在拥有大量土地和资产的同时,也会通过招摇夺利来谋取更多利益。

所以说,“庶族地主”与普通百姓并不是处于同一个阶层之中。虽然他们是依靠着自己的身份来获得土地和资产,但是他们在获得这些土地和资产之后,也会通过种种手段来谋取更多利益。“庶族地主”最早出现在唐代时期,当时唐德宗时期就有相关规定:“若诸第(贵族子弟)以荫补官者(指贵族子弟),令出而任之事(指贵族子弟出外做官)”。

后来在宋代时期,其相关规定也得到了延续。 根据相关史料记载可以看出,宋朝时期“庶族地主”已经形成了一个较为完善的社会阶层结构和社会流动模式。由于其在宋朝时期经济文化高度发展的背景下逐渐形成,因此对于宋朝时期社会阶层结构和社会流动产生了一定影响。 根据相关史料记载可知:“(宋朝时期)因缘庶族地主得利者十之八九”。由此可见在当时“庶族地主”已经成为了一个较为普遍的社会现象。

除了一些通过科举制度进入到仕途中来的“庶族地主”之外,还有一些官员在担任官职时也会选择用科举制度来获取官职。这些官员在获得官职之后,也会通过种种手段来谋取更多利益。虽然他们不是普通百姓,但是在取得了一定官职之后也会通过招摇夺利来谋取更多利益。 从这一点上来看,也可以看出宋朝时期“庶族地主”与普通百姓之间存在一定区别的问题。

庶族地主社会地位的提高

宋朝时期出现的“庶族地主”现象,是在科举制度的推动下出现的一种社会阶层分化现象,这种现象最早是在唐代就已经出现,只不过当时并没有引起多大的关注。到了宋朝时期,由于科举制的发展和完善,庶族地主这一社会阶层也就被社会所重视了。

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是由于在科举制度发展过程中,随着科举制的不断完善和发展,也就促进了庶族地主这一社会阶层的形成。随着“科举”制度在宋朝时期不断完善和发展,也就使庶族地主这一社会阶层出现了。

庶族地主这一社会阶层在宋朝时期出现之后,也就对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在这一社会阶层中,其社会地位也就得到了提高。 在宋朝时期,由于“科举”制度的完善和发展,也就使得庶族地主这一社会阶层成为了当时社会中较为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阶层。他们也就成为了国家的统治力量,并且也是当时社会中最具权势的阶层。

“庶族地主”这一现象产生之后,也就促使了宋朝时期庶族地主这一社会阶层和平民之间在经济地位和政治地位上产生了巨大差异。这些庶族地主也就成为了当时国家统治阶级的主要成员之一。庶族地主这一阶层在经济地位和政治地位上得到提高后,就会对当时国家的政治产生一定影响。他们也就成为了当时国家统治阶层中具有较大影响力和较高威望的一批人。这些人在政治上也就会对皇帝产生一定影响。

“庶族地主”产生的影响

由于“庶族地主”这一新的社会阶层的出现,也就导致了宋朝时期社会分层的复杂化,这种现象对于宋朝时期的社会流动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虽然“庶族地主”是出现在科举制度下,但是在其产生过程中,却又对宋代的社会分层和流动产生了一定影响。

“庶族地主”这一新的社会阶层对于宋朝时期的经济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宋朝时期虽然统治者非常重视农业发展,但是由于土地兼并现象较为严重,土地集中程度较高,这就导致了大量农民失去了土地,在经济上也处于贫困状态。为了摆脱这种贫困状态,宋朝统治者也出台了一些相关政策来鼓励农民进行农业生产和发展,这一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也刺激了农业生产。

“庶族地主”这一新的社会阶层对于当时社会阶层之间流动有着一定影响,他们能够促进社会阶层之间进行流动,这就对当时的社会分层起到了一定维护作用。最后,“庶族地主”这一新的社会阶层也为当时宋朝时期出现的一些新问题提供了解决方案。

结语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宋朝时期的科举制度对于宋朝社会分层和社会流动产生了积极影响。科举制度在其发展过程中,不仅在其形式上进行了改革和创新,而且在其内容上也进行了改革和创新。在这种情况下,“庶族地主”现象的出现不仅对于当时的社会阶层结构产生了积极影响,而且对于宋朝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产生了积极影响。

但是,由于科举制度的影响,宋代的统治阶层和士大夫阶层日益固化,不仅造成了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的激化,而且加剧了统治集团内部的分化;不仅造成了统治阶级内部阶层之间的对立,而且导致了统治集团内部阶层之间的分化。因此,在宋代社会转型过程中所出现的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问题具有两面性,这既是宋朝社会形态发展变化所决定的,也是宋朝统治集团内部所决定的。

参考文献:

[1] 论两宋科举考试制度的新特点[J]. 董智然.黑龙江史志,2014(16)

[2] “科举流动”争议中的标准和条件问题[J]. 林上洪.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2(04)

[3] 贫富无定势:宋代科举制度下的社会流动[J]. 何忠礼.学术月刊,2012(01)

[4] 再论科举文献与科举学[J]. 刘海峰.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03)

[5] 南宋宗室科举制度探析[J]. 祖慧.历史研究,2011(02)

[6] 科举制的存废对社会职业化的影响[J]. 林海曦.理论学刊,2010(10)

[7] 浅析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功能[J]. 张小萍;张昱基.科技信息,2010(28)

[8] 科举政治与科举学[J]. 刘海峰.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05)

[9] 论科举与文学关系的层级结构——以宋代科举为例[J]. 祝尚书.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1)

[10] 宋代科举制度对世家大族的影响——以山东东平梁颢家族个案为例[J]. 朱玉周.哈尔滨学院学报,2009(11)

0 阅读:22

小毛看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