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认为,要真正落实教育减负,首先需要重新审视一下学科教学的意义。目前来说,在于对应试教育分数看得过重,导致学科教学偏离能力目标。单纯用文本考试分数来给人分等,使得现在的教育不像是在培养人,更像是为了给人分等。
高考的功利意识,让全社会变得焦躁不安。在统一高考排队大形势不改变的前提下,教育部出台禁止一二年级书面作业、禁止考试,以及规定推迟学生到校时间等等规定,很难起到减负的作用。而要减负,首先要改革的就是人才选拔方式,其次才能改变小学、初中的教学方式。
人才选拔方面,实行日常积分累计、专业能力选拔的方式进行。打破年龄限制,鼓励特长人才在专业领域内深入研究,用实际成果来作为晋级高校依据。
比如艺术考试,不能单纯依赖于文本分数,更多的要考察声乐、器乐、表演、综合气质、词曲创作、演唱等等。学校教学不能流于过程化,每一阶段都要落实到扎实培养能力,更不能做统一要求,只限于少数特长人才培养。
同样的,语文教育也不能流于表面的文本考试,识字教学同时,就要鼓励学生大量阅读,进行必要的各种素材写作习惯培养、才能挖掘。解放初,各级教育部门还有学生内部刊物供学生发挥,但是当代,学生虽然在学语文,但是只能忙着背书、做题,大大脱离了自由阅读和自由写作能力的培养。舍本逐末,让语文课堂教学已经偏离了语文学科存在的真正意义,繁重的考试任务成为一大重负!
物理、化学、生物等自然科学方面,解放初,校园里还有实验基地,日常天气观察、记录,动植物观察日记等等来培养科学的习惯。然而,反观当代,即使各级校园都已经耗费数百万进行了“标准化”建设,但是,学校教育却被繁重的考试任务逼进了死胡同。使得无数的教育投资成为校园内的一种摆设,学生则要去面对厚厚的习题集和无止尽的书面考试。
对分数的疯狂痴迷可以说已经让现在的学校教育走火入魔,卷面分数与学科能力远远脱节,而这一切的源头只是因为不合理的高考体制。
而要真正落实减负,需要认清教育的本质在于培养人,而不是单纯灌输学科知识。更需要认清“尺有所长,寸有所短”的道理,不要对任何人做出过多的要求。尤其当代各个领域知识的演化已经高度的多元化,成人能够在一个领域内取得些许成就已经相当不易,又何必苛刻要求所有的孩子在各个学科都追求卓越?要求太多,终将会演化成为繁重的精神负担。追求门门功课高分数,结局却是门门功课只懂一点皮毛,根本没有深入到学科精神内部。甚至于试卷内容与学科精神已经没有半毛钱关系!
改革高考,以与体育考试、艺术考试类似的形式,开展外语老师、汉语言专业考试、物理化学生物等相关自然科学学科的专业化考试……鼓励人才做好早早做好自己的专业成长规划。教育要想百花齐放,首先,给人才成长的平台要做到更加科学合理、专业化。
高考人才选拔体制改革了,基础教育阶段,重新审视学科教学意义,降低歇斯底里的文本考试难度。语文就是识字,各种体裁文字写作,演讲故事会等等。数学就是学习简单的生活化数学知识的运用,有难度的东西留给擅长的人去学习,让人人都学得好、学得会。同时,半天的时间学习知识,半天的时间开展形式多样的器乐演奏、体育技能、科学习惯培养等等实践活动。探索多元化、更加科学合理的教育评价方式。
彻底改变学校之间、教师之间、学生之间无底线的无意义分数比拼而造成的繁重负担!