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缅大溃逃:上万吨军用物资付之一炬,日军长驱直入见中国人就杀!

凯撒谈兵 2023-06-01 20:11:03

1943年4月,远征军第六十六军接到撤退命令后,沿着滇缅路大踏步溃逃时,目睹者将当时的情景概括为:惊人的混乱,惊人的拥塞,惊人的损失……

在抗战中期,滇缅路是唯一的国际交通线,物资都从仰光启运入国内,其中以汽车、汽油、轮胎、兵工器材等军用物资为最多。

日军侵入缅甸后,滇缅路就被切断了。由于战事紧急,当时在缅甸的物资分段撤退到腊戍和畹町,这两个地方物资堆积如山,仓库堆满了,就沿路边堆放着。

从腊戍、畹町到保山、下关沿途成千上万抢运物资的汽车往来不绝。

滇缅公路上抢运物资的车队

“下午我们到达一村镇,发现二三十辆满载汽车轮胎的我国卡车正在燃烧。不见司机,只见很多缅甸人正在灭火抢卸物资,情况颇为紧张。”

“后来得知,此地在前几天原住一美军少校,他听说日军已经占领了一村落,这个村与公路附近的一个村落同名,误认为敌人已经逼近,就下令开枪,将这些卡车汽缸击坏,并放火烧毁这些轮胎,司机已经一同北去。我们继续北行,看到沿途还有很多车辆同样被烧毁,或正在燃烧中。”

腊戍于四月二十九日晚陷落,未运走的物资,连同英方先前扣发,最后被迫交出的四十万加仑汽油,全部付之一炬。

畹町是滇缅公路滇段的终点,畹町河边直到山上,漫山遍野都是仓库货栅,物资积存甚多,仅资源委员会就有三千多吨,加上军事委员会和其它所属的军用民用物资,总数在万吨以上。

堆积如山的战略物资最终被迫付之一炬

战局瞬间转变,使这些物资无法抢运。运货车被溃军夺用;物管员逃命而去;有责任心的看守人不想把物资留给敌军,故意放火焚烧。

于是,畹町顿成一片火海,一直烧了三天三夜。日军到后,想抢救出一些物资,但采取多种方式也无法扑灭冲天大火。

细雨蒙蒙,路滑难行,而撤退的车辆依然灯光相接,绵延不断,并且成两三路“纵队”争先恐后地迎面“对抢”,或者“钻缝”,道路为之堵塞。谁也不要想顺利前进。

“公路两边走着两行纵队徒手兵,看来是些补充团的新兵,还没有补充到前线,便已往后跑了。他们还背着一些大红大绿的毛毯裹成的包袱,显然是打劫来的。”

大量被焚毁的军用汽车

“龙陵城里有些人连店铺门都来不及关就逃走,人跑得一个也看不见了,简直是一座死城。”

“四合院里堆放着几百大包棉纱,寄存棉纱的商号老板,也不知逃到哪里去了。”

“客车、卡车、小车,车上载满了逃难的人,除了缅甸的侨胞,还有许多是南洋那边逃来的华人。”

“畹町、遮放、芒市、龙陵,一路都是车子,芒市前后有十多公里走不通,龙陵前后有二十多公里走不通,满满都是车子。”

滇缅公路堵塞严重寸步难行

“三路纵队,四路纵队……谁也不肯让谁,一个钉住一个。”

“走一公尺,不知要等多少时候……好多人只好摊开被褥在车子底下睡觉。”

“前面坏了一辆车,横在路上,挡住了后面一百多辆汽车的路。大家怒吼起来:‘把它推下山去,把它推下山去’。”

日军参战人员也记下了诸多当时发生的情形:“进入腊戍的第56师团先遣队搜索联队接到‘见人就杀’的命令。由于敌便衣和当地居民难于分辨,所以上面命令:‘凡是中国人都杀’。”

日军大量使用机械化部队,追击速度极快

“自师团发起进攻以来,由于装备了福特牌汽车和大型装甲车,实现了机械化,追击迅速,所以没有来得及逃走的中国兵,在我们前面后面都能看到,有时是一群一群的,看到我们那些缴获来又投入使用的福特车,他们误认为是自己的友军,便要求搭车救救他们,但他们得到的回答,几乎都是枪声。”

“后续部队最头痛的是,公路上扑鼻而来的像青蛙似的被汽车辗压腐烂了的尸体和烧焦尸体所发出的臭气,后来赶到腊戍来的装甲车第十四联队队长北武树大佐,看看漫山遍野的尸骨,对中村大尉命令:‘敌兵的尸体,别管了,装着没看见’。可中村大尉还是将其收拢安埋了,并立了一块大墓碑,还让大石正治曹长写上‘支拿军战亡勇士之墓’几个字。”

撤退中的中国远征军

“穿越森林去抄敌军的后路,我们越过了一座座的山冈,没有充足的食物,叶子上的蜗牛,树旁的白蚁都可以充饥。被毒虫咬了,用小便消肿。入睡后,水蛭又爬上眼皮吸血,它们死死地叮在眼皮上,直到吸饱了血,身子滚圆大如弹子时才掉下,我们会把它们吃了,因为在深山老林中什么也不能浪费。”

日军29日占领腊戍,马上向中国境内进军,5月3日占领畹町,4日占领芒市和龙陵县城,5日到达惠通桥边,短短一个星期时间,侵入中国境内六百多公里,沿途没有受到一次像样的抵抗,在惠通桥以西的公路上,几乎没有人向畹町方向走,中国的溃军、逃难的平民、日军的追兵,都沿着滇缅路在赛跑。

“笨鸟先飞早入林”,第六十六军的溃兵,毕竟有军人素质,多数人还是在大批难民和日军之前赶过了惠通桥,赢得了生机。

滇缅公路枢纽”惠通桥”

当时事件亲历者回忆道:

“日军派出先遣队,或化妆成难民,或扮成我军,驱车直趋惠通桥。5月5日,就到达了惠通桥西侧高地,用炮火封锁惠通桥。我军落在桥西的人员车辆,尽被敌军俘获。”

“日本人的机枪在山沟对面不停地扫射,左边是陡峻的山,右边是山涧流水,没有一个地方可以躲避。我跳下车,伏在路边沟里,衣服被打穿了好几个洞。几百个妇孺躲在这里,个个面如土色。我想与其在这里等死,不如冲出去死在外面,于是,我跃出公路,忽伏忽跑,忽跑忽伏,终于越过了敌人的火力封锁,我脱险了。后来听说,那山凹里的几百难民统统被日军杀害。”

“我幸运地追上了一辆抛锚修理的卡车,它载着我翻过松山,看到了怒江……撤退的大队车辆。车衔着车、蜿蜒曲折、连绵不断,直到江边;东岸大山上,已过江的汽车首尾相连,望不到头。......车队中我至少看到七八辆坦克,如果回头去抵挡一阵,这支几万人的逃难者就得救了。”

9 阅读:2318

评论列表

山下

山下

4
2023-06-22 21:50

让人痛心疾首…

用户48xxx70

用户48xxx70

3
2023-06-23 12:48

应该是1942年才对,小编太不严谨了

凯撒谈兵

凯撒谈兵

聚焦沙场,漫谈兵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